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18勞工影展》前導與介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換民主進公司,勞工的自由之聲

台灣的勞工影展從2016年開始已經進入第3個年頭,對於雖然在自由民主下的政治體系結構,人民雖然認為國家民主的基本價值,但在台灣公司的壓榨與老闆和職員的不對等性,卻普遍停留在人民不懂;政府不做的階段。「勞工影展」希望透過影像紀錄的形式,用不同觀點讓觀眾可以看見當代勞動者的現況和困境、生活等,進一步去理解和提出提出改善勞工狀況的方式,試著用自我可及的方法去發聲、和行動改變這長久存於台灣的資方霸權。當我們的社會擁有自由、民主與人權,為何在公司文化上卻還停留在上司對下屬的封建思考和權位階級?如果這樣的制度讓人痛苦,那改善勞工環境也許才是一間公司能長久經營的道路。

台灣勞動時數之高僅次於日韓兩國,甚至長期不管如何改朝換代與政策政務,台灣勞工的處境似乎無變,依舊是超時低薪。許多亞洲國家也面臨同等的問題,如韓國的「全拋世代」買房娶妻交朋友已被工作時數完全取代,但卻無法換取對等的報酬;日本無法付出房租流連於網咖生活為家,甚至不少人因為工作壓力罹患憂鬱症,霸凌與性別歧視等,這些不分地區國家的勞工都面臨勞動不對等,與時代下資本主義市場的職場霸權和無人可以管的勞法漏洞等危害。

raw-image

而從過去幾年台灣「勞工影展」開始以紀錄片和劇情片等模式,放送各方國度的勞工影像與現狀,從「青貧」到「過勞」等,於今「換民主進公司」的主題,除了以勞工面向來看,也更擴大於:移工處境和生活、獨自創業的苦痛、和無業人民狀況等多方探討議題,加深關於關注為何公司那不對等的職場文化,與一個政策的錯誤,而導致各式各樣勞動市場的困境。而這不只是勞工受到影響,連帶許多創業老闆也深深受到政策擺布。

這次勞工影展的面相,深入於「企業經營」,如何在人力與資源中妥善調度,創造最大價值,是考驗著經營者是否能有邏輯與知識面臨各種考驗。在爭取公司最大利潤下,往往許多公司決策者忘記日新月異汰舊換新的科技之外,員工才是能最靈活也更能有效替公司賺取利潤的利器。而一個企業文化與制度和勞工權益的損益是有相當程度的直接關係,故探討公司文化更可以知道本質上一些看不見的矛盾點,甚至進而發現政府政策的弊端。

raw-image

這次由SOSreader與勞工影展的展前特別放映,播放兩部短片《二十分》和《高山上的茶園》,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高山上的茶園》是一部以台灣高山上的茶園中逃逸外勞工寮中發生一啟死亡案件,死者的錢財不翼而飛,而讓移工們相互猜測誰偷取錢財,而這部劇情也點出台灣外勞移工在工作上的辛酸與想家的心境,甚至在乏人問津的死去下雇主的冷漠;同事第一時間對於錢財的瓜分和私慾等,讓人心酸且心寒。

《二十分》是一部簡短的紀錄電影,為台藝大學生所拍攝台灣少見關於保麗龍處理的環保和工廠議題。位於桃園中壢的保麗龍處理工廠是台灣唯一間可以回收保麗龍在利用的環保工廠,韓國華僑高月清在台灣以這個理念打拼,而自己創業對於這種保麗龍產業回收減少垃圾堆置雖說是美事一件,但處理保麗龍再利用的機器必須每20分鐘就得處理1次。讓高老闆陷入20分鐘的循環,在有異味與睡眠不足的情況下繼續嘗試自己這保麗龍回收再利用的工廠實踐。

raw-image

這議題是相當有關台灣的環保議題,但卻先少被提起。並且也沒有人嘗試做過保麗龍回收再利用相關的處理,但沒想到有了第一起卻乏人問津,甚至許多人還保有過去保麗龍無法再利用的觀念。電影裡面除了講述保麗龍的收集和再次利用的過程,更多時間在描述關於高老闆的生活與理念,甚至遠在中國的老婆孩子。20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當你被這循環制約之時,你是否會為了事業自主犧牲生活?這是在從員工變老打創業時值得探討的一環。

《2018勞工影展》將在10月底於「光點華山電影管」和「國家電影中心」開啟為期9天的影展內容,不只看見台灣亞洲的觀點,更有世界諸國的勞工狀況給予觀影者參考和了解。換民主進公司,不管是改善職場環境或解決社會問題,甚至是拋棄原有的企業模式形成不同型態的公司文化,但對於這勞資不對等和新的一代對於舊有制度的懷疑,不能否認的是我們都在試著找出那勞動的最佳模式。

raw-image

2018勞工影展 - Taiwan International Labor Film Festival

  • ​10.20(六) – 10.21(日) 光點華山電影館
  • 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1914文創園區-中六館)
  • 10.22(一) – 10.28(日) 國家電影中心
  • 臺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

2018勞工影展 - 獎品活動

  • 看一場電影:持入場票於活動酷卡於上蓋章,並現場於 FB 或 Instagram 打卡公開分享,即可兌換每日限量紀念品。
  • 看三場電影:於活動酷卡填寫觀影心得、留下基本聯絡資料,即可參加勞工影展周邊紀念品抽獎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708會員
875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最近聽的節目提到: 「有些人認爲花錢請非裔人士拍影片表演祝壽是一種剝削,因為他們真正分到的收益很少,但是可能沒有想過如果沒有這份收入,他們有可能什麼都沒有。」 每一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 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來說,因為台灣人的服從性跟韌性可以配合加班文化,才能造就晶圓代工盛世…
Thumbnail
最近聽的節目提到: 「有些人認爲花錢請非裔人士拍影片表演祝壽是一種剝削,因為他們真正分到的收益很少,但是可能沒有想過如果沒有這份收入,他們有可能什麼都沒有。」 每一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 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來說,因為台灣人的服從性跟韌性可以配合加班文化,才能造就晶圓代工盛世…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沒有在業界看過一堆狗屁倒灶事,知道中國怎麼造假度日的,在台灣尤其是接收統派資訊者,真的會相信台灣光電半導體各種技術落後世界,韓國三星優於台積電,中國即將超英趕美登上頂峰,各種你見過的奇形怪狀言論都有。筆者自己後來在學校看到更多,原因也是在統派小眾傳播圈,這類假訊息散播的極快。
Thumbnail
沒有在業界看過一堆狗屁倒灶事,知道中國怎麼造假度日的,在台灣尤其是接收統派資訊者,真的會相信台灣光電半導體各種技術落後世界,韓國三星優於台積電,中國即將超英趕美登上頂峰,各種你見過的奇形怪狀言論都有。筆者自己後來在學校看到更多,原因也是在統派小眾傳播圈,這類假訊息散播的極快。
Thumbnail
人家就是不想吃你這套3班8小時制度,薪水給多三成也不要,那我們該怎麼辦?確實部分工廠做得下去,但也不是每一間都可以,到頭來這種文化成本,該付的都得付。 結果就是,這幾年開始有人驚覺,會不會全世界只有中國,可以做到無限制壓搾勞工、轉嫁汙染到環境、還具有一定教育水準、有錢就願意當奴工?
Thumbnail
人家就是不想吃你這套3班8小時制度,薪水給多三成也不要,那我們該怎麼辦?確實部分工廠做得下去,但也不是每一間都可以,到頭來這種文化成本,該付的都得付。 結果就是,這幾年開始有人驚覺,會不會全世界只有中國,可以做到無限制壓搾勞工、轉嫁汙染到環境、還具有一定教育水準、有錢就願意當奴工?
Thumbnail
本所許健鈴律師主持【歡迎搭乘,喜麗詩號】,臺灣去年的年總工時是2021小時,在40個國家當中,排名第4。為什麼臺灣人的工時可以這麼長?難道是因為許多勞工都是採責任制嗎?本集節目將探討與責任制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本所許健鈴律師主持【歡迎搭乘,喜麗詩號】,臺灣去年的年總工時是2021小時,在40個國家當中,排名第4。為什麼臺灣人的工時可以這麼長?難道是因為許多勞工都是採責任制嗎?本集節目將探討與責任制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今天很認真得看完韓國片『寄生上流』,突然覺得在亞洲的工薪狀況似乎挺雷同的,同樣的內容搬到大陸、台灣、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應該算完全無違和感。放眼大亞洲地區,現實生活環境下總讓人在授薪族覺得氣餒,無論怎樣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養房⋯,工作上的責任和銀行的貸款⋯都像滾雪球般不斷地增漲,然而薪資卻越來
Thumbnail
今天很認真得看完韓國片『寄生上流』,突然覺得在亞洲的工薪狀況似乎挺雷同的,同樣的內容搬到大陸、台灣、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應該算完全無違和感。放眼大亞洲地區,現實生活環境下總讓人在授薪族覺得氣餒,無論怎樣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養房⋯,工作上的責任和銀行的貸款⋯都像滾雪球般不斷地增漲,然而薪資卻越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