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粥?香港人實在吃不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天爸發燒,很想吃碗白粥!但台灣就是沒有白粥,所以只好請天媽代勞了!

 

 

台灣有很多「廣東粥」,但鄰近廣東,以粵民為主的香港人,如果品嚐過「廣東粥」,都會覺得很陌生。

 

在夜市或路邊攤買到的「廣東粥」,多是先預備一鍋冰凍隔夜飯,泡在溫溫的高湯中備用。當客人點選配料之後,廚師就先在鍋中放少許高湯、高麗菜、玉米等材料,再放入已被高湯泡着的隔夜飯,煮滾後再放配料。

 

 

而不知道為甚麼,廚師最後都會加入雞蛋,煮成一鍋有蛋、看到一粒粒稍為爆開但仍然飽滿飯粒的「爛飯」(煮飯時加太多水而成的飯)。重點是,你每一口都是玉米啊、高麗菜之類,吃廣東粥就像香港人吃比較稠的泡飯。

 

 

 

曾經有台灣朋友來香港,天爸帶他們去吃粥,他們吃得不習慣,認為這是「稀飯」不是粥。所以香港人與台灣人對「粥」、「稀飯」、「爛飯」的想像與定義其實並不一樣!

 

香港人的粥,是先將未煮的白米用油、鹽醃,然後加水煮,用大火煮滾後把火調小一點,定期攪拌以防米粒黏到鍋底,直至白米成飯再煮至開花至化掉,綿滑而有米香,粥稍冷時粥面要起膠(黏成一塊的薄膜),這樣才算是好粥。我們家習慣放瑤柱調味,這樣加一點點鹽就已經很好吃!

 

(只煮了80分鐘,所以飯粒還是沒有全化掉,但已經看到粥面有起膠)

 

天爸小時候都隨家人去大牌檔吃白粥,白粥本身只有米香而沒有調味,要自行加鹽。當時天爸不知掌握份量,有時候加太多就會太鹹。吃粥一般要用湯匙吹一口吃一口,有時候放久了變溫之後就一喝而盡,連湯匙都省下!吃粥的同時,一般都會配油炸鬼(油條)、炒麵、蝦米腸粉等一起食用。天爸不太喜歡油炸鬼,比較愛牛脷酥(油炸的甜麵食),因為甜甜的比較適合小孩胃口!

 

(這是新年回香港時拍的,是天爸童年夢幻的早餐)

 

這些大牌檔為做早餐生意,可是凌晨一兩點就要開始煮粥,一鍋粥至少煮三、四個小時,才能煮得出米香。這一鍋白粥就是我們說的粥底,之後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碎牛粥⋯都是由這個白粥而成的粥底加配料進去的。現在有些大集團為省時間,會先把白米打碎後煮,或是把煮好的放冰箱急凍後再煮,米香部份都是有所不及,更重要是沒有那稠得起膠的質感。有些為模仿得像,就加生粉(太白粉)讓粥稠一點,但像我這種資深粥迷,一吃就知是否明火白粥!

 

其實台灣也有很好吃的粥,而剛好都是台南著名美食!例如鹹粥我就不得了,在西門路上的一家著名鹹粥店,配魚肚或魚皮,真是一絕。

 

 

台南另一種好吃的是海產粥,在金華路上的一家海產粥,整碗粥都是濃濃的海鮮獨有鮮味,蝦、蛤、蠔、蟹都是新鮮的,跟一般用冷藏料的絕對不一樣,好吃多了!

 

 

至於廣東粥為甚麼叫廣東粥?天爸猜是與潮洲有關,這個潮州是在廣東東側,與福建相鄰,旁邊就是漳州、廈門,是一個著名出產美食的地方。潮州粥跟我們香港、澳門、廣州一帶的粥不一樣,是用隔夜飯加開水明火煮,水與飯分離,在香港是要到潮州食肆(餐廳)才能吃到潮州粥。潮州雖然位在廣東之內,但因為離珠三角一帶的文化中心甚遠,反而比較接近閩南,所以閩南人眼中的廣東粥,其實就是潮州粥,傳來台灣後再加以演化,就變成今天台灣人愛吃的廣東粥!

 

那天吃了天媽煮的白粥之後,感覺好多了,有補充到元氣的感覺,也有家鄉的感覺。大家想試試吃白粥嗎?最簡單的東西最難煮得好喔!

 

 

  • 除了分享台港澳的飲食文化差異,天爸跟天媽還有一個夢想,就是與專家合作,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推廣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如果你喜歡這個想法,歡迎訂閱《台港澳的味蕾冒險》,給我們一點支持與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uYu Fong-avatar-img
2018/06/27
我是在台灣住了將近12年的澳門人, 表示深同感受, 尤其是生病時....
天爸-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7/02
真的很懷念港澳的粥,天媽也是澳門人,白粥與腸粉齊醬是最懷念的早餐⋯
吳典昱-avatar-img
2018/06/07
幾年前去香港玩,吃了旅遊書推薦的粥,驚為天人。回台灣後思思念念,常常嫌廣東粥根本就不像。現在才知道廣東粥不是香港的粥。長知識了!
天爸-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6/08
對啊,香港的粥跟台灣的粥是不一樣的東西,謝謝你喜歡香港的粥!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Thumbnail
回想起來,沒有刻意去作出改變,就是突然有幾天想吃早餐,慢慢就養回吃早餐的習慣。找到供應美味早餐的小店,卻在毫無預警之下結束經業,再也吃不到帶來滿滿幸福感的早餐,覺得好可惜。
Thumbnail
回想起來,沒有刻意去作出改變,就是突然有幾天想吃早餐,慢慢就養回吃早餐的習慣。找到供應美味早餐的小店,卻在毫無預警之下結束經業,再也吃不到帶來滿滿幸福感的早餐,覺得好可惜。
Thumbnail
我這人煮東西全為填飽肚子。常用的自喻是:「就像開車,一切都只是為了去哪裡?!」先前幾次拿這跟白人同事講,男的女的聽了都楞住,頭腦轉一下才懂意思──我不餓就不煮,不出遠門也就不開車了。沒興趣倒也不代表就做不好,只是能簡單就簡單……
Thumbnail
我這人煮東西全為填飽肚子。常用的自喻是:「就像開車,一切都只是為了去哪裡?!」先前幾次拿這跟白人同事講,男的女的聽了都楞住,頭腦轉一下才懂意思──我不餓就不煮,不出遠門也就不開車了。沒興趣倒也不代表就做不好,只是能簡單就簡單……
Thumbnail
原本香腸高麗菜燜飯我以為這是我家的獨門料理,後來看了洪震宇老師的書,才知道在某個外縣市(一下子想不起來),早餐吃的也是高麗菜飯,只是香腸換成了腴厚軟糯的豬皮,而且是整塊覆在菜飯上。我一直很想見識一下,但總是苦無機會。
Thumbnail
原本香腸高麗菜燜飯我以為這是我家的獨門料理,後來看了洪震宇老師的書,才知道在某個外縣市(一下子想不起來),早餐吃的也是高麗菜飯,只是香腸換成了腴厚軟糯的豬皮,而且是整塊覆在菜飯上。我一直很想見識一下,但總是苦無機會。
Thumbnail
家前的巷口,開了一間粥店。店面質樸,透著鵝黃。潔淨的粥台,嵌進深不見底的爐火。木椅以四張圍一桌,無人時收攏在桌沿。然而,無論黑夜白日經過,不時滿座。 我以為是天氣多變的緣故,今年冬天特別寒冷,入夏之前還遇上幾波鋒面,巷口迎風處陰鬱多濕,來碗熱粥墊胃,恰逢其時。
Thumbnail
家前的巷口,開了一間粥店。店面質樸,透著鵝黃。潔淨的粥台,嵌進深不見底的爐火。木椅以四張圍一桌,無人時收攏在桌沿。然而,無論黑夜白日經過,不時滿座。 我以為是天氣多變的緣故,今年冬天特別寒冷,入夏之前還遇上幾波鋒面,巷口迎風處陰鬱多濕,來碗熱粥墊胃,恰逢其時。
Thumbnail
上週在臉書上一篇文章,這應該是一位作家,她寫到在微雨濕氣重的五一勞動節,用爐火熬了一鍋粥。 她說,洪愛珠在【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裡,寫著她外公吃粥,是米粒不進的,只會喝最頂層的湯,用閩南話說,叫做泔ám。 國小的時候,吃粥的早晨,窗邊台上有三碗已溫熱的,讓沒有耐性的我們三兄妹快速吃完。
Thumbnail
上週在臉書上一篇文章,這應該是一位作家,她寫到在微雨濕氣重的五一勞動節,用爐火熬了一鍋粥。 她說,洪愛珠在【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裡,寫著她外公吃粥,是米粒不進的,只會喝最頂層的湯,用閩南話說,叫做泔ám。 國小的時候,吃粥的早晨,窗邊台上有三碗已溫熱的,讓沒有耐性的我們三兄妹快速吃完。
Thumbnail
你喜歡吃粥嗎?粥是非常有趣的食物,記憶裡的粥有很多不同的樣貌跟味道,唯一的共通點大概就是,他們都是粥。 奶奶與外婆煮的粥、媽媽牌的粥、小吃店的粥、國外的粥,還有我自己煮的粥。
Thumbnail
你喜歡吃粥嗎?粥是非常有趣的食物,記憶裡的粥有很多不同的樣貌跟味道,唯一的共通點大概就是,他們都是粥。 奶奶與外婆煮的粥、媽媽牌的粥、小吃店的粥、國外的粥,還有我自己煮的粥。
Thumbnail
胃口不開的時候就想吃粥。 幼時只要生病,胃納不開,伴隨而來的是神經性腸胃炎,吃什麼都不消化,於是媽媽總是熬粥給我吃。 熬粥的時候多放點水,熬出來頂上一層濃稠得像漿糊的米湯,叫做「粥油」,是很溫和的滋養物。拿大杓子撈出來,放在小杯裡面,喜歡甜的話加上一小匙糖,甜甜糊糊,溫溫熱熱,
Thumbnail
胃口不開的時候就想吃粥。 幼時只要生病,胃納不開,伴隨而來的是神經性腸胃炎,吃什麼都不消化,於是媽媽總是熬粥給我吃。 熬粥的時候多放點水,熬出來頂上一層濃稠得像漿糊的米湯,叫做「粥油」,是很溫和的滋養物。拿大杓子撈出來,放在小杯裡面,喜歡甜的話加上一小匙糖,甜甜糊糊,溫溫熱熱,
Thumbnail
有一道雜炊的作法是,豐盛的火鍋吃完了剩下一點鍋底,倒進一碗白飯,在陶鍋裡煮到滾,蓋上蓋子燜煮幾分鐘,打個蛋花,關火,撒幾片海苔絲,盛到碗裡虔誠地享用。說起來,不過就是豪華版的泡飯罷了。 卻是濃縮一場大餐後的精華所在,對待剩食的所有溫柔。
Thumbnail
有一道雜炊的作法是,豐盛的火鍋吃完了剩下一點鍋底,倒進一碗白飯,在陶鍋裡煮到滾,蓋上蓋子燜煮幾分鐘,打個蛋花,關火,撒幾片海苔絲,盛到碗裡虔誠地享用。說起來,不過就是豪華版的泡飯罷了。 卻是濃縮一場大餐後的精華所在,對待剩食的所有溫柔。
Thumbnail
打開保麗龍製的飯盒,一股油膩的味道撲鼻而來。 眼前所見為三樣主菜:炸雞、白飯、與肥滋滋的豬肉,外加一包番茄醬。 「真是個熱量爆表的飯盒。」 我轉頭看了看身為營養師的同事姊姊,嗯,果然是滿臉的震驚。
Thumbnail
打開保麗龍製的飯盒,一股油膩的味道撲鼻而來。 眼前所見為三樣主菜:炸雞、白飯、與肥滋滋的豬肉,外加一包番茄醬。 「真是個熱量爆表的飯盒。」 我轉頭看了看身為營養師的同事姊姊,嗯,果然是滿臉的震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