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3-3 : 工作意義,從執念到轉念,探索職涯意義的多重視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就如同有意義的人生需要包含多種情緒,有意義的人生也不會僅存在於單一維度上。

之前有人討論到,在讀書時期反覆研讀細節資訊是毫無意義的。

不知為何,「意義」成為我的執念,似乎做什麼事都必須先找到意義才願意去做。甚至,在某段時期因為在謀生工作中找不到意義而感到沮喪。

相信大家對建築教堂的三個工人的故事都不陌生吧!

有人看到三個工人在砌磚,便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汗流浹背地說:「我在堆砌磚頭,今天大概再堆個100次就結束了。」

第二個工人意味深長地看著你說:「這裡的時薪對我而言不錯,足以維持生活。」

第三個工人一邊堆磚,一邊望著遠方說:「這是本鎮的大教堂,我期待看到它完工的樣子。」

從工作的性質來看,村山昇的《工作哲學圖鑑》中指出,前兩個工人都將砌磚視為一種不得不做的勞動。在這種外在動機下,第一個工人純粹為砌磚而砌磚,因此可能不會追求精進,甚至認為自己只會砌磚。第二個工人則將砌磚視為謀生工具,他可能在學會砌磚後就會尋找下一個發展階段,漸漸學習如何建造整座大教堂,或是如何組織建造團隊——但他的心態依然停留在謀生層面。

第三個工人從工作中找到使命。因為他期待看到大教堂的誕生,即使只是負責砌磚,但由於他的動機已轉為內在驅動,所以懷著實現願景的心情工作。他可能還是會羨慕其他人掌握著他不會的技能、賺得比他多的薪資,但因為大家都在為建造大教堂而努力,當發現其他工作崗位出缺時,他也會欣然接手。他深知現在的工作只是實現使命的一部分,因此能更平衡地看待自己的成果。


▌ 學會適時轉換想法

我最近體會到,我們的想法其實相當多元,與教科書上的知識點大不相同。許多事情並非只有單一答案,在不同時間點還會有不同解答。當我們後悔過去的選擇時,往往忘記了當時的我們並非全知全能,自然會做出與現在認知的最佳選擇不同的決定。

因此,我們在不同時間點面對不同的工作時,都會在上述三種想法中轉換。有時你會像第一個工人,專注於完成眼前的任務,卻看不見更遠的發展可能。有時你會像第二個工人,將工作視為謀生的必要手段,帶著些許無奈。有時你也可能像第三個工人,明白工作的意義,卻無法像他一樣樂在其中,反而覺得枯燥。這些想法都可能存在,也都可能不存在。關鍵在於你要主動選擇讓哪些想法存在——你擁有主導權和選擇權。

當你發現自己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一路求學,卻未能獲得理想中的工作時,也許會認為老師說「只要用功讀書就能找到好工作」是無意義的。但換個角度想,正因為持續學習,你的思路更加清晰,比他人更容易掌握工作重點。即使目前的工作在金錢回報上相對較少,但若公司能提供多元的歷練機會,值得你深入探索,或許能找到另一個職涯發展方向。因此,在工作中找到意義並非空想,而是取決於你能否在適當時機賦予它意義和價值。


▌ 細緻品味工作的多重面向

職場上的工作,即使看似單一,實則蘊含多個面向。以客服工作為例,表面上只是回覆顧客問題,實際上卻是擔任公司服務的重要窗口。客服人員不僅需要熟悉公司的產品知識,還要在處理退換貨時,清楚說明注意事項,並以溫和的語氣安撫客戶,這時就需要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當遇到系統異常導致訂單混亂時,若能迅速向相關部門反映並取得解決方案,這就需要問題解決能力。面對情緒激動的客戶時,若能耐心傾聽並提出可行方案,就能成功化解衝突。這些都是客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面向。

當你覺得某項工作缺乏意義或不如預期時,不妨嘗試將工作細分,撇開他人的眼光,思考這份工作有哪些你喜歡的特質。你能在工作中發揮什麼樣的能力?是你擅長的嗎?是你能做得很好的嗎?是你喜歡深入探索的嗎?不要將事情簡單二分為有意義或無意義,而是將它切分為多個維度來觀察,細緻品味不同面向,找出你感興趣的、充滿熱情的,或是令你困擾的、不擅長的部分,並嘗試突破。意義往往產生於這些不同思維的碰撞之中。重要的是「碰撞」——如果你總是認為事事無意義,什麼都不願嘗試,只在腦中空想,疑問永遠都會停留在原地,無法獲得解答。


▌ 在工作場域中找到與自己契合的目標

我們常常容易看到別人比我們表現得更好的特質,卻難以察覺自己在某些領域的優秀之處。有時甚至會覺得自己的專長不夠顯眼、不受重視,或不值得欣賞。但每個工作崗位都蘊含著獨特的價值和機會。找到與自己契合的目標,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透過主動思考和行動來創造意義。例如,在客服工作中,除了基本的溝通技巧,我們可以設定提升顧客滿意度的具體目標,或是建立個人專屬的問題處理資料庫;在行政工作中,瑣事雖然很多,但如果我們將工作流程優化作為目標,就可以同時培養專案管理能力;在銷售崗位上,除了達成業績目標,還可以深入研究產品知識,發展將爛產品變現的專業能力。

找到契合目標的過程中,需要細心觀察和深入思考。我們可以從日常工作中發掘機會,例如將例行性工作轉化為技能提升的機會,將團隊合作視為領導力培養的平台,或是將問題解決過程當作創新思維的訓練。重要的是要建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體系,讓每一個工作任務都能為更大的職涯發展服務。

透過持續調整和優化這些契合目標,我們不僅能在工作中找到更多成就感,還能逐步打造屬於自己的職涯發展路徑。正是在這種積極尋找和創造意義的過程中,工作才能真正成為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重要舞台。

在追尋工作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糾結於「有意義」或「無意義」的二元對立。但真正意義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需要我們主動去創造和賦予。透過細緻觀察工作的多重面向,在不同階段轉換思維模式,並設定符合自己的目標,我們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可能性。重要的不是工作本身的性質,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它、在其中發現機會,並將它轉化為個人成長的養分。當我們學會在工作中創造多元的意義,職涯發展也將隨之展開更寬廣的視野。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 天前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1
「我們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可能性。重要的不是工作本身的性質,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它、在其中發現機會」 認同!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1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2
李英華 發現機會的次數越多,能力就會越變越精湛。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2
探索生命意義的旅程並非總是充滿快樂,失望、忌妒、痛苦、恐懼等負面情緒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接納和理解這些情緒,作為自我探索的指南針,引導我們走向更完整、真實的自我。
40歲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當內心開始逼問自己:「這輩子真的要這樣過了嗎?」很多心理勵志書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美妙的時間點,它讓你反省自我,並連結未來的你。但走過來的人說,過程真的很痛苦,因為你必須真實地面對自己,才能找到心中的結。
透過辨識和調適情緒的練習,你已經慢慢掌握到情緒發生的過程,也能夠開始練習改變、調節和控制情緒。這是一種心智成長的過程:當你瞭解自己的情緒來源,你就能調節情緒,更有機會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決定你想過的生活並實現成就。透過持續修改心智,當你面對困境和挫折時,因為選擇不同,你的人生軌道將逐漸偏向理想的方向。
本文探討認知重建和情緒管理,並列舉十種常見的心理偏誤及其改善方法,輔以情緒日記範例,協助讀者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最終實現情緒自由和個人成長。
本文探討內耗的成因與解決方法,並提供情緒日記撰寫技巧及情緒辨識方法,幫助讀者學習情緒管理,提升情緒智商。
探索生命意義的旅程並非總是充滿快樂,失望、忌妒、痛苦、恐懼等負面情緒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接納和理解這些情緒,作為自我探索的指南針,引導我們走向更完整、真實的自我。
40歲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當內心開始逼問自己:「這輩子真的要這樣過了嗎?」很多心理勵志書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美妙的時間點,它讓你反省自我,並連結未來的你。但走過來的人說,過程真的很痛苦,因為你必須真實地面對自己,才能找到心中的結。
透過辨識和調適情緒的練習,你已經慢慢掌握到情緒發生的過程,也能夠開始練習改變、調節和控制情緒。這是一種心智成長的過程:當你瞭解自己的情緒來源,你就能調節情緒,更有機會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決定你想過的生活並實現成就。透過持續修改心智,當你面對困境和挫折時,因為選擇不同,你的人生軌道將逐漸偏向理想的方向。
本文探討認知重建和情緒管理,並列舉十種常見的心理偏誤及其改善方法,輔以情緒日記範例,協助讀者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最終實現情緒自由和個人成長。
本文探討內耗的成因與解決方法,並提供情緒日記撰寫技巧及情緒辨識方法,幫助讀者學習情緒管理,提升情緒智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選擇你有熱情的工作:工作就是現實中的一長串時間,如果你不喜歡,任何榮耀都不會消除你的痛苦。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年輕時就有明確志業跟人生目標的人,他們能夠找到心中熱情的工作,往自己定的明確方向前進,而最終往往也都能獲得甜美的夢想果實。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工作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的過程,透過辛勤努力,我們不僅可以滿足物質需求,更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選擇你有熱情的工作:工作就是現實中的一長串時間,如果你不喜歡,任何榮耀都不會消除你的痛苦。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年輕時就有明確志業跟人生目標的人,他們能夠找到心中熱情的工作,往自己定的明確方向前進,而最終往往也都能獲得甜美的夢想果實。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工作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的過程,透過辛勤努力,我們不僅可以滿足物質需求,更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