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聊到秦帝國興起,秦帝國就掛掉啦!我們超渡古文的第四篇,就要來看到《史記》中的〈鴻門宴〉。相對於其他歷史事件,司馬遷給了鴻門宴(時間上前後只有一天,前後脈絡頂多一個月)相當長的篇幅。為什麼他要花這麼多字來談這場晚宴呢? 多數史學家、國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司馬遷判斷鴻門宴是扭轉歷史的關鍵點,從此楚衰漢興,因此下了「重料」來強調此事。但我把這段看了好幾遍,又依出處〈項羽本紀〉的上下文脈絡,比較了其論事的「濃淡」之後,我認為呢,司馬遷之所以強調這一段內容,很可能只是因為「他喜歡這段」。 他就是很喜歡這故事的節奏感,所以特別強化這個橋段。歷史意義?他真的在乎嗎? 那為什麼說他喜歡呢?因為他有加料,而且加得很細心。司馬遷能在現實事件之中創造出他的超級英雄,也是種功力。就來看看小遷遷宇宙裡,各路英雄是如何蹦出新滋味。 遷遷宇宙中的項羽 現今選文的〈鴻門宴〉,是〈項羽本紀〉中硬被掐頭去尾的一段,但也不是不能直接讀,所以還是請你先看看選文的部分(請參考國文學科中心網站)。不過我個人是建議去找〈項羽本紀〉的全文,往前和往後至少多看一兩段。你會看出什麼東西呢? 現在的〈鴻門宴〉選文有兩個版本,截取起點不一樣,一個比較主流的版本是從「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開始的,另一個版本則是從幾十字之後的「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開始。 差在哪? 差很大。比較通行的選文版本,一開篇就是項羽的大屠殺,而且看起來是沒有原因的大屠殺,這會讓項羽整個黑掉。但司馬遷是比較喜歡或肯定項羽的人(所以給他傳記的題名是「本紀」),怎麼會用這種方式捅項羽呢? 你去看項羽本紀的前文,就會知道那是因為秦降卒人太多(收起來就佔了項羽全軍三分之一),而且軍心不穩,項羽要入關中,怕帶著這些人會出事,所以直接坑掉。這仍算是殘忍,但也是當時常見的戰爭手段(別忘了秦軍也常坑人)。 即便沒有惡意,「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這一句也算是多出來的,因為和後來的事件關係不大,改從下一句的「行略定秦地,至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開始選文會更順,頂多就是被嫌說少了個「楚軍」開頭,高中生會看不懂。 那從「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開始選呢?又會少掉項羽被堵在函谷關而火大的事,一樣有不足之處,因為這是他和劉邦反目的起點。 不過怎麼截並非本文重點,因為那是當代人搞出來的事,我們還是專注在這經典大戲的發展過程吧!對於這個遷遷宇宙中的鴻門宴,我個人的摘要是這樣的: 項羽結束和章邯的混戰後,打爆函谷關的劉邦守軍而進入關中,劉邦連忙退出咸陽,轉進霸上。劉邦家臣曹無傷派人密報項羽,說劉邦有意以關中稱王,項羽大怒,而謀臣范增這時補刀說劉邦平常很貪,入關中卻秋毫無犯,顯然要幹大事,有天子氣。 楚軍項伯得知項羽將開戰,於是去劉營找舊識張良,要張良快落跑,張良又跑去見劉邦,說你稱王的打算被得知了;劉邦轉頭要張良去拗項伯當中間人,說自己是幫項羽整理關中再交給他,不是要稱王。 項伯回去拗項羽,項羽願和談,於是劉邦帶百餘人去楚軍鴻門駐地請罪,說自己並無二心。但項羽說是你家的曹無傷密報的呀!於是兩人晚上就開喝了。范增三次要項羽出手幹掉劉邦,項羽都不理,范增於是找項莊跳劍舞,趁機去捅劉邦,但都被項伯出手擋了。 張良跑出去找樊噲,樊噲爆衝進大帳來保護劉邦,靠喝酒吃肉的霸氣壓住了項羽。之後劉邦找到機會尿遁,留張良送禮道歉,因為人已經跑了,項羽也不得不接受事實。劉邦回營之後,就剁了曹無傷。 我的摘要集中在「行為動力結構」部分,也就是事件因果關係。這是司馬遷為了突顯晚宴互動過程所設定的背景條件,讓對話過程看來合理之外,更能突顯其中的愛恨情仇。不過這個背景,是真的嗎? 歷史中的現實? 真實歷史發展過程大概是不可考了,不過我認為還是可以從現有的片段,去推敲這段文字之外最合理的「真實」或「現實」情境。因為篇幅考量,就跳掉我的推理過程,直接說結論吧!我認為,鴻門宴之前的「狀況」,是如下所述: 諸侯聯軍的主力項羽,和章邯在黃河以北大戰,來來回回打了很久,這讓劉邦有機會搶先一步從黃河以南打進關中。進關中之後,他聽了說客的建議(當時這種無名說客很多,大概是戰國遺風),打算以富饒的關中為根據地稱王,因此派人去守函谷關。 但劉邦兵力只有十萬人,這兵力要守關中非常吃力。像是函谷關這麼好守的地型(據說主要道路只有一台車的輪軸那麼寬),項羽到了之後,馬上就派英布捅穿了,代表劉邦的人不夠,也不能打。 劉邦得知項羽入關後,立刻從咸陽改去駐紮霸上。霸上是在今天西安東南方的高地,的確是附近最好守的地形。妙的是,項羽選的駐地是鴻門,這就在秦始皇陵的前面。這並不是很好守的地帶,是河階地型最高的平原段,但可以讓項羽的四十萬大軍展開紮營。這或許也代表項羽信心十足,不怕劉邦的突襲,還打算堵住劉軍往東落跑的去路。 這樣劉邦就不得不出來談了。他當然可以據守霸上,或是繞一圈跑走,不過談一談,還是有希望的,因為他雖然只有項羽四分一的實力,但他的殘部要做亂,項羽也會不好受。 因此,雖然劉邦自己打算稱王,意圖也被曝光了,但畢竟還沒有真正稱王,大家(劉和項)都還是楚懷王旗下的「打工仔」,有坐下來談一談的基礎。瞭解這個背景之後,再回頭看看《史記》版本的鴻門宴。 在司馬遷的描述中,劉邦對於項羽要打他的事,好像全無概念與準備,是項伯去找張良,劉邦才得知項羽的開戰意圖。於是劉邦像個做壞事被發現的小屁孩,連忙請項伯去說情。 但這描述明顯不合前述的「狀況」。函谷關的守軍是劉邦放的,不論這關是否被突破,他應該都知道項羽大軍撞上這防線時,一定會很不爽。如果不是有意開戰,你守函谷關擋「自家人」幹嘛? 因此先有敵意的明顯是劉邦,而他會被項羽攻打一事,也是意料之中。唯一意外的,可能是函谷關被突破得太快,劉邦沒辦法完成預定的戰爭準備,只能先轉進霸上來防守,然後爭取和談機會。 所以項伯只怕不是去勸張良跑路的,而是來串和談的中間人。也許是項羽派的,也許是自發的,但這中間人,顯然私底下是很靠劉軍這邊的。依他在晚宴中的表現,如果只是和張良有關係,那是沒必花自己的命幫劉邦擋劍,因為張良嚴格算來是「韓國」的人馬(戰國時代的韓士族),不是劉邦的嫡系。 那鴻門宴呢?這一場飯,吃的主題也不是「項羽不殺劉」,而是「劉邦讓關中」。所以劉邦真正的禮物也不是故事中的那些玉,而是「和平開城」。如果劉邦要讓這麼大的地,項羽當然沒必要殺他,若殺他,只怕項羽就算進咸陽,劉邦霸上的殘部也會讓他芒刺在背,無法心安。劉邦之前就是把部隊「卡」在霸上,而逼降秦子嬰的。 如果吃飯的前提是和平禮讓關中,那項羽本人就會是最大獲利者,「殺劉邦」就不會是選項,因為這會讓已經「極大化」的獲利開始下修。 當然,范增等「主戰派」可能真有打算要在晚宴上殺劉,但這幾乎不可能是項羽本人在宴會前的決定,因為如果他要殺,帳內外都是帶甲兵士,劉邦只有百來人,多數又都在帳外,怎麼可能會殺不掉呢? 范增三次暗示出手,也是他和項羽的私下約定,之後的漢朝人又要如何得知?只怕這也是多加出來的橋段。 即便這席間真有「項莊舞劍」的衝突,看來也是范增等主戰派的自發行動,而項羽本人是持反對立場的。否則項伯也拔劍起舞,幫忙劉邦擋刀的時候,項羽為什麼不制止?為什麼劉邦出去「一尿」如此之久,項羽請陳平去叫之後,就不繼續追問?或者陳平其實是幫項羽傳話,要劉邦快跑? 而劉邦等人快馬落跑的時候,從項軍本陣大營旁脫出,一路揚長而去,為何不會被留停盤查?這一路出去,每個出入口都會有(如今日之)「安全士官」或「哨長」吧! 這些「狀況」都突顯項羽無心殺劉,而是坐看范增等人鬧事,想說如果他們殺成了,那責任就由他們去扛。如果殺失敗了,項羽也是有個得饒人處且饒人的美名。 項羽對殺人一事通常是很明快的。別忘了,就在這故事之前與之後,項羽都是說殺就殺的:章邯的二十萬降卒,一夜全殺光。之後要離開咸陽時,被說是「沐猴而冠」,也把笑他的說客給煮了。他會殺他認為應該殺的,卻非濫殺;就算屠咸陽,也有弱化關中的意圖。項羽或許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蠢,范增可能也沒傳說中那麼睿智。 超級英雄的時代 反正,項羽就是沒殺劉邦,而劉邦也逃出來了,這當然就會有許多傳說的空間,像是張良與樊噲就被高度美化成為英雄人物。 再次提醒各位,在「楚漢」真正開打之前,他們就算「卡來卡去」,也還是同一個品牌的,因此劉、項底下的人,並不是完全分門別派,常跳來跳去。別的不說,曹無傷起兵後一直跟著劉邦,為什麼會在項羽那邊有關係?項伯可以和張良牽上線,張良也能在項羽面前講幾句話,甚至擔當斷後重責,還無事回營,這都代表他們主從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單線經營」的。 真實的張良或許沒有《史記》中那麼機智和勇敢,樊噲看來是很勇,但也頂多是保鑣的程度,劇情中出現的精采對話,恐怕都是後人追加的,因為就算沒有那些對話,雙方老大還是會完成交接關中的任務。 這些人之所以會英雄化或傳奇化,或許代表後人受到「結果論」的影響太深。在那時那刻的劉項兩人,並不知道他們之後會有生死拚搏。就算之前有「先入關者王」的約定,或是有類似的想法,但那也只是「王」,割據一地的小土霸,不是要滅了所有人,一統天下的那種「稱帝」。秦帝國才剛滅,帝國這想法應該沒有那麼潮了。 所以他們並不是要一拚生死的死敵,而是看母公司擴張到一定程度,快要拆分了,因此打算爭取新分公司的執行長位子。都是老同事嘛!何必殺來殺去呢?之後是分是合,還不知道呢。你看張良對劉邦很好吧?滅秦之後的大分封,就分封出一個新的韓王,張良就離開劉邦去輔佐韓王了。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舉著楚懷王同盟軍大旗的諸侯,正是因為分封出問題而開始自相殘殺。弱化的關中分封給三個秦降將,而他們擋不住「暗渡陳倉」的劉邦。出乎項羽預料的是,劉邦之後從關中出來時,實力擴張到五六十萬人,已經足以和他決戰。 為什麼劉邦會成長得這麼快?因為他有關中的民心?但當時的關中還剩多少人呢?還是因為項羽太顧人怨,黃河以北諸小王都改站在劉家軍那邊?有可能,但何以滅秦之前,大家就願意配合項羽?所以終歸還是分封錯誤造成的影響嗎?那〈鴻門宴〉就更不是歷史轉折點了,分封錯誤才是項羽真正失敗的地方。 劉邦本人也正是因為對於分封不爽,因此才會起兵反楚;如果依約給他關中,他或許就不動了,或是動不了。因為一出關中,就會碰到有張良在的韓國。但項羽後來先滅了韓國,張良於是回頭找劉邦,劉邦就出關中了。歷史發展的動力學,在這邊就全串起來了。 所以〈鴻門宴〉不真也不重要囉?那這篇課文還值得一讀嗎? 相對於戰國時代的君臣形象,〈鴻門宴〉呈現的是一個軍閥主導,有本事就能出頭,完全實力主義的英雄世界;雖然現代的我們對於這樣的世界非常熟悉,但在兩千年前,這可是一套全新的價值觀。如果說前一篇的〈大同與小康〉呈現出孔門阿宅的幻想與熱血,那〈鴻門宴〉展示的則是戰士的浪漫與瀟灑,這兩種情懷都影響了之後華人的思考方式。 再者,〈鴻門宴〉離事情真相恐怕有段不小的距離,但我認為可以透過這段距離看出司馬遷美化人物的功力,畢竟要繞著史實創造新的角色平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容易搞砸的。我認為司馬遷成功了,因為多數人都看不出他描述下的推理漏洞。 此外,司馬遷也頗長於描述衝突場景。就算歷史課本已經大爆雷,即便你知道「最後他們都死掉了」,透過司馬遷的筆法牽引,你也會發現「過程的價值」。人最後都會死掉的,但有些人的人生,還蠻有意思的。 延伸閱讀: 超渡古文(一):燭之武退秦師 超渡古文(二):諫逐客書 超渡古文(三):大同與小康 封面圖片:曹魏(三國)時代的正始石經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