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情緒應對孩子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晚 9 點打烊上樓,新進人員才正開始打烊、收拾玩具。
老闆表示,因為他還想多玩五分鐘,因此他承諾自己會把玩具都收拾好,不用分工合作加上睡前閱讀的書由阿爸決定。
接著我和老闆各自做著各自的事。
新進人員開始一邊慢吞吞地收拾一邊裝模作樣哀嚎著:「太多了」。大概 10 分鐘過去,他把全部的樂高收拾好後,情緒整個大爆發!!
新進人員開始大哭,從耍賴的哭轉變成難過的哭,到最後是生氣的哭!又是踱步又是尖叫搭配在地上翻滾。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老闆:「寶貝!剛剛是你自己承諾要自己把玩具收拾完的嗎?」
新:「對~~」
老闆:「那請你把剩下的收好囉!我在旁邊做自己的事」(感覺老闆的情緒狀態是很穩定)
新進人員持續在地上翻滾哭鬧。
我:「冷靜一下,阿爸就件事想跟你討論」新進人員冷靜下來
「因為是你自己承諾用一個人收全部玩具交換多玩五分鐘,阿爸知道你是個負責任的人,除了分工合作收玩具之外,有什麼是我和媽媽可以幫你的嗎?」
新進人員開始哭鬧。
我:「那我和媽媽在旁邊做我們自己的事,等你把玩具收好,我們才來閱讀」
新:「好~」但是一樣哭鬧尖叫。
沒多久,老闆去曬衣服,新進人員依舊哭鬧尖叫。
我:「阿爸抱」新進人員哭著從地板蹭過來。
我抱著他,說:「你不想收玩具啊?」
新:「太多了!!收不完」開始難過的哭。
我:「我們冷靜一下,阿爸有件事想跟你聊聊」
我拉著他的手摸著他的胸口:「冷靜了嗎?有發現什麼在動嗎?」
新:「阿爸說」
我:「你現在摸到的有在動的,這是心跳吧,在有情緒的時候心跳會跳好快,我們現在冷靜了,你有覺得跳比較慢了嗎?」拉著他的手放在我胸口:「有感覺到阿爸的心跳嗎?」新:「有」
我:「剛剛阿爸去打烊時,你想多玩五分鐘啊?」
新:「對」
我:「那這五分鐘,你玩了什麼呢?」
新:「樂高」
我:「這五分鐘玩得開心嗎?」
新:「開心」
我:「真的啊!!你剛剛雖然一邊哭鬧但還是完成了你承諾的一半了把樂高都收拾好了,只剩下木頭火車軌道。阿爸也很開心,而且阿爸覺得你好有責任感!」
新:「(持續冷靜)」
我:「現在試著去把橘色的桶子拉開,然後一個一個的火車軌道放進去吧」
於是新進人員又哭了但也行動了!!一邊哭一邊尖叫一邊把剩下的收拾完,且很堅持固定的擺放位置…..
就這樣 30 分鐘的哭鬧尖叫結束了,新進人員破涕為笑。
老闆:「爸爸媽媽知道你是有責任感的人,雖然你在哭鬧尖叫有點吵;但,你還是把你承諾的事情做完了!媽媽很開心」
新進人員替自己拍拍手,然後開始睡前閱讀。
#2y11m生活日常 #別怕孩子哭鬧尖叫 #大人千萬別用情緒應對孩子的情緒 #不然容易兩敗俱傷大家都累 #雖然面對情緒時間要比較久但總比未來有情緒障礙來得好
avatar-img
7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弓長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好不好啊?」 某個星性不自覺流露出的習慣「我們去洗手,好不好啊?」「我們 _____,好不好啊?」 這樣的「…好不好啊?」聽起來如何?好像蠻客氣蠻有禮貌的!是吧?是嗎?
某天下午過去客廳,客廳與廚房間門被新進人員關上,他自己打不開,剛好正在求救。 我打開後,蹲著視線平行問了新進人員:「是誰把門關起來的呢?」   新:「因為這裡是火車鐵路,火車的門要關起來」
在諮詢的過程中,一直都是提供生活化的建議與改善方式。因為不相信有改運這回事,需有意識的思考才有辦法突破我們自身的慣性。 有星性善於察言觀色;但,不經意會帶著評價。就蠻建議這樣的朋友多觀察生活中的大小
在工作中蠻常聽到父母問:「不少長輩朋友都說嬰幼兒或小孩子晚上不可以出門,因為這樣嬰幼兒會受到驚嚇,然後晚上不好帶較容易哭鬧?這是真的嗎?」 對於未知一直以來都是抱持的敬畏的心,因此是否有無形的力量...
是溝通?還是說服? 關於溝通,是對方真的沒辦法溝通?還是我們說服不了對方? 溝通究竟是溝通還是說服?這是首要釐清的問題。 因為「溝通」這兩個字被很多人誤會太久了。
老闆洗完澡上來後,我跟老闆說:「有件事想跟你說,剛剛你在浴室面對新進人員聲嘶力竭地哭鬧,處理得很好耶!尤其是我開門的那瞬間感覺不到你有負面的情緒!!進步很多!!很棒!!繼續努力吧!!」
「….好不好啊?」 某個星性不自覺流露出的習慣「我們去洗手,好不好啊?」「我們 _____,好不好啊?」 這樣的「…好不好啊?」聽起來如何?好像蠻客氣蠻有禮貌的!是吧?是嗎?
某天下午過去客廳,客廳與廚房間門被新進人員關上,他自己打不開,剛好正在求救。 我打開後,蹲著視線平行問了新進人員:「是誰把門關起來的呢?」   新:「因為這裡是火車鐵路,火車的門要關起來」
在諮詢的過程中,一直都是提供生活化的建議與改善方式。因為不相信有改運這回事,需有意識的思考才有辦法突破我們自身的慣性。 有星性善於察言觀色;但,不經意會帶著評價。就蠻建議這樣的朋友多觀察生活中的大小
在工作中蠻常聽到父母問:「不少長輩朋友都說嬰幼兒或小孩子晚上不可以出門,因為這樣嬰幼兒會受到驚嚇,然後晚上不好帶較容易哭鬧?這是真的嗎?」 對於未知一直以來都是抱持的敬畏的心,因此是否有無形的力量...
是溝通?還是說服? 關於溝通,是對方真的沒辦法溝通?還是我們說服不了對方? 溝通究竟是溝通還是說服?這是首要釐清的問題。 因為「溝通」這兩個字被很多人誤會太久了。
老闆洗完澡上來後,我跟老闆說:「有件事想跟你說,剛剛你在浴室面對新進人員聲嘶力竭地哭鬧,處理得很好耶!尤其是我開門的那瞬間感覺不到你有負面的情緒!!進步很多!!很棒!!繼續努力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7月16日和孩子們談完,我發現,他很難溝通,無法討論,我的計劃中還是留有要和他協議和約定的部份,實在很不實際,我也在想,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做事,而且很難「完全」改變、整個轉180度,總要拖拖拖,試試試,拖到天荒地老,發生事情了,才會將我打醒。   所以改變原來的計劃,先搬出新店的家,不再管那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兒童節、清明連假的最後一天〈星期日〉下午,也是館員最忙碌的時間,人潮像海浪一般,沒約好但卻會同時拍打著櫃檯,又一波波散去。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在整理小孩弄散一地的玩具時,忽然呼吸變得急促、鼻頭一酸……不行!我快哭出來了!!就在我發現自己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時,忽然好想哭。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嘛,每天重複一樣的動作、每天只穿T-shirt牛仔褲毫無打扮、每天都想著人生好累好想去死。可是這種念頭不能跟朋友講,只是把負能量傳播出去而已,別人不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7月16日和孩子們談完,我發現,他很難溝通,無法討論,我的計劃中還是留有要和他協議和約定的部份,實在很不實際,我也在想,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做事,而且很難「完全」改變、整個轉180度,總要拖拖拖,試試試,拖到天荒地老,發生事情了,才會將我打醒。   所以改變原來的計劃,先搬出新店的家,不再管那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兒童節、清明連假的最後一天〈星期日〉下午,也是館員最忙碌的時間,人潮像海浪一般,沒約好但卻會同時拍打著櫃檯,又一波波散去。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在整理小孩弄散一地的玩具時,忽然呼吸變得急促、鼻頭一酸……不行!我快哭出來了!!就在我發現自己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時,忽然好想哭。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嘛,每天重複一樣的動作、每天只穿T-shirt牛仔褲毫無打扮、每天都想著人生好累好想去死。可是這種念頭不能跟朋友講,只是把負能量傳播出去而已,別人不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