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

含有「民意」共 3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陳佑任分享其關注居住環境植栽問題的親身經歷,並揭露現行公共及部分開放性私有土地植栽養護管理上的缺失。節目深入探討法案核心訴求、現行法規的不足、推動立法過程的挑戰及解決方案,並呼籲公眾參與,共同推動更完善的城市綠化環境。
《躁鬱的國家》一書,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視角作為敘事主軸,藉由主角黎耀南的身分,透過書信內容的開場,逐一展開自我意識的旅程與對話。黎耀南本身就是躁鬱的存在,他在政治體系裡產生一種無法適應的狀態,並且急於闡述自我內心的焦慮與沉悶。
Thumbnail
臺灣民主的未來岌岌可危?從香港經驗反思臺灣現況,探討罷免不適任民意代表的重要性,並呼籲民眾積極參與,守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路人甲(搬到這裡)-avatar-img
發文者
23 小時前
留言區有不明連結請勿點入
近十年以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那時候對升學主義、應試教育的生活感到失望與壓抑,又受前面2014太陽花運動、2015反課綱運動的鼓舞,所以非常熱衷社會實踐,甚至請假去參加「反對鳥籠公投」的遊行抗議。 2018年,我讀大二,面對那年的公投亂象,總共高達十個公投題目,我甚至發文批評民進黨的缺點之一就是
Thumbnail
台灣剛成為「不然來了解一下好了」的國家,而不是「那啥?」。正是台灣內容產業開疆闢土的時機,然後所有內容產業的國家預算就被刪凍得七零八落,連已經在進行的計畫跟既有的硬體都難以維護。
Thumbnail
NAMI-avatar-img
2025/02/12
眼看新星正要發光發熱,卻被該支持的助手狠狠打落,不換掉他們換誰? 謝謝你的發聲和參與!
付費限定
有一個常見的認知偏誤,叫做「錯誤共識效應」(false consensus effect)。這意思是說,我們常會以為,跟自己有共識、贊同自己理想、意見、見解的人,應該有不少吧?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謝爾蓋.查赫金的著作《強姦民意》,及其在理解現代政治宣傳中的重要性。查赫金藉助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分析了極權主義如何操縱群眾心理,尤其是對鬥爭本能的利用。同時,文章回顧了希特勒的宣傳策略及反納粹力量的反擊,指出民主力量需有效運用群眾心理學以抵抗極權的挑戰。
Thumbnail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語: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縮寫為FDR),民主黨籍政治人物、第32任美國總統,任期長達12年,是美國史上最著名的總統之一。 這篇只不負責任評論他和大法官的關係,以導出憲政體制是民意展現的結論。
Thumbnail
深入探討憲法法庭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判決違憲的影響,質疑法庭的邏輯是否削弱了立法院的監督能力。分析總統報告義務、行政首長反質詢、藐視國會罪等限制,指出這些解釋不利於權力制衡,可能導致立法院在代表民意與監督政府的角色上受到重大挑戰。透過檢視憲法法庭的判決,提出對立法院作為最高民意機關的省思。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