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誤
含有「認知偏誤」共 1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吳宗諺的沙龍
2025/08/27
控制感的幻覺與真相
我們常以為自己在掌控選擇,其實只是從別人設計好的選項中挑一個。社交媒體、行銷活動、日常情境,處處都有「假控制感」在運作。這種幻覺帶來短暫的安全感,卻可能削弱你在關鍵時刻的判斷力。真正的控制感,不在於選項多寡,而在於你能否自己定義選項。看穿幻覺,才能在重要決策中握緊方向盤。
含 AI 應用內容
#
控制感
#
假控制
#
心理學
喜歡
留言
康栗米讀書
2025/08/20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一點也不普通的蒙格智慧
如果讓我總結這本書的話,我覺得人生智慧大於投資理財,比起說明投資策略,更多是在談論查理蒙格的處世哲學。 由於此書的撰寫方式,是將查理蒙格在公開場合的演講彙集成冊,如果以從頭到尾的方式來閱讀,閱讀起來可能不那麼順暢,可依照自己喜歡的主題閱讀,例如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可以先參閱第11講。
5/5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康栗米讀書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處世哲學
4
留言
乙二浮想事務所
2025/08/17
倖存者偏差 與 可憐人的可恨之處
什麼是「倖存者偏差」?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對事情理解上的偏誤。這樣對於認知判斷的偏誤算是一種很普遍存在的現象。當我們只關注那些成功案例或存活下來的人與事、物,而忽略了失敗或消失的人、事、物等,忽略了去探究失敗的原因,從而產生的偏見或錯誤的推論。而這種錯誤的推論,就是倖存者偏差。
#
倖存者偏差
#
倖存者
#
計程車司機
18
2
飛鳥與魚
2025/08/17
1
本人並不太認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 (跑歪,抱歉 這話本身就有謬誤,我不知道為什麼能常拿來當結語什麼的。 若有冒犯請海涵。
1
乙二
發文者
2025/08/17
1
飛鳥與魚 這裡說的是,很多可憐的人,其背後造成可憐的原因大多是自己咎由自取,故會有這句俗諺。這句俗諺就是在提醒人判斷一件事情,要去探求背後造成的原因,而不是單純接受表象讓人同情的現象。
1
刻意微挑戰
2025/08/13
90%以上的問題來自於「過度簡化」:何時該反向細化,找出真相
「反正就是這樣」的快速結論,看似效率高,卻可能讓你走錯方向。90%的問題都源於過度簡化,尤其在重要決策時更危險。學會反向細化,從細節中找真因,才能避免一次次重複踩坑。
#
過度簡化
#
反向細化
#
問題分析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05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結果還是讓人失望?—— 不是你不好,而是卡在了幾個盲點
🪞我已經做成這樣了,為什麼還是不被看見? 努力很多卻總落空?也許你卡在四個盲點:方向錯、沒說清、做法舊、太快放棄。 不是你不夠好,而是需要調整期待、方法與節奏。 別急著否定自己,有時候成果只是還沒長出來。
#
努力落空
#
情緒盲點
#
自我覺察
喜歡
留言
Jack的升級修練室
2025/08/04
你以為你在做選擇?其實是大腦早就被這些認知偏誤操控了!
我們以為自己很理性,其實大腦每天都被認知偏誤操控。 從「沉沒成本」讓人無法止損、「確認偏誤」讓人陷入同溫層, 到「結果偏誤」讓人錯估決策品質,這些心理陷阱悄悄影響我們的人生選擇。 帶你辨識並破解這三種常見偏誤,並提供具體練習方法, 幫助你重新掌握人生方向盤。 與其被偏誤駭入,不如開始主動覺察。
#
認知偏誤
#
心理偏誤破解
#
沉沒成本效應
3
1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2025/08/04
喜歡
謝謝分享,大腦很有趣,我在研究習慣養成的時候也經常看到一個認知偏誤,叫做內省錯覺,像是人們其實會因為使用比較大的餐盤而吃的比較多,但事後詢問卻幾乎沒人這麼覺得~~
喜歡
付費限定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2025/08/03
認知偏誤和前景理論,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行為?
在行為經濟學裡,有兩個行為會導致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或稱判斷偏誤),一個是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簡單來說,就是事後豬哥亮,另一個是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也就是說即使看到結果了,仍然相信自己永遠是對的。這兩個偏誤,通常會讓人....
#
長榮
#
價值投資
#
投資觀念
7
2
愈來愈好
2025/08/03
1
認同 感謝 曾經看過一篇文一生只做一支股票 就像老婆一樣鍾愛一生 但也有人說千萬跟股票談戀愛 見好就收 換股的速度比換女朋友的速度還要快 就是一夜情隔日沖 哈哈
1
秦暢秋
發文者
2025/08/03
喜歡
愈來愈好 不一定要只做一支,但前提是,要做你懂的股票
喜歡
付費限定
Jack的升級修練室
2025/07/31
為什麼你越努力,結果卻越錯?錯在這個認知陷阱:心理駭客教你看穿思考的錯覺
你越努力,為什麼結果卻越錯? 從心理學視角深入解析「認知偏誤」如何悄悄操控你的思考,讓你不斷陷入錯誤邏輯而不自知。 我們拆解了選擇性注意、框架效應、認知失調等偏誤結構,並提出三大破解策略:多點驗證法、反直覺思考法與視角切換法。 這篇不只是揭露錯誤,更是教你重設思考預設值,真正成為「心理駭客」的開始。
#
方格新手
#
自我成長
#
認知偏誤
喜歡
留言
聖彥學堂
2025/07/31
【你的大腦正在欺騙你】為何你看懂財報,還是做錯決策?3 個老闆最常見的財務誤判
帳面上的獲利,可能是讓公司走向倒閉的糖衣毒藥。為何許多看懂財報的CEO,依然做出致命的財務決策?問題,往往不在數字,而在大腦。 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決策者的心理盲點,拆解「沉沒成本」、「損失規避」等常見的認知偏誤,並提供一套能啟動理性思考的實戰框架,讓您學會如何真正「用」財報,而不只是「看」財報。
#
財務決策
#
財報分析
#
沉沒成本
4
1
Carry Kuo
2025/07/31
喜歡
很常見的陷阱,尤其是沒看清現況很容易錯估並制定錯誤策略,需要更謹慎來分析~
喜歡
迷途的羊羹
2025/07/28
獨立思考,是投資最強大的護城河:從根本上改變決策品質的思考工具
在面對投資或人生重大決策時是不是都曾有過一種感覺,好像學了很多、懂了很多,但腦袋裡卻總是一片迷霧,看不清前方的路?看著別人似乎總能輕易做出判斷,不免懷疑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後來羊羹我才慢慢體悟到,拉開差距的往往不是資訊量的多寡,而是一套內建於大腦的、高品質的「思考框架」。
#
心智模型
#
獨立思考
#
投資哲學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