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心得-不在場的角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這個故事,以及故事的故事,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了,我就省略。雖然這本書在我的待讀書庫一陣子了,但因閱讀了《殺夫》,讓我想接續著這條路線,看看40年的期間的前後,女性,獲得應該獲得的多少,獲得不應該獲得的多少。

法律


當初這本書的出版以及事件的爆發,我記得我興趣不大,我只認為不可能成立犯罪,無論是強制性交罪還是與未成年人合意性交罪,理由很簡單:沒有證據。這也是檢方被嘲諷說看小說辦案的原因,因為除了一本小說,什麼都沒有,縱然把這本小說當作證據好了,也只是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而已,不僅至多是證言,還是傳聞。簡單講,跟一陣風一樣輕。我也只能說,抱歉,我們是法治國家,法律就是這樣,法律適用在事實上,而事實是否存在,也只能透過證據來判定。

司法的真實不等於真正的真實


你可能說我狼心狗肺,有替過被害人想過嗎?問題是,你怎麼知道真的有被害人?我怎麼知道有被害人?又或者說,這樣逼問的人,是否站在除了原本立場之外的立足點看過呢?從現實來說,我們可以去質疑這件事的真偽、質疑到底是否有強制性交、質疑是否為含血噴人。因為就強制性交的案件來說,確實真的有受害者,但也真的有那些濫訴的人。如果要說事實可能是受害者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才謊騙自己愛老師,那我們也無法排除事實也可能是她戀愛失敗才如此控訴老師,是吧?強制性交案件跟精神科很像,都很依賴訴者的陳述。

正因為我不知道事實到底為何(我想幾乎沒有人真的知道),容我省過這段探究過程,直接假設書中的故事發生在現實中好了,就直接用書中角色來轉涉回現實吧。因為即便是神話都值得我們去反省現實了,何況是一個事實上的指控。

不在場的角色


故事中可以探討的問題很多,例如師生戀的倫理悖(至少我個人認為正處於師生關係中的戀愛,就是有違倫理的),但我最在意的,也是我最無法不注意到的,就是那不在場的角色。家庭。當然故事發生的大樓有很多個家庭,例如錢家讓我思考的就是錢母對於女性的貶抑也影響了錢一維對於妻子伊紋在泥醉時的毆打,還有劉怡婷的家庭,張家等等的。但是我要說的是,房家的不在場。書中也很明顯地點出了這個事實:「...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我印象中,房家父母的台詞沒幾句話,但其中一段就是房思琪對母親說聽說學校有同學跟老師在一起的事情時,母親回以:「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其實我覺得母親回這句話,無可厚非,因為這就表達出一般對於師生戀的負面評價。但是問題是出在,房母不知道她說的是她自己的女兒,重點在於:「她根本不知道女兒的狀況。」

這是我認為非常嚴重的問題,在台灣,除了一般認為的「問題家庭」外,不管事當然是最糟糕,但是比最糟糕不糟糕一點的,就是以為付錢就是已經盡了父母的義務,以為有老師管,有人管,自己就已經是個稱職的父母。是嗎?何況是「補習班老師」。哈。補習班文化很病態已睜眼可見,我尤其覺得好笑的是雖然稱作老師,但是搞得跟爭奇鬥豔一樣,名號一定要一個比一個更響,不免莞爾。大概所有稱作老師的只有補習班老師是這樣子的吧,真讓我覺得跟老師這個職業,違和。

責任的歸咎


而有關性暴力的問題,我也反對像書後面書評所說強暴是社會性的謀殺,意思是說性暴力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的,而是整個社會協助他完成的。對於整個社會的責任歸咎,同時也代表把責任從個人或是小群體身上移出,也代表把應歸責者應負責的程度變到幾乎感覺不到:因為社會上所有人都離不開干係。李國華對於女性(尤其在未成年就開始)的性暴力、房家對於子女的冷漠、學校對於學生的忽視...以及社會上數不清的所有人,都變成應該要被苛責的對象,那這跟我們承認人具有自由意志的論題,不矛盾嗎?

無形的審判


讓我們回到現實,對我來說,這本書就是起訴狀,而記載的事實是否為真,在經過審判前都是無從確定的,而這個審判是無形的審判,更且,這場審判只有起訴狀,沒有證據,而這個審判不知何時開始,也不知何時結束。

然而必須要記住的是,沒有證據不代表沒發生,但也不代表有發生,即便是司法案件中有充足的證據,例如兇器、指紋、屍體,也只是證據證明這件事的發生,透過證據我們推論事實,不過所謂推論,就是從已知推向未知,換句話說,司法程序所能得到的只是司法真實。尤其,這本著作所帶來的是一場無形的審判。

縱然我覺得本書文字略嫌矯造,但仍值得閱讀,不僅讓我們了解像書上所說:「世界的背面」,也讓我們能審度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綜觀全書,讓我覺得悲傷的是,書中不停提到房思琪像是靈魂出竅一般的過日,而若現實上真的有那麼一件事,作者在撰寫這本書就像是她所描寫的像站在外面觀看自己一樣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5會員
390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第一本讓我感到反胃的一本書籍,作者的文字細膩又精美,在看到第三十頁時我就已經覺得胸悶作嘔,在她說那是五年前的秋天,她說那年她們十三歲。
Thumbnail
這是第一本讓我感到反胃的一本書籍,作者的文字細膩又精美,在看到第三十頁時我就已經覺得胸悶作嘔,在她說那是五年前的秋天,她說那年她們十三歲。
Thumbnail
總算鼓起勇氣來看這本林弈含的小說,在看的過程中好幾次覺得承受不下去而放下書本,作者本人說過他希望這本不是被大家當作小說來看待,而是一個個真真實實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發生的社會案件來看待。
Thumbnail
總算鼓起勇氣來看這本林弈含的小說,在看的過程中好幾次覺得承受不下去而放下書本,作者本人說過他希望這本不是被大家當作小說來看待,而是一個個真真實實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發生的社會案件來看待。
Thumbnail
很少會有一本書一直讓我想逃避及拖延,不是暫且擱置的那種,而是明明想看卻刻意忽略,深怕一看就會讓心情跌落谷底或其他不可預期的影響,關鍵原因在於作者林奕含在出版本書沒多久便離開人世,事後在家人的證實下此小說正是作者本人的自述。如今事發已五年過去,舉凡權勢性侵、誘姦等社會案件未見減少,悲劇一樣持續發生,甫
Thumbnail
很少會有一本書一直讓我想逃避及拖延,不是暫且擱置的那種,而是明明想看卻刻意忽略,深怕一看就會讓心情跌落谷底或其他不可預期的影響,關鍵原因在於作者林奕含在出版本書沒多久便離開人世,事後在家人的證實下此小說正是作者本人的自述。如今事發已五年過去,舉凡權勢性侵、誘姦等社會案件未見減少,悲劇一樣持續發生,甫
Thumbnail
距離作家林奕含輕生,已過了4年,儘管一度沸沸揚揚,但經歷時間流逝、甚至是疫情的洗禮,關於那些補教界的黑暗齷齪之事,早已乏人問津。然而,要再度翻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仍舊需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氣,只因其中的傷痛是如此刻骨,而作者的文字又是如此殘忍且美麗。
Thumbnail
距離作家林奕含輕生,已過了4年,儘管一度沸沸揚揚,但經歷時間流逝、甚至是疫情的洗禮,關於那些補教界的黑暗齷齪之事,早已乏人問津。然而,要再度翻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仍舊需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氣,只因其中的傷痛是如此刻骨,而作者的文字又是如此殘忍且美麗。
Thumbnail
連結多年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的權勢性侵,談近日彭帥的新聞。當整個國際網壇都在問Where Is PengShuai?許多華人社會裡的男人們只覺得這是一樁用來取笑中國官場的笑料。
Thumbnail
連結多年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的權勢性侵,談近日彭帥的新聞。當整個國際網壇都在問Where Is PengShuai?許多華人社會裡的男人們只覺得這是一樁用來取笑中國官場的笑料。
Thumbnail
如果你也曾經看過《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那麼這一本書,也推薦你讀一讀。一樣是非自願性交的作品,她們呈現的樣子大不相同,選擇也大不相同。唯一共通的,大概是滿滿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不僅激起共感,也帶來一些改變。 會知道這本書,是聽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提到,對於性評問題也有點興趣,於是就買了一本。這個轟動西岸
Thumbnail
如果你也曾經看過《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那麼這一本書,也推薦你讀一讀。一樣是非自願性交的作品,她們呈現的樣子大不相同,選擇也大不相同。唯一共通的,大概是滿滿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不僅激起共感,也帶來一些改變。 會知道這本書,是聽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提到,對於性評問題也有點興趣,於是就買了一本。這個轟動西岸
Thumbnail
「走過危機四伏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是青春的倖存者。」—《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17年逛書店時無意發現這本書,看了簡介後,我買了下來,閱讀的過程中,一直中斷讓自己情緒平復下來,看這些文字時心裡很壓抑,這四年我回去重看這本書很多次,今天終於要寫下感想。 能看到你的文字的人是多麼幸運,他們不用接觸,就能
Thumbnail
「走過危機四伏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是青春的倖存者。」—《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17年逛書店時無意發現這本書,看了簡介後,我買了下來,閱讀的過程中,一直中斷讓自己情緒平復下來,看這些文字時心裡很壓抑,這四年我回去重看這本書很多次,今天終於要寫下感想。 能看到你的文字的人是多麼幸運,他們不用接觸,就能
Thumbnail
房思琪受限於傳統女性貞潔操守的價值觀,受制於顏面自尊不卑不亢的溫良恭儉讓,更受困於從科舉考試到升學主義下僵化制式的優良學生模型,然後想著歷史上成雙成對被過度美化的悲壯愛情在默默合理化千百次的身不由己。
Thumbnail
房思琪受限於傳統女性貞潔操守的價值觀,受制於顏面自尊不卑不亢的溫良恭儉讓,更受困於從科舉考試到升學主義下僵化制式的優良學生模型,然後想著歷史上成雙成對被過度美化的悲壯愛情在默默合理化千百次的身不由己。
Thumbnail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 這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最讓我感到細思極恐的一句話。
Thumbnail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 這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最讓我感到細思極恐的一句話。
Thumbnail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心得-不在場的角色
Thumbnail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心得-不在場的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