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同志議題納入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綱」的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寫作時間應該在2008~2010年之間。某天,在醫院看報紙打發時間,讀到相關新聞及讀者投書,非常激動,順手拿起廣告單寫下自己的感想,沒想到多年以後,同志議題納入性別平等教育,竟然成為民眾的爭議熱點,真是不可思議!


教育部擬在100學年度將同志議題納入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綱,引發一部分家長和反對人士的恐慌。反對人士認為,只要加強輔導那些對自己性傾向有疑慮的學生即可,沒有必要讓以外的人去接觸同志議題。


我認為反對人士上述的主張根本不是什麼替代方案,不過就是名正言順去維持現況而已,繼續讓那些對自身性傾向有疑問的人,自行尋助導師或輔導室,並且坐視這些人被其他同學歧視,同時,也縱容那些從不懷疑自身性傾向的人,按照自己既有的知識與個人喜好,自行決定,我要友善對待,還是排斥那些確定或可能是同性戀的人。


回想過去,我的國中導師,單憑傳聞,竟然在還沒有求證的情況之下,就誣指我和一位好友是一對女同志情侶,差點害我們被全班同學排擠,而且也讓我面臨被好友質問性傾向,以及失去友誼的危險。


「讓那些懷疑自己性傾向的學生進輔導室,就能解決對方的性傾向問題」這種想法實在過於天真!因為常常會出現以下的情況,那就是:輔導老師安撫前來求助的同學,希望同學不要太早為自己的性傾向下結論,有的甚至以「假同性戀」及「同性情愫」之類的名詞寬慰學生,可是學生一離開輔導室,回到課堂,卻發現這樣的說法,其他同學及老師未必領情,而且原先的猜忌與歧視仍然存在,自己的處境完全沒變,還可能越來越糟。


任憑那些從不懷疑自身性傾向的人,按既有的知識及個人喜好,決定友善對待或是歧視遠離同志。這種作法好比是把他們學習「如何與同志相處」所付的代價,完全轉嫁給同性戀,還有那些懷疑自己是同性戀的人去承擔!也就是說:那些從不為自身性傾向問題困擾的人,當他們從摸索、不斷犯錯的過程,逐漸領悟該如何與同志相處的時候,同性戀,還有那些懷疑自己是同性戀的人老早就忍受他們的冒犯言行一段時間了!


那些反對人士似乎認為,將同志議題納入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綱,然後聽任老師在課堂上教授或與學生討論同志議題,將會為學校及社會製造混亂。他們可曾想過自己過去引以為常的平靜,其實是建立在他人的沉默、吞忍以及痛苦之上?明明社會不是只有異性戀者存在,可是長久以來,一堆人只關心異性戀者的處境,只會問:「如果你/妳有同性戀朋友、同學,妳/妳該如何自處?」而不問:「我如果不是異性戀,我如果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異性戀,我該怎麼辦呢?」更別說是反省自己,設身處地為他/他們設想!


同志議題如果沒有充分進入教育體制,同志族群在求學過程被歧視、被傷害的命運,難以避免,而那些不確定自身性傾向的學生,在內心答案明朗之前,他們的處境就像那些一開始就清楚自己是同志的人一樣。至於,那些一開始就明確知道自己是異性戀、從來沒有性傾向疑問的人,如果要了解同性戀,並且學會如何與人家相處,很難不經歷犯錯、傷害別人的過程。與其這樣,何不透過教育,省去上述的後果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7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0/08/05
2016年到2019年之間,作為路人甲或參加者,我拍了幾張照片,雖然無法忠實呈現當時的原貌,也不可能沒有任何我個人主觀的喜好厭惡摻雜其中,但是想為自己的活動與當時的遊行做個紀念。現在,拿出來,實在是想告訴大家「同志大遊行」並不是只有當初反同婚、反同團體及個別人士呈現的那樣──詭異、奇怪,也有平凡…
Thumbnail
2020/08/05
2016年到2019年之間,作為路人甲或參加者,我拍了幾張照片,雖然無法忠實呈現當時的原貌,也不可能沒有任何我個人主觀的喜好厭惡摻雜其中,但是想為自己的活動與當時的遊行做個紀念。現在,拿出來,實在是想告訴大家「同志大遊行」並不是只有當初反同婚、反同團體及個別人士呈現的那樣──詭異、奇怪,也有平凡…
Thumbnail
2020/05/05
台灣安親班的狹隘空間、偏向靜態的「教養方式」,以及女性教師佔大多數的情況,對男童較為不利……
2020/05/05
台灣安親班的狹隘空間、偏向靜態的「教養方式」,以及女性教師佔大多數的情況,對男童較為不利……
2020/04/19
清末民初,一些中國女性是「自由戀愛」運動的受害者,也是「基督教一夫一妻」與「傳統一夫多妻」兩種價值觀與制度衝突下的受害者……
Thumbnail
2020/04/19
清末民初,一些中國女性是「自由戀愛」運動的受害者,也是「基督教一夫一妻」與「傳統一夫多妻」兩種價值觀與制度衝突下的受害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
Thumbnail
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
Thumbnail
這些不管是不是媽媽?有沒有結婚?在發現冋性情慾的年齡層什麼都有,我碰到的有30多歲,40多歲,我自己50多歲,有一位朋友60多歲,性傾向的探索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也是會改變的——其實不是「改變」,是原來就有的情慾抒發出來。
Thumbnail
這些不管是不是媽媽?有沒有結婚?在發現冋性情慾的年齡層什麼都有,我碰到的有30多歲,40多歲,我自己50多歲,有一位朋友60多歲,性傾向的探索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也是會改變的——其實不是「改變」,是原來就有的情慾抒發出來。
Thumbnail
中華民國彩虹新聞登記證局版台誌第928號 發行人:八卦阿寶  出版:教師同志聯盟 總編輯:小 政 政  編輯:同盟編輯小組 信 箱:台北郵政第7-834號信箱 【心情園地】     心情園地:一條崎嶇的坎坷路   文:野人   成長營結束時,曾主動向阿寶表示要以「放肆的精靈不再流
Thumbnail
中華民國彩虹新聞登記證局版台誌第928號 發行人:八卦阿寶  出版:教師同志聯盟 總編輯:小 政 政  編輯:同盟編輯小組 信 箱:台北郵政第7-834號信箱 【心情園地】     心情園地:一條崎嶇的坎坷路   文:野人   成長營結束時,曾主動向阿寶表示要以「放肆的精靈不再流
Thumbnail
以下文章原載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第十六期《熱愛》雜誌 【同志適不適合當老師呢?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讀者心底也有個答案,至於為何會走上教職這條路?和童年的成長有沒有什麼關係呢?而師範教育又帶給同志教師保羅什麼樣的省思,且聽他娓娓道來。】    我從小到大(該說到踏入同志圈內之前)一直是個「乖乖
Thumbnail
以下文章原載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第十六期《熱愛》雜誌 【同志適不適合當老師呢?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讀者心底也有個答案,至於為何會走上教職這條路?和童年的成長有沒有什麼關係呢?而師範教育又帶給同志教師保羅什麼樣的省思,且聽他娓娓道來。】    我從小到大(該說到踏入同志圈內之前)一直是個「乖乖
Thumbnail
本文原載於民國1998年5月8日星期五《台灣立報》性別版 彷彿擔心會受到傷害 在學校『聖殿』中 老師始終不提同性戀這個字眼 我在等待能安心介紹自己的一天 為此 開始教授學生『尊重不同』的觀念   當我向別人自我介紹,說我是個國中老師時,別人總是會說「那很好啊」,或是「現在的國中生很難教喔!」其實這時
Thumbnail
本文原載於民國1998年5月8日星期五《台灣立報》性別版 彷彿擔心會受到傷害 在學校『聖殿』中 老師始終不提同性戀這個字眼 我在等待能安心介紹自己的一天 為此 開始教授學生『尊重不同』的觀念   當我向別人自我介紹,說我是個國中老師時,別人總是會說「那很好啊」,或是「現在的國中生很難教喔!」其實這時
Thumbnail
以下文章原載於87年4月8日《自立早報》男男女女版   「爸媽,我是同性戀!」「先打你一頓,再看看你敢不敢說自己是同性戀!」「老師,我是同性戀!」「你確信你是嗎?我不認為你真的是同性戀,你只是情境式的同性戀,長大後自然就會醫好的!」上述種種刻板的印象及對話在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所出版的學生輔導雙月刊
Thumbnail
以下文章原載於87年4月8日《自立早報》男男女女版   「爸媽,我是同性戀!」「先打你一頓,再看看你敢不敢說自己是同性戀!」「老師,我是同性戀!」「你確信你是嗎?我不認為你真的是同性戀,你只是情境式的同性戀,長大後自然就會醫好的!」上述種種刻板的印象及對話在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所出版的學生輔導雙月刊
Thumbnail
以下文章原載於 1998年6月號 108期 人本教育札記    當您學生告訴您說:「老師,我喜歡上(同性別)某某同學!」時,您會如何處理呢?您會不會也像其他大多數的老師回說:「那是同性戀耶!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同性戀嗎?你的年紀還小,怎麼能確定自己是同性戀呢?你要不要先回去想想清楚!」我不清楚這樣回話的
Thumbnail
以下文章原載於 1998年6月號 108期 人本教育札記    當您學生告訴您說:「老師,我喜歡上(同性別)某某同學!」時,您會如何處理呢?您會不會也像其他大多數的老師回說:「那是同性戀耶!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同性戀嗎?你的年紀還小,怎麼能確定自己是同性戀呢?你要不要先回去想想清楚!」我不清楚這樣回話的
Thumbnail
前陣子看著新聞中的畫面以及節目的討論,孩子問起甚麼是選舉、甚麼是公投、甚麼是同性婚姻、甚麼是人權。即使在幾年前就已經反覆地讀了關於兒童人權的繪本,那樣的概念依舊抽象。前兩年正好小孩有過一個同學,這個同學來自同性婚姻家庭。因此談起同性戀、同性婚姻家庭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Thumbnail
前陣子看著新聞中的畫面以及節目的討論,孩子問起甚麼是選舉、甚麼是公投、甚麼是同性婚姻、甚麼是人權。即使在幾年前就已經反覆地讀了關於兒童人權的繪本,那樣的概念依舊抽象。前兩年正好小孩有過一個同學,這個同學來自同性婚姻家庭。因此談起同性戀、同性婚姻家庭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Thumbnail
明天(11/24)就是2018年九合一選舉日,除了市長、議員、里長......之外,最受矚目的,還有十項公民投票案。其中又以近來廣告大播送、宣傳單鋪天蓋地的「愛家三公投」最為人所知。
Thumbnail
明天(11/24)就是2018年九合一選舉日,除了市長、議員、里長......之外,最受矚目的,還有十項公民投票案。其中又以近來廣告大播送、宣傳單鋪天蓋地的「愛家三公投」最為人所知。
Thumbnail
下這個標題的原因為,幹嘛沒事想誰是「同性戀」啊!總之,這是一篇給予同性戀朋友的告白,也是給予友愛同性戀者的閒談;甚至想跟「不認同」的信仰者訴說,別再以信仰之名,行欺壓與論斷他人之事。 而我也有討厭同性戀者的地方,你看內容是不是也贊同(笑)
Thumbnail
下這個標題的原因為,幹嘛沒事想誰是「同性戀」啊!總之,這是一篇給予同性戀朋友的告白,也是給予友愛同性戀者的閒談;甚至想跟「不認同」的信仰者訴說,別再以信仰之名,行欺壓與論斷他人之事。 而我也有討厭同性戀者的地方,你看內容是不是也贊同(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