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心』理學不順眼:談我的道家心理學研究之路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接觸到“心理學”這個名詞起始,一直覺得這三個字很不順眼,翻開短短心理學進入“科學研究”的歷史,心理學正式成為一門學問咸認為是從德國心理學家Wundt開始的;而後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後現代等各大流派興起,各種學說至今方興未艾;但弔詭的是心理學研究者至今無法定義什麼是心?
現代心理學之父-William James
這位大鬍子可有名了,他號稱是美國本土第一位心理學家,他寫的教科書《心理學原理》在1890年出版,至今仍然奉為經典,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的。
大腦是心理運作唯一直接的生理條件,這個論點已經很流行了,我就不用再多說什麼了⋯⋯本書多少就是在證明這個假設正確無誤。
可以看得出來James認為心理活動跟腦的直接關係;而後不管是後來的認知神經心理學家認為心理經驗是大腦神經放電的結果、剛過世的AI先驅Marvin Minsky也認為「心是大腦弄出來的」。
而幾年前邊想著這個奇怪的現象邊觀看某位醫生朋友念著希波克拉底誓詞(Hippocratic Oath)的場合,突然想到Google一下這位不是很熟且已經超過2500多歲的古希臘醫師有沒有什麼好發議論;然後我就看到他有一個說法 :
《論神疾》人們應該要知道我們的喜樂笑鬧哀痛悲淚,都是從腦部來的,也只是從腦部來的。

乖乖你個攏叮咚~!原來跟這傢伙也有關係啊!而且他還強調「也只是」從腦部來。恩⋯⋯真是個千年老妖啊!
在學術界,我們幾乎可以這樣說:

「心理運作機制的研究=大腦活動的研究」

但,真的只是這樣嗎?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學者不這樣認為,把「心」作為獨立標地的研究還是不在少數;甚至也可以說,因為有這些研究者,不甘於把「心」僅能成為大腦功能的附庸,現代的輔導/諮商心理學才能有話語權與孕育的空間。

誰來告訴我們面臨情人劈腿,有人告訴自己:是假的!是我眼睛業障重而有人憤而分屍;以及聽到柯P說:垃圾不分藍綠!而我們開懷大笑的大腦放電歷程?
總而言之,在主流心理學的研究,我們尚無法完全窺知「心」的運作歷程;而有趣的是,對於非心理學研究者而言的普羅大眾,大家更在乎的是如何處理、安頓紛亂的心緒,以及如何整合內外在的主觀/客觀經驗,以達到生活的突破與圓滿;也喜好各類的「心靈」成長書籍,而不是「腦袋」成長與經營。

那.....是什麼掌握了人們的思考歷程⋯甚至生命?
自古以來東西方就有無頭人的各種傳說,據說在古羅馬時代有一種名為Blemmyes的無頭人,如下圖:
Blemmyes
明朝有一位進士徐應秋在他的筆記《談薈》中也記載了一段無頭活人的故事,而據傳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也曾遇到無頭人感嘆佛法因果造化之難測;近代一位神經學教授John Lorber也發現一位智商高達126的學生,其頭內部主要是腦脊髓液,腦組織只有大概1mm,他形容似乎有一個「看不見的大腦」在協助人們思考、適應生活。
著名的裂腦實驗學家Roger Sperry認為在人的內在有種特殊的、獨立存在的something,操縱人腦和人的行為,在人們肉體及大腦死亡之後,它仍然可以生存不滅。有時候都覺得這些諾貝爾獎得主得了獎就會亂說話,也幫忙找一下那個something是啥啊?XD
搞來搞去,還是弄不懂到底什麼掌握著人們的心理運作歷程?甚至可以影響生命的延續與開展。
中國古代的道家早就詮釋了這個問題,人只有肉體本身並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人,道家開展了關於元神、識神等廣闊無邊超越一般人想像的學說與論點。
1928年,漢學家衛禮賢寄給了榮格一本《太乙金華宗旨》的德文譯本。榮格加了評述而成《金花的秘密》一書,大大影響了榮格思考人作為個體的思考歷程以及與世界的深層連結,這樣的交會是動人的,道家思想堂而皇之的進入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也幸得榮格對於真實知識的渴求,才讓道家與心理學迸出火花。我好難想像一個科學嚴謹訓練的醫生願意為這樣的一部道經做評述,還引以開展其心理學研究的重要依據,而榮格在衛禮賢逝世後說了一段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話。


Carl Jung
榮格說:如果我們都停留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那麼他作為漢學家、我作為醫生恐怕永遠也不會接觸⋯⋯這是我一生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
榮格也很謙遜地說:「東方所能給予我們在心理學研究上的僅僅是一種幫助,具體工作還必須由我們來做。」他深深的認知到心理學與文化的深層連結:「東方的精神產生於黃土地,我們的精神也只能產生於並且應該產生於我們自己的土地。」在心理學研究上,我認為榮格點出心理學不能僅止於討論身心一元/二元等的問題,應該要雄心萬丈的從源頭去攫取那意識之流;身而為人不能僅在局部的功能上做文章,要宏觀地看待人類發展以來的脈絡,真實的理解人類在當下面對的挑戰。
曾經自我反省為何聽了許多課、看了許多書、談論了許多可能,總是在面對「心」的時候敗下仗來;我們經常前一秒告訴自己要微笑以對孩子的問題,下一秒怨恨職場同事是否還是人?我們經常委身於各種的自我矛盾與含糊帶過間,然後希望場上的專家或老師可以成為照亮我們的明燈。
道家的道不接受任何的複製貼上與重製,你只能碰頭碰臉去問、去闖、去思考體會,沒有捷徑無從依賴。
時至今日,人們依舊對於心理運作的機制莫衷一是,而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更面臨失根的茫然無措,迷惘在知識(抑或是現稱訊息)之海、反覆於自我的滿足與空虛之間;心理學一方面越發強調自我的反思與覺察;但我們卻無能尋回那一面反躬自省的明鏡。人們忘卻了與生俱來自我撐持至今的本來面目,焦慮憂鬱成了眾生臉譜、委屈壓抑是為職場必經;接受了社會的矛盾與無奈為常態、放棄了人生的自我主宰而不願卓越甘於平凡;在教堂尋找神之所在、神壇寺廟依託人世悲歡;個人無根以立身、國家無舵以前行。
在研究所就讀之初,我在工作與學業一片混沌中感到痛苦與無力,既無法自立,更遑論真實的助人;我曾經以為遁入典籍與宗教可以有一些轉念與思考,卻被道家思想打得體無完膚,因此,才興起將道家思想與心理學放在一起攪一攪,或許可以治一治自己的懶散與未能真實成長的依賴。我並不是說能寫一些文章代表做得多好,但覺得有個起點總是好的,我一直很喜歡德國哲學家雅思培說的:
「直至今日,人類一直靠軸樞時期所產生、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到這一時期,並被它重燃火焰」。
道家是我們軸樞時期重要的思想產物,它在歷史上被過濾成道教(儀軌、符籙),而今,除了哲學鮮少有人討論真正的道家思想與生活的關係。




    avatar-img
    6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君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庸筆下有無數膾炙人口的角色,其中「無名老僧」在《天龍八部》的出場不可謂不奇。本文從助人工作者的觀點闡述「無名老僧」何以是自己心目中助人工作的典範。,
    金庸筆下有無數膾炙人口的角色,其中「無名老僧」在《天龍八部》的出場不可謂不奇。本文從助人工作者的觀點闡述「無名老僧」何以是自己心目中助人工作的典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 在本章中,我們將介紹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心理學的起源、發展和主要分支,以及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通過了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讀者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後續章節中的內容。 心理學的起源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哲學家開始探討人類思想和行為背後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學科,它涉及到我們思考、感受、行為的種種。透過心理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運作,探索思想和情感的本質,並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和影響。 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和醫學的發展。古希臘哲學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 在本章中,我們將介紹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心理學的起源、發展和主要分支,以及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通過了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讀者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後續章節中的內容。 心理學的起源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哲學家開始探討人類思想和行為背後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學科,它涉及到我們思考、感受、行為的種種。透過心理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運作,探索思想和情感的本質,並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和影響。 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和醫學的發展。古希臘哲學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