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本欄目,我曾經介紹過美國的哈佛大學的大學部的學生上什麼樣的選修課,我希望中港台的大學能夠看看,大學的課程設置應當建立在什麼樣的教育理念上。如果說那份名單已經令人嘆為觀止,那麼,最近我看到一份法國中學生會考的題目,我才真的是被震撼到了。
我不是非常清楚今天的台灣、中國和香港的高中考試,著重要考察中學生的什麼能力。但是我在台灣的大學教書,接觸了不少剛剛從高中畢業的大學一年級新生,聽到不少他們的抱怨,似乎還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填鴨式知識灌輸上,不知道現在的高中生看到法國的高中生的考試題目會有什麼感想。以下,我就抄錄部分這份2014年和2015年兩年的法國高中會考的題目以饗讀者。
Photo source:ccarlstead@flickr CC BY 2.0
2014年法國高中會考,文科組的題目包括:「藝術作品是否訓練我們的感知?」、「我們應否為了快樂而不顧一切?」、「闡述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的《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節選」;理科組的題目有:「我們是否為幸福而活?」、「藝術家是否為其作品之主人?」、「闡述笛卡爾(René Descartes)的《指導心靈的規則》節選」;社會經濟組的題目包括:「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是否已經足夠?」、「為何要追求自我?」、「闡述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人的境況》選段」。
2015年法國高中會考,文科組的題目包括:「尊重眾生是否為一種道德義務?」、「當下的我是否由我的過去培養而成」、「闡釋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美國的民主》節選」;理科組的題目包括:「政治是否脫離了真理的需求?」、「一件藝術作品是否一定蘊含意義?」、「闡釋西塞羅(Cicero)的《論神性》節選」;社會經濟組的題目包括:「個體意識是否單純來自個體所屬社會之投射?」、「藝術家是否提供可讓人領會的東西?」,「闡釋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神學政治學》節選」。
好了,羅列到這裡,我彷彿已經可以看到很多家長,甚至是中學老師的內心小宇宙了:「這什麼鬼啊?」、「學這些是能賺到錢嗎?能幫助我的小孩找到好工作嗎?」、「這根本脫離現實啊,讓學生不務正業啊!」等等。我因為演講的關係,到過不少中學,也接觸過一些高中學生;以我對高中生的認識,或者說,我們也都是從高中生那個年齡過來的,我覺得,這些題目固然艱深,卻會有不少高中生覺得有趣,並且願意思考和討論。問題是:我們的高中生有機會去思考這些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