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Facebook寫作的三個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在盤點一些過去寫的東西(其實已經做一陣子了,常看就會發現),作為哪天想要脫離Facebook時的準備。

raw-image

約10年前第一次盤點時,文章長長短短大約有6000篇;因為在那之前還沒有Twitter或Facebook,所以一段短短碎唸也算一篇,有些則是論壇對談型態整理出來的(當時的個人網站是用Xoops系統自己架)。

當時整理之後,勉強能算是文章的文字大約2000篇,到現在很多也都過時了,剩下還能用的則陸續整理到現在放在目前的主要個人網站上。

也大約在那個時候,我網站的RSS訂閱者最高時大約一萬,但最近回去看feedburner的統計,只剩下不到一千;這倒是沒什麼關係,只是時代變遷的結果(雖然RSS還是很好用的),個人網站要回到當年的盛況,大概得等到Facebook倒閉。

所以,以下就是我在寫作方面逐漸脫離Facebook的三個步驟:

步驟1:寫作重心移到Facebook之外

在Facebook興起之後,許多人不再經營自己的個人網站,主要原因通常是:

  1. 不需維護:不用自己維護帳號、網站、以及邊欄上那些拉裡拉雜的東西;
  2. 發文結構簡單:只要寫內容就好,不用想題目、填資料、配圖,還可以順便打卡、標朋友等等;
  3. 貼了就有人看:理論上只要朋友夠多,自然會在圈子裡擴散,讓朋友「自動」看到,不需要守株待兔、或是到處拜託朋友來看。

對於不想花心思經營網站、或者網站沒有較大流量的人來說,這些優點到現在仍然存在;所以或許也不需要想東想西,反正Facebook也提供了簡單、而且還算好用的部落格功能。

但對於想經營個人網站的人來說,上述的優點並不一定是缺點;而且最近Facebook作為個人網站替代品的問題已經開始顯現:

  1. 演算法問題:顯示文章的演算法開始走向「以賺錢為主」,而不是「讓你希望的讀者看到對的內容」。
  2. 搜尋功能太爛:Facebook的搜尋功能基本上屬於廢物等級,主要只設計來讓你搜尋其他人或社團等,而不是搜尋內容。除了使用像是Qsearch之類的外部服務之外,基本上你搜不到上個月寫的某則貼文內容。
  3. 主觀控管內容:過去,除非明顯違反當地法律,一般架站和部落格服務廠商不會控管你的內容;但作品放在Facebook上非常不保險,小至單則貼文、大至整個帳號,都可能一夜之間忽然消失。

所以,如同我先前寫的〈Facebook就像停車場,用它、但別信任它〉,Facebook是個有20億讀者的大網站,多少還是有它的擴散和宣傳效果;可以用,但不需要把全部身家性命(或者說線上產出)都賭在它身上。

所以,我最近做的事情是只在Facebook上做臨時起意的「衝動書寫」;如果寫著寫著文章變長了、後來對貼文有所增補、或是覺得內容有留下來存檔搜尋的必要,就還是會搬到個人網站上來寫。

總之,之後的計畫是在寫作方面逐漸淡出Facebook,只把它當做純碎唸和新文章的廣播平台。

當然,這樣做短期之內的擴散效果一定沒有在Facebook上好,但如果要逐步脫離Facebook演算法的掌握(雖然我原本就沒在乎這個)、並且長時間維護書寫過的內容,不會「船過水無痕」找都找不到,還是非這樣做不可。

步驟2:「生態系」移到Facebook之外

每個經營個人網站的人,多少都會有些圍繞著內容存在、但使用外部服務的生態系,像是廣告、聯播、聯盟合作、訂閱、贊助、賣東西等等。

在Facebook上(Twitter之類的極簡設計就當然就沒有了),這些服務有一部分算是自然生成的(例如聯播和訂閱)、有些可以手動加連結來做、有些就完全無法自己來了(例如廣告)。

或許有些像是贊助、賣東西、金流相關的服務,也可以透過Facebook提供的機制來進行,但必須被抽成是小事,用了代表讓自己陷得更深、更難以脫離它的掌控。

所以,網站的內容和生態系越簡單,要脫離Facebook就越容易;如果願意犧牲一些不那麼必要的服務,出來看看也有很多選擇。

例如版面簡單(這是缺點也是優點)的Medium或SOS Reader、不能自加HTML模組(所以需要埋程式碼的作法全部無解),但如果花點心思,善用各種連結(純網址連結是允許的,所以也有些服務針對這一點來設計,例如本文後面的「訂閱文章」),還是可以把部分功能加回來的。

所以,我自己需要的模組不多,一些訂閱、乞討之類的「集客機制」也都靠外面的服務連結來完成,已經大致可用。

步驟3:把文章寫好

如果寫網站文章不只是記錄生活,還是希望更多人看到、並且也想進一步運用社群媒體的話,光是用各種技巧推文是不夠的;把文章寫得有趣一點,讓其他在上面的人願意主動分享,才是真正有效的運用方式。

我對自己公司旗下媒體文章的(內部用)簡單原則是「有料、有趣、有梗」,或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參考閱讀


您有任何關於寫作、編輯、翻譯的問題想要討論嗎?歡迎在文章後面、或是到Facebook社團「F叔叔的寫作教室」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新手創業者的好夥伴】 ─這是最容易入門,也是大眾最熟悉的平台之一 在談到新手創業如何有效運用社群媒體時, 我會首推Meta(也就是Facebook)。 這個平台不僅易於上手, 也是大眾最為熟悉的。 我最初也是在這個平台上跌跌撞撞, 才一路走到了
Thumbnail
【新手創業者的好夥伴】 ─這是最容易入門,也是大眾最熟悉的平台之一 在談到新手創業如何有效運用社群媒體時, 我會首推Meta(也就是Facebook)。 這個平台不僅易於上手, 也是大眾最為熟悉的。 我最初也是在這個平台上跌跌撞撞, 才一路走到了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因爲某天我FB和IG的AI客服突然斷綫。 我檢查了客服那邊半天都沒有找出問題。後來才發現是Meta設定問題,因爲我也不是IT科班出生。只能一步步自己去檢查更新的地方,以及要補資料的地方。我玩了大半個月,到昨晚半夜真的忍不了,醒過來直接砍掉開新後臺。才發現舊版的商家驗證是廢……
Thumbnail
因爲某天我FB和IG的AI客服突然斷綫。 我檢查了客服那邊半天都沒有找出問題。後來才發現是Meta設定問題,因爲我也不是IT科班出生。只能一步步自己去檢查更新的地方,以及要補資料的地方。我玩了大半個月,到昨晚半夜真的忍不了,醒過來直接砍掉開新後臺。才發現舊版的商家驗證是廢……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眾多網路工具下,部落格和FB粉專是常見的兩個選擇。本文釐清部落格與FB粉專的差異,以及它們的使用方式和特點,讓讀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數位平台,進行個人或品牌推廣,以達到更好的獲利變現。
Thumbnail
眾多網路工具下,部落格和FB粉專是常見的兩個選擇。本文釐清部落格與FB粉專的差異,以及它們的使用方式和特點,讓讀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數位平台,進行個人或品牌推廣,以達到更好的獲利變現。
Thumbnail
過去,許多企業視Facebook為免費宣傳平臺,但現今的營銷大趨勢已然改變,Facebook的角色和定位也隨之調整。儘管Facebook的主導地位備受質疑,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它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臺。在一般營銷策略中,很少會完全忽視Facebook的份量。
Thumbnail
過去,許多企業視Facebook為免費宣傳平臺,但現今的營銷大趨勢已然改變,Facebook的角色和定位也隨之調整。儘管Facebook的主導地位備受質疑,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它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臺。在一般營銷策略中,很少會完全忽視Facebook的份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