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3)能力不錯但不到賺錢的程度?—能力投資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很多人會開始去線上買課程,去書店尋找幫助自成功的書,可能是心靈成長的,或是一些技能介紹的書籍。不過我們能力的投資應該要怎麼評估呢?是投入就有機會,趕快下好離手,還是要經過多次的探索,尋找需要的答案呢?在職場的環境中需要探索的方法,更是要評估成效和時間限制,底下崔斯坦就從幾個大方向找尋策略。

客觀效益分析:精進需要花多少時間和成本呢?

客觀來說,我們如果要在一個產業,或是某個特定領域的職業中,預期要花多少時間和成本來獲得需要的資格呢?以常見的職業來說,教授需要博士資格,老師需要獲得教師資格,開店創業則需要資本,各種不同的工作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尤其是現在社會已經存在的工作,是可以去計算投入到完成的距離的。

上集提到累積的問題,不同市場的能力累積的型態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有形的證照,有的則是無形的名聲口碑。在這種情況下,將累積的事物盡量換算成能夠評估的數字是有幫助的,如「一年完成多少作品文章,完成多少集」或是「與多少人分享想法」,即便從整個過程的角度數字看起來沒有什麼意義,但數字化也幫助我們回溯投入的時間與成果。

主觀心智資源的評估

要累積就是需要時間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怎麼樣評估自己能投入多久。通常一個比較大的作品或是企劃,完成的時間就不會是短短一個月可以衝完。這種衝完的邏輯就像武俠玄幻小說當中的主角很喜歡閉關一個月,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就一夕變成強者,這是一個很罕見的現象。而一個「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背後的成因就是因為對自己能投入多少,沒有好的評估,特別是對心智資源的掌握能力太過低,不知道自己其實沒有辦法維持到投入成型的時候。

主觀心智資源的評估需要一種「平常心」,如同一些成功學的人所提到的「原子習慣」類似的概念。這個觀念在投資裡面相信很多人有看過老生常談的說法,也就是「不要拿會急需的錢下去投資」背後的原因,因為一旦動用到日常所需要的心智資源,這個投入往往就難以維持,也就難成為氣候。

自我的訓獸師:簡單的誘因引導

有時候我們看到困難時,我們就會覺得一座山之後還有一座山,好累好累。這個時候,妥善使用「持續性的誘因和訊息」就非常重要。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完美主義的人或是害怕探索的人,做法就是設定小目標,累積小的成功經驗,幫助自己至少保持前進,就有點像是哄小朋友爬山一樣,告訴自己再走幾步就會到哪裡,再走幾步就可以休息了。提供持續性訊息也是類似的邏輯,不要一次想到太遙遠的地方嚇自己,有時適度的屏蔽訊息會幫助我們找到往前走的動力,就像是在驢子面前綁個小胡蘿蔔一樣,透過小目標的完成幫助自己找到一點一滴的成長。

這個邏輯恰好與設定美好藍圖相反,而我自己過去是很美好藍圖派,就是一本專業書幹到底,實際上往往會把自己的興趣以及熱忱搞砸,導致自己學到的挫折遠大於樂趣,最終使得自己好像一直在補洞,而不是開心於自己有所成長。

降低標準尋找機會:計畫性的妥協

在找工作中,這個邏輯很類似「先求有再求好」,唯一的差別在於「計畫性」。很多人的「先求有再求好」是趕快解決目前生活不穩定的不安全感,並不是因為自己有想達成的目標計劃性的找到累積的途徑。事實上,如果沒有清楚設定在過程中要學到和得到的需求,很多時候我們就會變成工作中被要求卻沒有獲得的受害者,因為公司聘請我們往往有明確的期待,而我們對自己的期待不夠強烈時,我們就很容易變成符合他人要求的工具,距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遠。

這個妥協背後的邏輯是,「你知道你的目標,你也知道你自已是少了一點東西,所以你願意拿一點時間和錢來換這個經驗。」而不是因為我知道我沒有用,就是在外面沒有市場,所以我才委屈自己降到這個位置,這個心態會讓自己更加痛苦而且無法行動,是需要避免的。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7j7xqg7028o01wig9xn60ui/platforms



崔斯坦的異想時間
崔斯坦的異想時間
記錄生活觀察的小元件,包含心理,健康,經濟社會,基督教,透過一些觀察和分析,嘗試找到不一樣的出路。大家也可以聽聽我的podcas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