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小的時候,想盡辦法循著所謂“教養專家”的經驗孕育著他的學習之路,玩具、教具依著各年齡玩過一輪,也隨時注意資訊爆炸時代的新知,好像一有個閃失就落人後的心情,這是每一個新手父母的擔憂。但學習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1歲半的那年,出國住了幾年,想著要回台灣念書的那年,孩子4歲。是一個相對同年齡成熟、穩定並且安靜體貼的小孩,接觸人群時觀察多於嘗試,語言多於動作,等待多於表現的小男孩。為了找到適合的幼兒園,聽說這間老師專業、那間教學模式創新、這間同儕單純、那間設備新穎...等等,走遍了大城市裡的各個行政區。最後去了一個共學團,在那裏看見了真實的人、真實的自己、真實的一切。
共學的生活裡,沒有課表、沒有成果展、沒有教具、也沒有固定的玩具和玩法,用一種真實存在於人的樣貌,營造出一個自由學習的環境!若要問那環境裡有甚麼?就是天與地、人與自然、包容力與社會性。想想看,那會是一個多麼自在的地方---天地之間,人我之間、自然之間、看見差異與接納,然後孩子們就自動地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社會。在混齡的團體裡,不需要藉著大人的介紹,就能找到自己共玩的夥伴、共享的對象。這些,是玩,但.........不是學習嗎?
漸漸地孩子長大了,進到了國民教育的階段,為他選了一個體制外的實驗學校,作為開啟認識學校樣貌的大門。一個從來沒有被限制思考的孩子,對學習新知識、新事物的熱情與渴望,遠遠地超過夏天炙熱的陽光,從校園的各個角落灑下來。對每一個同儕與師長的喜歡,從放學講到上學,就這樣過了兩年。
三年級開始,突然間問起了學某個科別的“目的性”,是為了甚麼要學? 突然間問起了學校安排某項科別的“意義”。對學習的熱情依存,但開始有了許多的思考與辨識。學習的目的是甚麼? 學這樣科目的意義在哪? 這個目的是誰要的? 我不認同的目的對自己有意義嗎?
這一年來,大大小小與孩子的對談中,看見他的混亂與被干擾,當然,也看見了大人自己的---這樣的選擇是好的嗎? 這樣的堅持是誰要的? 這樣的安排究竟對誰有意義? 然後發現,這些題型都好難,對大人來說好難,對孩子來說也是。但是,卻又好重要。也許不是現在重要,但如果有機會現在想清楚,以後或許就不難了。於是,就開始了自學的申請與嘗試。
依著教育處的公告要求第一次申請人務必先致電承辦人詢問,想著就是準備好紙、筆要寫下對方的“指示”,便撥通了電話。
「這位家長,妳有很確定嗎?這可不是試試看的事耶」
聽到電話另一頭用質疑的口吻說著,心裡好像有一種非戰之罪的奇妙感覺。用很平穩的口氣回應,然後用問題回應對方提出來的問題,像是:
「您覺得嘗試、實驗不是學習的方式與過程,只有學校課綱和考試才是?」
「您的意思是要申請自學後不能夠回到學校?那就是自學失敗?」
「針對您說的流程與法規和公文上有些不同?學校那邊的要求直接忽視嗎?」
就這樣被質問了申請自學的目的等等細節後,又問了孩子的基本學籍資料,就開啟了申請的作業流程。那這通電話的意義是??
學習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在於看見自己與不懂之間的關係,這種連結大致上可以放大到知識、常識、課業、各領域的專業、做人處事的態度,更可以放大到對世界、社會的認識...等等。對人生抱有希望與活力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力。在某些教育方式下,孩子學了好多好多大人也說不出來的知識,可卻一點一點地消逝對生命的熱情,對世界的熱情,對自己人生的熱情。大人回頭看看自己,不也是一樣!
許多人問結果的目的、問最終的意義,可是正在力行的過程裡就一點都沒有嗎?
如果結果不盡理想,整個過程就一點兒都沒有意義嗎?
人要學習,是要有學習力,而不是學習甚麼!
於是,堅定地交出了自學申請;接著,幸運地通過了自學申請;最後,好奇地想知道自學能走多久、多深...
走走,走一走,走過都好,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