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的家訓 你還記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朋友在Facebook寫了一句「呻飢莫呻飽」,所以勾起天爸小時候經常聽到爸爸媽媽常說的傳統教誨家訓,也在Facebook問大家有甚麼家訓。天爸不知道這些教誨在台灣是不是都一樣!
 
「呻飢莫呻飽」:這一句家訓是從天爸很小很小的時候,爸爸一再提醒的話。「呻」就是埋怨,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只可以埋怨肚子餓,但千萬不要埋怨吃得太飽。在天爸的爸爸成長的年代,甚至更早幾代,都是在難以溫飽的日子中撐過來,很多長輩都是餓着肚子長大的。爸爸比較少接觸,媽媽就經常談及小時候如何五餅二魚,讓他們父母及八兄弟姐妹有一頓比較不餓的晚餐。
「挾餸唔好飛象過河」:「挾」就是夾東西;「餸」就是吃飯時的菜餚;「唔好」是不要;「飛象過河」是下象棋的時候的規舉,就是象只能留在河的這一邊,不能走到河的對面。整句話的意思是:吃飯的時候,如果要夾菜的話,只能夾靠近自己的一邊,不能夾盤子另一邊的菜。這是一種餐桌禮儀。
「唔好含一夾二想三望四」:這是天媽家裏的教誨,「唔好」是不要,「含一夾二想三望四」是指小孩在餐桌前的情況,簡單說就是專心用餐,要守餐桌禮儀的意思。
「人搖福薄,樹搖葉落」:這句話應該不用翻譯了吧,男生好像都愛搖腳,天爸就是其中一個,所以幾乎一坐下來,父母就會跟天爸說這一句話。好玩的是,樹搖葉落是非常具體的畫面,想想自己的福氣就像被搖下來的樹葉一樣落地,也真太可惜了。現在仔細咀嚼這一句話,大概是指不管是腳還是整個身體搖來晃去,觀感不好,所以會被人看不起,視為「沒家教」。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句也是經常聽到的金石良言,華人很強調要能吃苦,不要怕吃虧,認為你只要能撐過種種的苦、吃過不少的虧之後,就能讓自己昇華成為人中之龍。天爸也認同能吃苦、不要怕吃虧。但上一代的苦跟這一代的苦,好像已經有點不同。上一代的「苦」來自物資的上貧乏,資源不足讓生活一點都不好過。所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吃眼前這一點苦是無所謂的。當上一代長大之後,就教誨孩子要像自己一樣能吃苦。但是今天的苦與上一代已經不同了,上一代吃過苦後是可以往上流動的,但今天的年輕人,即使再能吃苦,但也不一定能成為人上人。這一句話好像變成金主誘導奴隸努力工作,目的是替金主賺更多錢,而不一定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勤有功 戲無益」:這兩句比較常是老師對學生講的話,都是將「勤」視為學習的唯一方式,而「戲」是妨礙學習的事情。但到今天大量的學術研究都指出,愈小的小孩,愈適合以「戲」的方式來學習。而「勤」只是一種態度,但「勤」對年紀愈小的小孩愈不一定有效,過份的「勤」反而有機會讓小孩失去學習的動力。所以當年不可質疑的教誨,今天或許得重新審視囉!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這一句大家從小都會聽到,但讓天爸突然懂背後意義的,是天爸中學一年級的班主任。那時候每星期都要寫週記,有一次親戚來我們家玩,離開時我們忙着收拾,真的好累。天爸把這一件事情記下,班主任回我這一句「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天爸突然之間如雷貫頂,終於懂了這一句話的意義。從此這一句話身體力行做出來,以前很多難習慣都改過來⋯雖然天爸還是一個成績很爛的學生,但操行卻是不會太差。
「生時少睡 死後長眠」:這是天爸的媽媽(天嫲)經常掛在口邊的話,天爸念中學的時候,不知道那裏來的觀念,總覺得週六日應該要睡到八九點才正常,即使六點多已經起床,但也一直躲在床上不願起床。天嫲那時候就常說「生時少睡 死後長眠」,而這一句就成為天爸MSN的代號了!
在我們的成長之中,不少長輩都會循循善誘,給我們不同的教誨。小時候的教誨都很簡短,言簡意賅。但目前天一都已經九歲,大天二跟小三都分別五歲及三歲,我們又給過他們甚麼教誨呢?以上這些好像已經有一段日子沒有說過了,也都快忘記了。在小孩的心裏,會不會只有天爸的怒哮「快一點」「乖一點好不好」「安靜一下」⋯
以前長輩的教誨你又記得多少?有哪一些是受用終生的?有哪些是因為時移世易而不再有意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最近有朋友來台灣旅遊,路經房屋仲介公司,好奇看一下,發現一堆看不懂的「密碼」,馬上傳短訊問天爸甚麼是「公寓」「透天」⋯ 這問題也曾經讓天爸頭大,雖說二十年前也曾經在台北住了五年,但到台南找房子時,看到房屋仲介DM(地產公司宣傳小冊子)寫着「透天」,也是不知所謂何物。後來向台南人請教,才得知一二⋯
剛來台南居住的時候,很多香港親戚好友都來探望我們,我們也會借這些機會跟朋友四處遊玩,其中一個最常去的是安平。從「安平古堡」到「樹屋」再到「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有意無意之間,像在歷史的古道上跑了一躺輕環球之旅⋯
有的攤販更輕鬆,開一台小貨車停在路邊,揭開門簾就可以擺賣了!像這一台小貨車掛滿了豬肉,來買肉的街坊說要甚麼部位,肉販就切出所需的份量。一個早上努力工作,時間到了就把小貨車的門簾放下,開車就可以離去。 這些在香港都難以想像⋯
經過了這半年,雖然我們維持免費觀看的狀態,但也有粉絲以付費的方式支持我們,所以我們得作出承諾,推出食物科學的內容。但因為資源還是非常不足,所以不能以我們最初的想法去執行,只可以用比較省資源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希望大家能體諒我們的處境。從下一篇開始,「台港澳的味蕾冒險」會⋯
你有注意嗎?台灣的媽媽都好厲害! 母親節,突然讓我看見了台灣的媽媽,在我認識的台灣媽媽中找到共同點,到底怎樣的土壤會滋養出既溫柔、又有智慧、且堅持的媽媽?我敢說,台灣能不斷進步,這群媽媽功不可沒⋯
天一終於缺堤,忍不住了!抱在天爸身上的天一,哭得喘不過氣,這陣子的不滿與不安,一瀉而出。這一封給天一的信,不知道到天一長大後有沒有機會看到,但作為一份紀錄,也是希望把信寫出,讓天一有機會了解這陣子的情況⋯
最近有朋友來台灣旅遊,路經房屋仲介公司,好奇看一下,發現一堆看不懂的「密碼」,馬上傳短訊問天爸甚麼是「公寓」「透天」⋯ 這問題也曾經讓天爸頭大,雖說二十年前也曾經在台北住了五年,但到台南找房子時,看到房屋仲介DM(地產公司宣傳小冊子)寫着「透天」,也是不知所謂何物。後來向台南人請教,才得知一二⋯
剛來台南居住的時候,很多香港親戚好友都來探望我們,我們也會借這些機會跟朋友四處遊玩,其中一個最常去的是安平。從「安平古堡」到「樹屋」再到「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有意無意之間,像在歷史的古道上跑了一躺輕環球之旅⋯
有的攤販更輕鬆,開一台小貨車停在路邊,揭開門簾就可以擺賣了!像這一台小貨車掛滿了豬肉,來買肉的街坊說要甚麼部位,肉販就切出所需的份量。一個早上努力工作,時間到了就把小貨車的門簾放下,開車就可以離去。 這些在香港都難以想像⋯
經過了這半年,雖然我們維持免費觀看的狀態,但也有粉絲以付費的方式支持我們,所以我們得作出承諾,推出食物科學的內容。但因為資源還是非常不足,所以不能以我們最初的想法去執行,只可以用比較省資源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希望大家能體諒我們的處境。從下一篇開始,「台港澳的味蕾冒險」會⋯
你有注意嗎?台灣的媽媽都好厲害! 母親節,突然讓我看見了台灣的媽媽,在我認識的台灣媽媽中找到共同點,到底怎樣的土壤會滋養出既溫柔、又有智慧、且堅持的媽媽?我敢說,台灣能不斷進步,這群媽媽功不可沒⋯
天一終於缺堤,忍不住了!抱在天爸身上的天一,哭得喘不過氣,這陣子的不滿與不安,一瀉而出。這一封給天一的信,不知道到天一長大後有沒有機會看到,但作為一份紀錄,也是希望把信寫出,讓天一有機會了解這陣子的情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們家有座右銘:「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這是我和弟弟年紀還小時,爸爸教導我們到了廟裡對祖先、菩薩說的話,至今我依舊遵循這樣的參拜模式。 爸爸說:「跟菩薩問好,告訴祂你叫什麼名字,說你帶什麼人一起,來給菩薩燒香/拜拜,請菩薩保佑我們,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Thumbnail
活到現在,學習到現在,目前會開始把夢境中的邏輯和感受放到醒後的世界。今年我的先生和我分享了一句話:「要去聽宇宙的聲音。」會聊到這段話是因為,他本身也有特殊的經歷,然後他根據他知道的訊息後,給我的建議。但這個建議,對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們家有座右銘:「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這是我和弟弟年紀還小時,爸爸教導我們到了廟裡對祖先、菩薩說的話,至今我依舊遵循這樣的參拜模式。 爸爸說:「跟菩薩問好,告訴祂你叫什麼名字,說你帶什麼人一起,來給菩薩燒香/拜拜,請菩薩保佑我們,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智慧廣增。」
Thumbnail
活到現在,學習到現在,目前會開始把夢境中的邏輯和感受放到醒後的世界。今年我的先生和我分享了一句話:「要去聽宇宙的聲音。」會聊到這段話是因為,他本身也有特殊的經歷,然後他根據他知道的訊息後,給我的建議。但這個建議,對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