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分享|《整腸聖經》— 廣告台詞「腸胃好,人不老」是真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整腸聖經》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腸道知識,我想要怎麼照顧腸胃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心知肚明卻難以做到的事,因為我們人總是容易管不了自己的嘴。中醫學的觀點亦認為「藥食同源」,由此可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因此,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和廣告說的一樣 —「腸胃好,人不老」。
raw-image
腸道細菌有好有壞
  • 腸道好菌可以克制食慾、溶解皮下脂肪、穩定血糖,幫助控制體重。
  • 99%的腸道細菌都在「大腸」。
  • 人類之所以有飽足感或飢餓感都是因為腸道細菌存在的緣故。
  • 腸黏膜發炎時,身體容易在腹部推積脂肪。
  • 免疫系統與腸道菌群息息相關
raw-image
你有聽過糞便微生物移植嗎?

聽起有幾分驚悚!但卻相當有效的腸道治療,甚至可用於其他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把健康者的糞便透過導管注入病患體內,以重建病患體內的微生物群。

食物熱量表並不適用每個人

每個人腸道內的胖菌和瘦菌數量不同,胖菌讓人容易變胖,吸收較多卡路里,反之體內瘦菌較多的人攝取相同食物也不容易發胖,因此食物包裝上的熱量表並不代表每個人會吸收掉相同的熱量,即便吃下同等分的沙拉,所獲取的卡路里也不盡相同。

戒菸會讓人變胖嗎?

許多人戒菸後通常會變胖,有人自認為是因為協助戒菸時期吃了許多零食來阻止菸癮,然而並非全然,戒菸後變胖是因為腸道菌群改變!當身體停止尼古丁攝取後,大腸中的胖菌會增加約略兩倍,瘦菌受到排擠,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戒菸後變胖的原因,所以同時養好腸一邊戒菸,會對於體重控制更有效。

誰在偷偷控制我的大腦?

人類的腸又被稱為「第二顆大腦」,腸中的細菌會影響我們的對於食物的偏好,因為細菌會想盡辦法讓宿主吃下它需要的,然而,對細菌好的,不一定對人類是好的,不過,人類還是可以吃下較多有益身體的食物,進而改變腸道中的菌群,促成有益身體的循環。

腸道健康,人就快樂

人類是否感覺到快樂竟然和腸道健康有關?!因為血清素(又稱:快樂激素)有95%是在我們的腸道產生,而非大腦。同時腸道細菌可以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發展,決定我們如何處理壓力情緒,更甚影響人類行為。

文末還想分享一個延伸書中主題的影片,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病毒、細菌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思考,真心覺得這部影片很值得一看,絕對會開啟您對動物的另一個神奇眼界。

結論

以上是針對人體腸道的一些介紹,我從這本書中認識了更多腸道的知識,我想要怎麼照顧腸胃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心知肚明卻難以做到的事,因為我們人總是容易管不了自己的嘴(難道,我們的大腦被腸道細菌控制了嗎?!)。

前陣子剛從醫院出來的我深切有感平常照顧好自己的腸胃道健康真的很重要,平日我們就可以吃一些對腸道有益的食物,例如:山藥、秋葵、南瓜、優酪乳、發酵食品等,而那些刺激的食物(例如:炸物、燒烤)就要少吃,說的簡單,要做到可能得費上一番努力,然而,中醫學的觀點亦認為「藥食同源」,我想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和廣告說的一樣 —「腸胃好,人不老」(至少可以老的比較慢)。


繞了世界一圈,才發現不快樂的日子,來自於人和心不在同一個地方。—謎卡《路上慢慢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在一日珍貴的時光中,撥空閱讀我的文章。如果您喜歡我的創作,期望您幫我點擊小愛心及文章下方綠色拍手按鈕,或成為我的讚賞公民,鼓勵我持續創作。我將於方格子持續發布新文章,也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我們廚房的那些小事》及《簡單又美好的生活練習》。祝福您日日好日,事事順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ly Chen 的沙龍
225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Lily Che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Hi,大家好!我是Lily。很開心每年的年底有個和大家問候的機會。 「何其有幸」今年是第三年發行公益月曆了。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已平安地度過骨髓移植後的第三年,我是一位因罕見疾病而移植的病友。 感謝這一路我所遇見的人,感謝我之所以能夠重生,是因為有了社會及許多人的幫助。
Thumbnail
2024/12/01
Hi,大家好!我是Lily。很開心每年的年底有個和大家問候的機會。 「何其有幸」今年是第三年發行公益月曆了。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已平安地度過骨髓移植後的第三年,我是一位因罕見疾病而移植的病友。 感謝這一路我所遇見的人,感謝我之所以能夠重生,是因為有了社會及許多人的幫助。
Thumbnail
2023/12/11
我覺得像「花」這麼美好的事物,天天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然而我們只要願意去發現、去感受那份幸福,其實,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就很幸福了!回想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花花草草?!我覺得應該是從生病後吧!因為會想,如果有一天死掉的話,就看不見了!
Thumbnail
2023/12/11
我覺得像「花」這麼美好的事物,天天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然而我們只要願意去發現、去感受那份幸福,其實,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就很幸福了!回想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花花草草?!我覺得應該是從生病後吧!因為會想,如果有一天死掉的話,就看不見了!
Thumbnail
2023/09/02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Thumbnail
2023/09/02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第一位集心理、營養和烹飪於一身的 營養精神醫學專家著作! ●食物會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我們的大腦。 當食物由微生物群系分解為發酵且能消化的物質後,其成分會直接影響我們討論過的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而這些物質會進入大腦,影響我們的思考和感受。 食物分解後的成分,也可以
Thumbnail
★全球第一位集心理、營養和烹飪於一身的 營養精神醫學專家著作! ●食物會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我們的大腦。 當食物由微生物群系分解為發酵且能消化的物質後,其成分會直接影響我們討論過的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而這些物質會進入大腦,影響我們的思考和感受。 食物分解後的成分,也可以
Thumbnail
目前預防醫學的顯學:腸腦軸是什麼? 為什麼它能影響大腦、情緒、免疫系統、甚至肌肉量?
Thumbnail
目前預防醫學的顯學:腸腦軸是什麼? 為什麼它能影響大腦、情緒、免疫系統、甚至肌肉量?
Thumbnail
★健康的腸道一天可以撲滅五千個癌細胞。 糖尿病、過敏性鼻炎、癌症、大腦發育,都和腸道有關。 ●九成腸內菌,出生後就不會改變 根據最新研究,人體約九成腸內細菌無法靠培養所得,這些細菌幾乎都是我們身邊十分普遍的土壤菌。 也就是說人自從呱呱落地後,腸內細菌便未曾改變。 我們常聽到「改善腸內環境」與「腸內細
Thumbnail
★健康的腸道一天可以撲滅五千個癌細胞。 糖尿病、過敏性鼻炎、癌症、大腦發育,都和腸道有關。 ●九成腸內菌,出生後就不會改變 根據最新研究,人體約九成腸內細菌無法靠培養所得,這些細菌幾乎都是我們身邊十分普遍的土壤菌。 也就是說人自從呱呱落地後,腸內細菌便未曾改變。 我們常聽到「改善腸內環境」與「腸內細
Thumbnail
基於近期對於食物與營養的研究,看到了不少很棒的書、影片及概念,想簡單的做整理,但因為議題牽涉的很廣,跟醫學、生物學、營養學等專業知識都有點關係,所以要是在細節上的理解有錯誤,務必要指正我,但整體而言我想表達的,是萬物都是「一體」。 食物對於身體的影響——你幾乎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做實驗,如果要追求更卓越
Thumbnail
基於近期對於食物與營養的研究,看到了不少很棒的書、影片及概念,想簡單的做整理,但因為議題牽涉的很廣,跟醫學、生物學、營養學等專業知識都有點關係,所以要是在細節上的理解有錯誤,務必要指正我,但整體而言我想表達的,是萬物都是「一體」。 食物對於身體的影響——你幾乎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做實驗,如果要追求更卓越
Thumbnail
目錄 :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酵素的好處 各種酵素的功能 根據董氏基金會發表一項調查,全台15-59歲青壯年平均腸年齡為47.9歲,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顯示現代人腸道超齡!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Edward Howell博士曾經說過” 酵素” 是人類
Thumbnail
目錄 :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酵素的好處 各種酵素的功能 根據董氏基金會發表一項調查,全台15-59歲青壯年平均腸年齡為47.9歲,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顯示現代人腸道超齡! 腸道年齡自我檢測 維持腸道運作的關鍵密碼 Edward Howell博士曾經說過” 酵素” 是人類
Thumbnail
當我們還是原始人的時候,這些益生菌就早已陪伴我們很久,我們吃什麼,益生菌就會跟著吃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就算經過200萬年的演化,現在所謂的腸道好菌、腸道益生菌,還是一樣喜歡吃膳食纖維(來自蔬果、硬殼稻米)、Omega-3(來自海鮮)、植化素(來自不同顏色蔬果)、還有多喝水。
Thumbnail
當我們還是原始人的時候,這些益生菌就早已陪伴我們很久,我們吃什麼,益生菌就會跟著吃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就算經過200萬年的演化,現在所謂的腸道好菌、腸道益生菌,還是一樣喜歡吃膳食纖維(來自蔬果、硬殼稻米)、Omega-3(來自海鮮)、植化素(來自不同顏色蔬果)、還有多喝水。
Thumbnail
腦袋是個很好用的東西、請善用好嗎?這句話你曾聽過嗎? 大腦 ➡️ 掌管所有思考和行為,沒錯吧!? 那你知道腸菌道也是很好用的東西嗎? 腸胃道 ➡消化代謝所有吃進去的食物
Thumbnail
腦袋是個很好用的東西、請善用好嗎?這句話你曾聽過嗎? 大腦 ➡️ 掌管所有思考和行為,沒錯吧!? 那你知道腸菌道也是很好用的東西嗎? 腸胃道 ➡消化代謝所有吃進去的食物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子會對人體免疫力產生影響,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謝明哲指出,環境因素、飲食不均衡、抽菸、喝酒、睡眠不足、壓力等都會對我們的抵抗力造成負面影響。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子會對人體免疫力產生影響,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謝明哲指出,環境因素、飲食不均衡、抽菸、喝酒、睡眠不足、壓力等都會對我們的抵抗力造成負面影響。
Thumbnail
《整腸聖經》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腸道知識,我想要怎麼照顧腸胃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心知肚明卻難以做到的事,因為我們人總是容易管不了自己的嘴。中醫學的觀點亦認為「藥食同源」,由此可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因此,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和廣告說的一樣 —「腸胃好,人不老」。
Thumbnail
《整腸聖經》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腸道知識,我想要怎麼照顧腸胃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心知肚明卻難以做到的事,因為我們人總是容易管不了自己的嘴。中醫學的觀點亦認為「藥食同源」,由此可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因此,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和廣告說的一樣 —「腸胃好,人不老」。
Thumbnail
腸內益生菌和壞菌的平衡,關係到我們全身的健康,左右平衡的就是飲食、壓力和睡眠的情形了。平常,肉吃比較多,菜吃得比較少,就不利益生菌衡的生存,影響平衡。
Thumbnail
腸內益生菌和壞菌的平衡,關係到我們全身的健康,左右平衡的就是飲食、壓力和睡眠的情形了。平常,肉吃比較多,菜吃得比較少,就不利益生菌衡的生存,影響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