校訂課程
含有「校訂課程」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11/21
農村與文學:二林與台灣農業的歷史交織
「農村與文學:吾土二林」課程是以文學視角結合在地生活,重新連結農村歷史與當代社會,培養學生對家鄉的關懷與反思。這門課程以「農村」為核心主題,藉由文學文本、影像觀察和角色扮演等多元手法,探討台灣農業的歷史演進與現代挑戰,以及二林在台灣農村所具備的特殊性。 「農村與文學:吾土二林」課程
#
108課綱
#
課程設計
#
地方學
1
留言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11/12
重返二林庄:跨越時空的教育探索風景
「重返二林庄」是二林高中校訂必修課程當中,以實地踏查二林街區的走讀課程,結合師生與文化工作者的協作,課程歷經多次討論、場勘與測試,從地圖重製、故事撰寫到場域探索,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地方歷史,更促使參與者得以二林街區的歷史脈絡與在地風景。 「重返二林庄」是二林高中校訂
#
108課綱
#
地方學
#
歷史
18
留言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10/30
「家鄉的人們去哪了?」——高中課堂如何探索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
「家鄉的人們去哪了?」這門課程是以台灣社會面臨的「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為主題,目標在於讓高中生理解台灣的社會人口結構,透過數據和實際案例,探討這些社會現象對地方社會和日常生活的影響。藉此使學生理解,人口數據背後並非只是冷冰冰的數字。 「家鄉的人們去哪了?」這門課
#
108課綱
#
人口
#
地方創生
15
留言
李惠銘AMG的沙龍
2023/10/30
校訂課程進化五力(五)數位力
「數位力」指的是在數位科技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對中小學校來說,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數位力可以有助於更好地設計、實施和評估校訂課程,帶來以下幾點幫助: 1.多元化學習資源: 數位力能力強的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的多元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從而豐富校訂課程內容。 2.互動與參與: 數位工具可以促
#
人工智能
#
聊天機器人
#
數位科技
6
留言
李惠銘AMG的沙龍
2023/10/30
校訂課程進化五力(四)美感力
針對目前各校校本課程普遍難於推動的問題,或許「美學方案」是另一種解方。 課程對師生來說,應該是一趟完美體驗與感受的旅程,如同杜威「藝術即經驗」所言:師生在真實的情境脈絡中,透過教與學的互動,展開一個自我完足、圓滿實現的旅程,最終獲得新奇、獨特的新經驗。 所以,課程發展應該是屬於美學領域的議題。
#
課程美學
#
設計感
#
校訂課程
3
留言
李惠銘AMG的沙龍
2023/10/30
校訂課程進化五力(三)永續力
課程如果是好操作、好維護,而且可以長久持續,就是比較有「永續力」,並不是說課程要以永續為主題。 所以建議課程要用「永續工法」 : 1.日常節能 課程取材盡量選擇貼身、切身及等身大的內容:是學生日常生活的真實問題(貼身),而且真的很重要(切身),也符合他的發展階段(等身),就會好操作、好實施,相
#
永續
#
校訂課程
#
循環再生
5
留言
李惠銘AMG的沙龍
2023/08/22
校訂課程進化五力 二、抓地力
大家都知道,校訂課程最好能結合在地特色,但往往都是一些走馬看花、浮光掠影,有走沒有讀的課程。 我覺得關鍵在於,課程設計者本身對在地就不夠瞭解,所以課程內容大概都是「訪客」、「遊客」觀點,而不是「居民」的真實感受。 目前很多「在地課程」都僅止於感官層次的名勝古跡、美食美景、鄉野奇聞的採集,對於關係
#
校訂課程
#
地方創生
#
抓地力
5
留言
李惠銘AMG的沙龍
2023/08/22
校訂課程進化五力 一、學習力
校訂課程如果不能實質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與能力,那一定會走不下去。 剛開始因為倉促上路,老師大部分是我會什麼、想教什麼,就來開什麼課,所以課程內容大都是WHAT、WHO、WHERE、WHEN等的「事實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這些都是可以自己谷歌的,因此興趣實在不大。加上這些知識不像其他學習領域的邏
#
自主學習
#
校訂課程
#
學習遷移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