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斯坦的異想時間-avatar-img

崔斯坦的異想時間

7 位追蹤者
記錄生活觀察的小元件,包含心理,健康,經濟社會,基督教,透過一些觀察和分析,嘗試找到不一樣的出路。大家也可以聽聽我的podcast~
崔斯坦的的新詩,分享崔斯坦對生活的觀察,感情的點滴,以及自我成長的創作。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講到媒合你會想到什麼呢?婚友社?還是上下游廠商的接洽?其實媒合簡單來說就是配對的意思,也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在找工作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像,工作就像是一個個的洞,有很多的人就像蘿蔔一樣,要去找到適合的洞,而工作市場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讓媒合可以順利進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稱之為不同工同酬,或是同工不同酬等等的現象,這個現象也讓我們深感對不公平的對待。我們對於自己的能力和報酬有所期待,這很正常也是應該的,因為我們畢竟有所付出,但有時我們沒有獲得應有的報酬,原因可能不是源自於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誤判,但對我們能力應該獲得的薪資有所誤判。
不可殺人 不可動怒 這真的是律法的道德教訓嗎? 耶穌到底想表達是什麼呢?
「為什麼我這麼棒卻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我這麼強,怎麼可能會沒有人賞識我?」 或許這不是因為我們運氣不好,或是其他人的眼光太差,而是因為我們對自身能力和能獲得的相對應的報酬有所誤判。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7px5jwx059s01wi8ri9ctn7/platforms
「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它不再有用,只好被丟在外面,任人踐踏。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你們的光也要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把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很多人會開始去線上買課程,去書店尋找幫助自成功的書,可能是心靈成長的,或是一些技能介紹的書籍。不過我們能力的投資應該要怎麼評估呢?是投入就有機會,趕快下好離手,還是要經過多次的探索,尋找需要的答案呢?
當我們習慣於使用先知道答案 回推其實我們不理解的經文時 所有的經文或是事物的道理 看起來沒有矛盾,事實上是自圓其說而已。
「我們這個工作需要有三到五年的工作經驗。」「很抱歉我們這次競爭者滿多的。」不知道大家求職是不是有類似的經驗呢? 很多時候我們剛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會遇到的問題,不外乎工作經驗的缺乏或是學歷不夠高,因為現在的大學碩士生非常的多,當你遇到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時,是不是也覺得自己能力不錯卻賺不到錢呢?
在討論許多思想上的問題時,我們也常常落入先入為主的判斷,我們先預設好結論,尋找好的反例佐證,看起來是運用這些反例在歸納道理,實際上,是透過預設的觀念尋找例子,經過演繹,才做出推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