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

含有「民意」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剛成為「不然來了解一下好了」的國家,而不是「那啥?」。正是台灣內容產業開疆闢土的時機,然後所有內容產業的國家預算就被刪凍得七零八落,連已經在進行的計畫跟既有的硬體都難以維護。
Thumbnail
眼看新星正要發光發熱,卻被該支持的助手狠狠打落,不換掉他們換誰? 謝謝你的發聲和參與!
付費限定
有一個常見的認知偏誤,叫做「錯誤共識效應」(false consensus effect)。這意思是說,我們常會以為,跟自己有共識、贊同自己理想、意見、見解的人,應該有不少吧?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謝爾蓋.查赫金的著作《強姦民意》,及其在理解現代政治宣傳中的重要性。查赫金藉助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分析了極權主義如何操縱群眾心理,尤其是對鬥爭本能的利用。同時,文章回顧了希特勒的宣傳策略及反納粹力量的反擊,指出民主力量需有效運用群眾心理學以抵抗極權的挑戰。
Thumbnail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語: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縮寫為FDR),民主黨籍政治人物、第32任美國總統,任期長達12年,是美國史上最著名的總統之一。 這篇只不負責任評論他和大法官的關係,以導出憲政體制是民意展現的結論。
Thumbnail
深入探討憲法法庭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判決違憲的影響,質疑法庭的邏輯是否削弱了立法院的監督能力。分析總統報告義務、行政首長反質詢、藐視國會罪等限制,指出這些解釋不利於權力制衡,可能導致立法院在代表民意與監督政府的角色上受到重大挑戰。透過檢視憲法法庭的判決,提出對立法院作為最高民意機關的省思。
Thumbnail
探討臺灣社會對於死刑存廢的激烈討論,分析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死刑的法律脈絡、歷史背景、以及對犯罪防治的影響,並回顧2024年憲法法庭的辯論過程。探討死刑是否干涉其他憲法權利,及其替代刑罰的可行性,提供全面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相關的法律與社會觀點。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度樸
本平台「度樸的沙龍」在九月下旬有一篇以「?死刑有條件合憲?」為題的文章,敬請參閱。
國會改革與監察院的聯繫及其角色,意見分歧。本篇文章探討了監察院的形成背景及職權,澄清了它遭受限制的原因,並討論了是否應該廢除監察院。總結來說,監察院的存廢問題需要深思熟慮,並且應該從政府制度與權力制衡的角度進行檢視。文章的觀點相對中立,提供了相關背景訊息和討論視角。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覆議的流程、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透過這些討論,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經國先生曾說: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不是財產金銀, 不是房屋錢財, 不是身體舒適與逸樂, 而是真理, 榮譽, 謙虛, 勇敢, 及對國家純潔的愛, 做成一件事, 無論大小, 都是很困難的. 中華民國113年了, 要做對很多事情才能走到今天, 更不容易, 我說: 請大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