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弘實的不生病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十年前,有一本在日本與台灣都非常暢銷的書,叫做《不生病的生活》,作者是在美國行醫的腸胃科醫生新谷弘實。醫生出版養生的書不稀奇,但是特別的是新谷醫生有幾個其他醫生很難以比擬的成就。

首先他是在1969年沒有進行開腹手術,完成「內視鏡息肉切除術」的世界首例,開創了內視鏡外科的領域,從此許多腸胃道的小型手術不再需要開腸剖肚,造福無數民眾。

在出書當年,他已做過30萬例腸胃內視鏡檢查,及9萬例息肉切除術,是腸胃道權威醫師。

他推廣「新谷飲食健康法」,他數以萬計大腸內徑被癌細胞侵襲的患者,都能恢復健康,癌細胞沒有轉移或復發;而且他自己從19歲罹患流行性感冒後到寫書的時候,四、五十年從來沒有生過病。

 

他的飲食健康法在現在來看,大多已經成為常識,比如要多吃讓腸道益生菌生長的食物,少吃肉,多吃新鮮且沒農藥的蔬果,養成好的生活作息與習慣……等等。

比較特別的是,他除了反對喝牛奶之外,也不建議喝優酪乳,也反對喝太多茶,包括大家都以為含有兒茶素,屬於優良健康飲品的綠茶。因為他從臨床上觀察到,每天大量喝茶的人,會出現萎縮性胃炎,這是胃癌的前驅症狀。

他認為,雖然茶中的兒茶素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的一種,是好東西,但是數個兒茶素結合,就會變成丹寧類物質,丹寧是植物中澀味的成分,非常容易氧化,與空氣或熱水接觸很容易變成丹寧酸,而丹寧酸會使蛋白質凝固,對胃黏膜產生不良影響,讓胃不健康。而且他認為,市面上銷售的茶葉,栽種過程用了許多農藥,造成另一重的危險。

因此,他建議不該用茶來取代水的需求,若真的喜歡喝茶,要確保是無農藥栽培的茶葉,同時要避免空腹時飲用,以減輕對胃黏膜的負擔,而且一天不要超過二、三杯。

他不主張多吃肉的原因,是缺少食物纖維,同時含有大量脂肪和膽固醇。就他腸胃專業的觀察,持續且大量吃肉,腸壁會逐漸變硬、變厚,而且因為缺少食物纖維,糞便量會比較少,為了排出少量的糞便,腸子必須過度的蠕動,最後造成腸壁肌肉增厚,導致腸子變硬變短,內腔變窄,腸子內部壓力增加,會將腸道黏膜由內往外推,而形成袋狀的突出物,稱為憩室。

當腸壁上有憩室的話,糞便會進入這些袋狀的凹陷處,更難排出,這些無法順利排出的糞便會有壞菌滋生,產生毒素,使附近細胞容易發生變化,形成息肉。若息肉繼續成長,就有可能變成癌症。

因此,新谷飲食健康法重點在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比例為85~90%:15~10%,也就是肉只能吃一點點。植物性食物包括穀類及豆類,約佔全部飲食的一半,而蔬果佔四成左右,而且選擇的食物,盡可能新鮮、保持自然狀態,也就是不要加工食品。

另外,在《不生病的生活》一書之中,新谷醫生提出一個比較特別的主張,就是「奇妙酵素」,也就是「原型酵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所謂酵素就是所有生物在進行代謝作用時不可或缺的物質,通常是蛋白質,也就是在身體裡,任何物質的合成、分解、運送、排出,包括產生能量或者化解外來毒物……在所有化學反應中,協助進行的蛋白質分子。

因為身體在不同器官與細胞間有很多不同的化學反應,而且每一種酵素只能作用在某個特定的化學反應,因此身體有幾千種以上的不同酵素來配合身體複雜的運作;有的酵素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來補充,但大多都是人體內自行產生的。

新谷醫師提出的假說是,人體雖然有數千種酵素,但是數量並不固定,而是先製造原型酵素(也是他說的奇妙酵素),然後再依身體各個器官的需要而轉變成特定的酵素,然後使用在有需求的不同器官上。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推論,是因為觀察到當人體在特定部位消耗大量特定的酵素時,身體其他部位同樣會出現必要的酵素量不足。他也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大量飲酒後,肝臟必須使用大量分解酒精的酵素,那麼胃腸用來消化與吸收的必要酵素就會不足。

依他的推論衍生出的建議,不生病的生活就是要想辦法增加體內的原型酵素以及不浪費酵素。抽菸喝酒,暴飲暴食,食品添加物,不良的飲食內容,毒素以及壓力大的生活環境,紫外線,放射線……都是會大量消耗酵素的物質與行為,這也是為什麼他主張要有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行為或習慣中,新谷醫師主張每口飲食要咀嚼三十到五十次,這可以節省原型酵素的量。因為人類腸壁能順利吸收的最大粒子是15微米,大於這個尺寸的東西無法吸收會被排出體外,若不充分咀嚼,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更麻煩的是,這些吸收不完全的東西,會腐敗,也就是會促進腸內壞菌產生毒素,身體必須消耗大量酵素去解毒,然後排出。

另外我們也要多吃些能增加原型酵素產生的食物,比如攝取一些原本就富含酵素的食物,可以改善腸道環境,幫助體內的益生菌製造我們需要的酵素。

只有生命體能製造酵素,那些號稱活菌酵母優酪乳或含豐富酵素的食物,身體是無法直接吸收利用,因為所有經嘴巴進入我們體內的東西,都會在胃內的強酸及腸道消化液的消化過程中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胜肽胺基酸,然後才會被腸子吸收進入人體,透過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器官。

但是據臨床觀察,飲食中含有豐富酵素的人,體內有會有較多各式酵素,推測是,雖然只有活生生的細胞(包括腸道益生菌)才能製造酵素,但是好的食物能促進益菌產生更多的酵素。

所以,看完新谷醫生的書,帶給我的改變是減少喝飲料,包括茶,多喝好的水,進食前與進食中不要喝水,免得稀釋胃酸,造成消化酵素額外的消耗,另外,就是食物多咀嚼幾下。當然,還要選擇好的食物。

這些習慣的養成並不難,而且也不會特別麻煩,也不需花太多錢,不用購買坊間一大堆昂貴的健康食品,人人都可以過著不生病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目錄 :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酵素的好處 各種酵素的功能 根據董氏基金會發表一項調查,全台15-59歲青壯年平均腸年齡為47.9歲,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顯示現代人腸道超齡!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Edward Howell博士曾經說過” 酵素” 是人類
Thumbnail
目錄 :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酵素的好處 各種酵素的功能 根據董氏基金會發表一項調查,全台15-59歲青壯年平均腸年齡為47.9歲,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顯示現代人腸道超齡!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Edward Howell博士曾經說過” 酵素” 是人類
Thumbnail
目錄: 吃完美食往回衝的感覺? 無法好好順暢,吃酵素和益生菌就夠了嗎? 天天吃酵素和益生菌,還是無法緩解? 餐後發生的火燒不適感的原因 甚麼是IgY? 後勤部隊-益生菌+消化酵素+維生素U 吃完美食往回衝的感覺? 有沒有這種經驗,只要每次吃完美食,總覺得食物要往回衝? 餐後灼熱不適感,永遠都找不到解
Thumbnail
目錄: 吃完美食往回衝的感覺? 無法好好順暢,吃酵素和益生菌就夠了嗎? 天天吃酵素和益生菌,還是無法緩解? 餐後發生的火燒不適感的原因 甚麼是IgY? 後勤部隊-益生菌+消化酵素+維生素U 吃完美食往回衝的感覺? 有沒有這種經驗,只要每次吃完美食,總覺得食物要往回衝? 餐後灼熱不適感,永遠都找不到解
Thumbnail
早安,我的朋友,最近天氣開始變涼,我的早餐菜單也開始做了調整,之前大部分是以水果為主 ,隨著天氣降溫,早上開始會煮味噌湯。在味噌湯裡面放娃娃菜和豆腐。味噌湯是一個在日本的長壽飲食中,非常好的食物。之前看一本書,他說人年紀大以後腸胃道的消化功能會變弱,而味噌含有發酵物,有助於腸道裡面生成好的菌,所以日
Thumbnail
早安,我的朋友,最近天氣開始變涼,我的早餐菜單也開始做了調整,之前大部分是以水果為主 ,隨著天氣降溫,早上開始會煮味噌湯。在味噌湯裡面放娃娃菜和豆腐。味噌湯是一個在日本的長壽飲食中,非常好的食物。之前看一本書,他說人年紀大以後腸胃道的消化功能會變弱,而味噌含有發酵物,有助於腸道裡面生成好的菌,所以日
Thumbnail
做保險二十幾年了,這幾年感觸越來越深。 有天跟同事聊天,他說最近身體不太舒服,檢查又沒有什麼具體的問題。我問是不是在打了某苗之後發生的?他推算時間應該是。我嘆了一口氣說:「我們人啊,一天到晚希望排毒,卻對吃進嘴裡的、打入身體的是那些成分都不清不楚,就因為主流媒體的大力宣傳感到恐慌,而把加工食品、化學
Thumbnail
做保險二十幾年了,這幾年感觸越來越深。 有天跟同事聊天,他說最近身體不太舒服,檢查又沒有什麼具體的問題。我問是不是在打了某苗之後發生的?他推算時間應該是。我嘆了一口氣說:「我們人啊,一天到晚希望排毒,卻對吃進嘴裡的、打入身體的是那些成分都不清不楚,就因為主流媒體的大力宣傳感到恐慌,而把加工食品、化學
Thumbnail
90%女人都會忽略的恐怖疾病:擺脫壞菌感染、再造免疫力的人體平衡飲食法 作者: Donna Gates & Linda Schatz 非常推薦這本書,書中針對「飲食平衡」以及「念珠菌」對於我們人體造成的影響有做很詳盡的說明,是一本對於健康十分有幫助的工具書。以下是我閱讀後的心得,我將分為上、下篇兩個
Thumbnail
90%女人都會忽略的恐怖疾病:擺脫壞菌感染、再造免疫力的人體平衡飲食法 作者: Donna Gates & Linda Schatz 非常推薦這本書,書中針對「飲食平衡」以及「念珠菌」對於我們人體造成的影響有做很詳盡的說明,是一本對於健康十分有幫助的工具書。以下是我閱讀後的心得,我將分為上、下篇兩個
Thumbnail
酵素在腸道消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年齡增長,體內酵素卻反而是減少,消化力降低,吸收也會不好。身在都市該如何補充消化酵素呢? 消化酵素對人體的重要性。 大環境的生產消費模式,造成很多人飲食上的單一化,缺乏大量大自然維生素礦物質及酵素,吃的都像是死的食物(沒有酵素、沒有乙太能量),造成身體負擔。高
Thumbnail
酵素在腸道消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年齡增長,體內酵素卻反而是減少,消化力降低,吸收也會不好。身在都市該如何補充消化酵素呢? 消化酵素對人體的重要性。 大環境的生產消費模式,造成很多人飲食上的單一化,缺乏大量大自然維生素礦物質及酵素,吃的都像是死的食物(沒有酵素、沒有乙太能量),造成身體負擔。高
Thumbnail
《整腸聖經》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腸道知識,我想要怎麼照顧腸胃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心知肚明卻難以做到的事,因為我們人總是容易管不了自己的嘴。中醫學的觀點亦認為「藥食同源」,由此可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因此,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和廣告說的一樣 —「腸胃好,人不老」。
Thumbnail
《整腸聖經》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腸道知識,我想要怎麼照顧腸胃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心知肚明卻難以做到的事,因為我們人總是容易管不了自己的嘴。中醫學的觀點亦認為「藥食同源」,由此可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因此,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和廣告說的一樣 —「腸胃好,人不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