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3)能力不錯但不到賺錢的程度?—能力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很多人會開始去線上買課程,去書店尋找幫助自成功的書,可能是心靈成長的,或是一些技能介紹的書籍。不過我們能力的投資應該要怎麼評估呢?是投入就有機會,趕快下好離手,還是要經過多次的探索,尋找需要的答案呢?在職場的環境中需要探索的方法,更是要評估成效和時間限制,底下崔斯坦就從幾個大方向找尋策略。

客觀效益分析:精進需要花多少時間和成本呢?

客觀來說,我們如果要在一個產業,或是某個特定領域的職業中,預期要花多少時間和成本來獲得需要的資格呢?以常見的職業來說,教授需要博士資格,老師需要獲得教師資格,開店創業則需要資本,各種不同的工作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尤其是現在社會已經存在的工作,是可以去計算投入到完成的距離的。

上集提到累積的問題,不同市場的能力累積的型態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有形的證照,有的則是無形的名聲口碑。在這種情況下,將累積的事物盡量換算成能夠評估的數字是有幫助的,如「一年完成多少作品文章,完成多少集」或是「與多少人分享想法」,即便從整個過程的角度數字看起來沒有什麼意義,但數字化也幫助我們回溯投入的時間與成果。

主觀心智資源的評估

要累積就是需要時間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怎麼樣評估自己能投入多久。通常一個比較大的作品或是企劃,完成的時間就不會是短短一個月可以衝完。這種衝完的邏輯就像武俠玄幻小說當中的主角很喜歡閉關一個月,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就一夕變成強者,這是一個很罕見的現象。而一個「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背後的成因就是因為對自己能投入多少,沒有好的評估,特別是對心智資源的掌握能力太過低,不知道自己其實沒有辦法維持到投入成型的時候。

主觀心智資源的評估需要一種「平常心」,如同一些成功學的人所提到的「原子習慣」類似的概念。這個觀念在投資裡面相信很多人有看過老生常談的說法,也就是「不要拿會急需的錢下去投資」背後的原因,因為一旦動用到日常所需要的心智資源,這個投入往往就難以維持,也就難成為氣候。

自我的訓獸師:簡單的誘因引導

有時候我們看到困難時,我們就會覺得一座山之後還有一座山,好累好累。這個時候,妥善使用「持續性的誘因和訊息」就非常重要。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完美主義的人或是害怕探索的人,做法就是設定小目標,累積小的成功經驗,幫助自己至少保持前進,就有點像是哄小朋友爬山一樣,告訴自己再走幾步就會到哪裡,再走幾步就可以休息了。提供持續性訊息也是類似的邏輯,不要一次想到太遙遠的地方嚇自己,有時適度的屏蔽訊息會幫助我們找到往前走的動力,就像是在驢子面前綁個小胡蘿蔔一樣,透過小目標的完成幫助自己找到一點一滴的成長。

這個邏輯恰好與設定美好藍圖相反,而我自己過去是很美好藍圖派,就是一本專業書幹到底,實際上往往會把自己的興趣以及熱忱搞砸,導致自己學到的挫折遠大於樂趣,最終使得自己好像一直在補洞,而不是開心於自己有所成長。

降低標準尋找機會:計畫性的妥協

在找工作中,這個邏輯很類似「先求有再求好」,唯一的差別在於「計畫性」。很多人的「先求有再求好」是趕快解決目前生活不穩定的不安全感,並不是因為自己有想達成的目標計劃性的找到累積的途徑。事實上,如果沒有清楚設定在過程中要學到和得到的需求,很多時候我們就會變成工作中被要求卻沒有獲得的受害者,因為公司聘請我們往往有明確的期待,而我們對自己的期待不夠強烈時,我們就很容易變成符合他人要求的工具,距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遠。

這個妥協背後的邏輯是,「你知道你的目標,你也知道你自已是少了一點東西,所以你願意拿一點時間和錢來換這個經驗。」而不是因為我知道我沒有用,就是在外面沒有市場,所以我才委屈自己降到這個位置,這個心態會讓自己更加痛苦而且無法行動,是需要避免的。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7j7xqg7028o01wig9xn60ui/platform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崔斯坦的異想時間的沙龍
6會員
37內容數
崔斯坦的的新詩,分享崔斯坦對生活的觀察,感情的點滴,以及自我成長的創作。
2023/09/21
講到媒合你會想到什麼呢?婚友社?還是上下游廠商的接洽?其實媒合簡單來說就是配對的意思,也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在找工作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像,工作就像是一個個的洞,有很多的人就像蘿蔔一樣,要去找到適合的洞,而工作市場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讓媒合可以順利進行。
2023/09/21
講到媒合你會想到什麼呢?婚友社?還是上下游廠商的接洽?其實媒合簡單來說就是配對的意思,也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在找工作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像,工作就像是一個個的洞,有很多的人就像蘿蔔一樣,要去找到適合的洞,而工作市場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讓媒合可以順利進行。
2023/09/1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稱之為不同工同酬,或是同工不同酬等等的現象,這個現象也讓我們深感對不公平的對待。我們對於自己的能力和報酬有所期待,這很正常也是應該的,因為我們畢竟有所付出,但有時我們沒有獲得應有的報酬,原因可能不是源自於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誤判,但對我們能力應該獲得的薪資有所誤判。
2023/09/1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稱之為不同工同酬,或是同工不同酬等等的現象,這個現象也讓我們深感對不公平的對待。我們對於自己的能力和報酬有所期待,這很正常也是應該的,因為我們畢竟有所付出,但有時我們沒有獲得應有的報酬,原因可能不是源自於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誤判,但對我們能力應該獲得的薪資有所誤判。
2023/09/07
「為什麼我這麼棒卻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我這麼強,怎麼可能會沒有人賞識我?」 或許這不是因為我們運氣不好,或是其他人的眼光太差,而是因為我們對自身能力和能獲得的相對應的報酬有所誤判。
2023/09/07
「為什麼我這麼棒卻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我這麼強,怎麼可能會沒有人賞識我?」 或許這不是因為我們運氣不好,或是其他人的眼光太差,而是因為我們對自身能力和能獲得的相對應的報酬有所誤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閱讀中的那些經驗,都不是你的。 學中做,做中學,學了再做,做了又再學,這就是一個閱讀學習,學習閱讀的循環。把知識化成你可以用的,適合用的,能用的,書中裡的經驗知識,都是作者的,卻不一定你適用的,會不會成為你的,也要情境,環境,你試過,才知道。 讀了很多,只能說....看過很多書。試驗,和經驗,才
Thumbnail
閱讀中的那些經驗,都不是你的。 學中做,做中學,學了再做,做了又再學,這就是一個閱讀學習,學習閱讀的循環。把知識化成你可以用的,適合用的,能用的,書中裡的經驗知識,都是作者的,卻不一定你適用的,會不會成為你的,也要情境,環境,你試過,才知道。 讀了很多,只能說....看過很多書。試驗,和經驗,才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如果說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這本書,是比較硬一點的生活案例分享,那麼成長勢能就是一本從其他角度切入、稍微軟一點的生活案例分享,在書裡面還不時的可以看到作者提出心理學的專業名詞。 這本書非常適合想要透過網路給自己找尋機
Thumbnail
如果說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這本書,是比較硬一點的生活案例分享,那麼成長勢能就是一本從其他角度切入、稍微軟一點的生活案例分享,在書裡面還不時的可以看到作者提出心理學的專業名詞。 這本書非常適合想要透過網路給自己找尋機
Thumbnail
現在的職場已經沒有絕對的「穩定」,只有穩定的能力,不會有穩定的工作,「終身學習」已經是每一個職場人應該具有的標準配備
Thumbnail
現在的職場已經沒有絕對的「穩定」,只有穩定的能力,不會有穩定的工作,「終身學習」已經是每一個職場人應該具有的標準配備
Thumbnail
工作讓我分身乏術,我想這是大部分有能力人的現狀,有能力的人負責的工作內容更多,容易讓他們無法抽出身,布局下一個職涯階段的學習。 所以,如何提高自己或別人的學習動機? 1.具目標導向 2.時間的規劃 3.慎選同儕群 4.練習有回饋
Thumbnail
工作讓我分身乏術,我想這是大部分有能力人的現狀,有能力的人負責的工作內容更多,容易讓他們無法抽出身,布局下一個職涯階段的學習。 所以,如何提高自己或別人的學習動機? 1.具目標導向 2.時間的規劃 3.慎選同儕群 4.練習有回饋
Thumbnail
明明懂的知識、會的技能也不比人少,為什麼就不能像某些人一樣,在職涯上發光發熱?是自己學得不夠多、還是真的機遇不如別人?其實,有可能只是你的努力與學習用在無效的路徑上。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用一張圖、三個問題,幫助你檢視自我的學習與成長,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Thumbnail
明明懂的知識、會的技能也不比人少,為什麼就不能像某些人一樣,在職涯上發光發熱?是自己學得不夠多、還是真的機遇不如別人?其實,有可能只是你的努力與學習用在無效的路徑上。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用一張圖、三個問題,幫助你檢視自我的學習與成長,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Thumbnail
Ch序 l 損失趨避原則: 人厭惡損失的心理感受程度,也就是損失時的心痛感覺,比利益(發生好事時的喜悅)的強度還要高出兩倍,所以若獲得的利益不到損失的兩倍以上,人是不會採取行動的。 利益*2 > 損失,採取行動。  l 稟賦效應: 高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價值的心理現象。 手中的一萬元 = 兩萬元的價值
Thumbnail
Ch序 l 損失趨避原則: 人厭惡損失的心理感受程度,也就是損失時的心痛感覺,比利益(發生好事時的喜悅)的強度還要高出兩倍,所以若獲得的利益不到損失的兩倍以上,人是不會採取行動的。 利益*2 > 損失,採取行動。  l 稟賦效應: 高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價值的心理現象。 手中的一萬元 = 兩萬元的價值
Thumbnail
現在不管是職場老手還是職場菜鳥,未來的不穩定性總能給大家帶來恐懼感,那麼如何消除這種恐懼感,才是我們每一位職場人需要正視的問題。為了解答我最近的這個困惑,我特意找了我的Mentor幫忙解答疑惑,交流的結果有以下幾點大概內容,可供大家參考哈~   
Thumbnail
現在不管是職場老手還是職場菜鳥,未來的不穩定性總能給大家帶來恐懼感,那麼如何消除這種恐懼感,才是我們每一位職場人需要正視的問題。為了解答我最近的這個困惑,我特意找了我的Mentor幫忙解答疑惑,交流的結果有以下幾點大概內容,可供大家參考哈~   
Thumbnail
  一開始就指出普通人和強者的差別就是對「時間」的態度,當真正用金錢的價值來衡量時間,就會發現無形中浪費了不少。即使現在賺不了大錢,但是也要讓自己越來越值錢。可以的話也要創造個人品牌,把自己擅長或有興趣的事累積經驗後創造其他價值。畢竟這年代舒適都只是暫時的,什麼都不做風險才是最大的。
Thumbnail
  一開始就指出普通人和強者的差別就是對「時間」的態度,當真正用金錢的價值來衡量時間,就會發現無形中浪費了不少。即使現在賺不了大錢,但是也要讓自己越來越值錢。可以的話也要創造個人品牌,把自己擅長或有興趣的事累積經驗後創造其他價值。畢竟這年代舒適都只是暫時的,什麼都不做風險才是最大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