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彰化縣立二林高中所共同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是我們接觸教育的第一個起點,自2019年的試行課程開始至今,透過不同的課程主題,期望開啟學生對於地方文化的好奇心,激勵他們探索自我,並看見理解他人的重要性,而這也是我們認為,地方文化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事。
「聽!鄉音」課程,是透過聲音記錄,引導學生以感官為起點,嘗試以視覺之外的聲音感受重新認識家鄉,進一步建立對地方文化的連結與理解的戶外學習方式。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經歷了兩個版本的設計,逐步完善學生的學習體驗。本篇文章將從課程核心、教學重點、調修過程及未來願景四個層面,剖析這門課程的發展歷程。
「聽!鄉音」的課程核心,是透過聲音這一常被忽視的感官,引導學生觀察與記錄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課程設計打破前一階段以視覺為主的田野踏查形式,讓學生不再局限於圖像和文字,轉而關注聲音,並進一步理解其背後的文化意涵。例如,有學生記錄裁縫機的聲音,從中發現它既是家庭工業的象徵,也是承載著地方經濟的變遷痕跡;又如,宗教廟宇中的擲筊、誦經聲音,蘊含著地方信仰活動的豐富故事。
聲音記錄須以更細膩的覺察力來觀察環境,這種形式不僅培養學生的感官敏銳度,也提升了其對文化符號的理解能力。聲音作為一種抽象而情感豐富的媒介,使學生有機會更深層地反思生活空間中的日常片段,某種程度與創作類似,先是有用心傾聽的歷程,才得以將他人所無法表達,或內心的深刻感受忠實呈現。
在操作層面上,課程並未設定嚴格的主題或任務,而是賦予學生自由的揮灑空間。學生需要在市場與街區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角落,並以靜態影像與自我陳述,補充聲音所在的環境背景。如此一來,聲音不再僅是背景,而成為能啟發思考的故事元素,帶領學生進一步思索:這些聲音如何折射出生活的日常,或地方文化的脈絡?
版本一的課程設計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核心,鼓勵他們在沒有既定路線與明確任務的情境下展開學習。課程要求學生錄製一段環境音作為起點,並自由選擇記錄的對象與地點,最後輔以一張照片和自我陳述完成作品。這一版本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但對於部分學生來說,缺乏清晰的框架可能會導致迷茫與不知從何著手的困惑。
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逐漸掌握如何在熟悉的環境中挖掘日常細節,例如市場裡爆米香的製作聲、攤販的叫賣聲,以及裁縫機的運作聲音等。課程試圖幫助學生突破對日常聲音的習以為常,以直覺和感官自由尋找聲音,在無特定主題的情況下完成錄音與記錄,並賦予他們充分的創作自主權。
雖然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執行並不輕鬆。每個學生對這段學習歷程的投入程度不一,若僅將其視為一項作業,或許幾分鐘即可草草完成;但若將其視為一件「作品」,便會發現要創作出一個獨特而有深度的作品是頗具挑戰的。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學生能從日常聲響中發掘細節,但也有學生因未深入詮釋聲音特徵而導致作品略顯單薄。
版本二的課程在設計上更加結構化,並融入多樣的形式調整,包括透過小組任務進行跨期音檔比對、明確的聲音類別指引,以及採用卡式錄音機與錄音帶作為錄音工具。這些調整使課程不僅專注於即時的聲音採集,還進一步引導學生將當前的聲音記錄與學長姊的成果進行對比,提升任務執行的趣味性與挑戰性。
具體執行上,學生需使用前一屆學長姊的錄音內容,前往相同地點重新錄製聲音。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觀察當下,更讓他們感受到聲音記錄中的時間性,進而理解聲音變遷所折射出的文化背景與歷史脈絡。透過這種「重複錄製」的方式,學生能更加敏銳地感知聲音中的細微變化及其背後的意涵。
為了讓學生更快進入狀況,老師根據前屆學生的聲音素材,將聲音粗略分為九個類別:好聽的、音調逐漸變化的、特殊節奏的、商業的、自然的、宗教的、移動的、看不到卻聽得到的、跟著你移動的聲音等。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其中三項進行錄音作業,這樣的提示幫助他們明確目標,並有效提升錄音的質量。
版本二的一大亮點,是用卡式錄音機與錄音帶取代了前階段的手機收音工具。對於習慣數位設備的學生來說,這些器材既新鮮又充滿挑戰。「這個聲音要怎麼播?」「如何倒帶?」「剛剛是否錄成功?」這些問題成為課程中的日常,雖然需要花更多時間進行操作講解,但正因為增加了技術門檻,反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好奇心。
更有趣的是,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中,學生手中的錄音機比手機更加罕見,這不僅吸引了沿途民眾的目光,也促進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互動。許多居民因為好奇主動接觸學生,甚至教導他們如何操作錄音機。在與攤販和居民的交流過程中,學生從最初的害羞到主動提出錄音請求,經歷了充滿挑戰與成長的學習體驗。最終,即使成品只有短短幾分鐘,但背後蘊藏的故事與經歷,卻為課程增添了難忘的價值。
課程第一版本的挑戰在於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初期的茫然,進而主動觀察生活中的細節。透過適當的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了聲音記錄的技巧。儘管此版本提供了高度的自由度,學生在聲音詮釋與創作的深度上仍有提升的空間。同時,這種開放性的課程設計也暴露出一些限制,例如缺乏小組合作的機會,且由於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同,可能會造成學習體驗的落差。
課程團隊察覺到這一點,遂在版本二中加入了明確的對照任務以及對聲音的分類,將聲音檔案依類型分門別類,例如宗教聲音、商業聲音與交通聲音等,這不僅促使後續課程分析的為簡便,也讓學生對聲音的多樣性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提升學習的系統性與反思性。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版本中運用不同的採集工具——卡式錄音機,更是提升課程的趣味性以及互動性,還促使學生與在地民眾建立起新的連結,透過「物件」所產生的交集,意外開啟許多料想之外的話題。
然而,在兩個版本的課程當中,學生皆需主動詢問店家是否同意錄音,並在拍攝或記錄時展現對地方居民的尊重,這些禮貌性的要求,不僅是田野研究倫理的基本原則,也有助於減少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擾。
「聽!鄉音」課程的核心價值在於用聲音作為媒介,重新連結學生與日常及地方文化。聲音記錄僅是起點,如何將這些聲音與更廣泛的文化脈絡相結合,是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例如,將聲音與文字、影像結合,形成多媒體敘事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表達對家鄉的觀察與思考。
在教育理念方面,「聽!鄉音」傳達了一種慢步探索的精神。在快節奏、視覺主導的現代社會中,聲音記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放慢腳步、重新感受世界的契機,其背後所具備的理論基礎,即為聲景(soundscape)概念。指的是由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元素組成的聽覺環境,這些聲音元素來自於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及人類活動,並共同構成一個地區的聲音特徵。
聲景不僅包括聽得到的聲音,還涉及人們對這些聲音的感知和解讀,從聲音的來源、聲景的組成、情感與文化脈絡,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變遷,都足以讓學生開啟另一段探究的旅程。以聲音為起點,課程一步步推進,這份屬於地方的聲音記憶,將在未來的課程中繼續延續,成為探索鄉土文化的另類基石。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地方文化課程設計▸▸請洽蔗青文化工作室粉絲專頁或來信chiatshenn@gmail.com洽談教師研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