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校系五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好,我是張祖維,一名就讀實踐大學時尚設計系的大一生。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我在經歷了選校系這個過程後,過了半年之後的我的反思~

不過在這之前,我先提供我當時的狀況供大家參考~

我是一名二類組學生,當時的學測分數是47級分(國13(頂)社12(前)自10(前)數7(均)英5(底))經過面試之後,我錄取了三個校系,分別是輔大中文、東吳中文和實踐時尚,而最後我選擇了高雄實踐的時尚設計學系,當時我會選擇實踐時尚的原因有三:

  • 第一是我認為比起中文,我更喜歡設計一點。
  • 第二是我想跳脫大台北的舒適圈,到南部看看
  • 第三是我不想住家裡(任性)

而這五點技巧,就是我在南實踐待了半年後最血淋淋的反思,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能受用。

開始吧!

1.國立私立,真的差很大!

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國立都可以念,私立念重點科系」

國立大學資源會比較多,所以就算非重點科系都還是會有一定的資源量,不太可能會有被放羊的狀況出現,所以如果你的成績還行,但想填幾個安全牌,國立的科系都是很好的保底選擇,絕對不會太差,而且價格低廉。

而私立學校就完全不同了(輔大除外),所有資源都會以重點科系為優先,非重點科系的資源自然就少得可憐,所以「私立學校只有重點科系值得念!」,比如說實踐的設計,而且因為資源都挹注在重點科系的緣故,有些私立的重點科系做得比國立的還要好,這點可以注意一下。


私立大學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因為資源的分配不均,常常會造成一間學校內,重點科系和非重點科系的成績差非常大,而成績會直接影響學生素質,學生素質會決定一間學校的校風(見第三點),以南實踐為例,資源大多偏重設計相關系所,這導致校內學生程度的落差,分數差很多就算了,我們學校的休產系又有原住民專班,很多人是靠著加分才讀得到這所學校的......總之非常母湯,選校系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啊。

2.仔細研究課表

有時候一個很炫的校系名稱會讓你對這個系所有很好的第一印象,但別忘了,課程內容才是重點,仔細鑽研課表吧!畢竟這是你要面對四年的東西。

你可以試著挑出你超喜歡和及排斥的的課,然後試著選出四年內你想修的課,然後再衡量自己能不能撐過那些討厭的課,畢竟在大學,翹課是很容易的,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毅力。

以實踐時尚為例,由於我們系是大一下才分成做服裝的造型組和做動畫、平面的媒傳組,所以在大一上還是要學縫衣服,這讓想走媒傳的我超痛苦的,會有一種「X,我不是來學平面的嗎?怎麼會在才縫教室縫衣服」的矛盾心情XD。

3.校風真的會有差

就算你自己覺得你能在很差的環境中硬撐,但你的同學、甚至你的學校是絕對不會允許的ㄏ,所以,在考慮科系時,多上Dcard、PTT看看學長姐們對學校的看法。

不多廢話了,我直接舉例:

在南實踐,學生的模樣大多是愛玩的,所以社團大多是玩樂性質,而研究型或比較技術類的社團(比如創業社、某某研究社等)可以說是極少。你可能會想說沒有就自己創啊,但諷刺的是,你根本找不到人創社,因為大家根本就沒興趣QQ(我們學校學生對在課外精進的意願莫名低落),然後久而久之,感到孤獨的你就會開始自我放棄了,相信我。

接著是學校的部分,由於學生沒有去做、沒有去爭取,自然學校就會少提供很多福利,以我為例,我最近想要在學校辦演講,於是向學校詢問場地事宜,負責場地的老師聽到我要以個人名義辦演講,先是用一種不可置信的眼神盯著我,接著跟我說明學校場地是只有老師、系所和社團才能借用的,以個人名義或自辦團體名義沒辦法借,我聽到之後整個傻眼,原先以為學校會很歡迎這種自辦的演講形式,沒想到居然收到如此答覆(台成政清交的校友都跟我說學校會很支持的啊......)。

以上就是校風會對大學生活造成的影響(的百分之一),很可怕。

4.打開Google地圖

除了學校內的東西很重要之外,如果你想脫離舒適圈、到外縣市念大學,那你可能要別注意你未來四年要在哪種地方過生活,我當初就是忘了注意這點,搞的現在有點想轉學XD

周邊資源

首先是周邊資源的部分,這會關係到你的生活品質,以我為例,我是一個沒有書店活不下去的人,但我的學校在內門,最近的大城鎮是旗山,但旗山完全沒有一家書店QAQ,對於我這種無聊的時候就會去書店亂逛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糧食的剝奪。

再說到,我讀的是設計類的科系,需要藉由看展和演講等來吸收新知和靈感,而高雄雖然有駁二,但展覽品質真的遠遠不及台北,而且老實說南部對於設計真的不是太友善(看看國瑜),所以在這裡強烈建議對設計科系有興趣的同學,還是在北部就好。

總之,考慮校系時務必要將周邊的生活圈一併考慮,什麼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什麼又是你科系會需要的(比如設計系要看展、中文系需要安靜之類的)。

交通問題

有些學校的位置偏到不行,所以務必要查清楚,因為交通便利程度會直接影響到你看事情的視野、和你做事的行動力(這很玄),比如說我們學校的男生宿舍在校外,要走到最近的便利商點要十分鐘,到學校騎車要二十分鐘,而學校到市區要一個小時(不含轉車時間),乍看還好,但其實根本就超麻煩(有校車還是一樣),懶惰是會蔓延的,很可怕,不要挑戰自己的極限。

5.大學其實不是真的很重要

這是忠告,大學的本質是讓你在想鑽研的領域精進,而不是拿那張文憑。

如果你覺得自己自學能學到比大學更多的東西、又或是在體制外能讓你有更多的發揮空間的話,那其實你大可以選擇不念;如果你根本就對讀書沒興趣,覺得唸大學沒意義,唸大學只是為了應付這個體制的話,那請你就不要唸了,與其去浪費四年,不如現在就去學炸雞排、學刺青,搞不好那才是你的天賦所在。

大學真的不是很重要,那只是一個讓你變得更好的地方,但不是讓你變得更好的唯一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祖維的人類觀察手冊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2019/01/25
恩先說結論,我很幸運的,能在十八歲的那年,遇見迴響。
Thumbnail
2019/01/25
恩先說結論,我很幸運的,能在十八歲的那年,遇見迴響。
Thumbnail
2018/11/29
最近突然意識到,很多事情不是我覺得怎樣就怎樣。 過去的我總是覺得別人需要什麼東西,然後我就會給他相對應中「我覺的他期待我給」的東西。直到了最近,在參加比賽時也將這種想法給帶入了,導致我做的東西變成了
2018/11/29
最近突然意識到,很多事情不是我覺得怎樣就怎樣。 過去的我總是覺得別人需要什麼東西,然後我就會給他相對應中「我覺的他期待我給」的東西。直到了最近,在參加比賽時也將這種想法給帶入了,導致我做的東西變成了
2018/11/05
「求上帝給我一個勇敢的心,去改變這個世界上不公義的事情,也求你賜給我一顆平安的新,也可以接納那些我無法改變的,最後求你賜給我智慧,讓我分辨什麼是我能改變的,什麼是我不能改變的」
Thumbnail
2018/11/05
「求上帝給我一個勇敢的心,去改變這個世界上不公義的事情,也求你賜給我一顆平安的新,也可以接納那些我無法改變的,最後求你賜給我智慧,讓我分辨什麼是我能改變的,什麼是我不能改變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偶然在小紅書上聽到大陸考研輔導講師-張雪峰先生為諮詢分析的一段話。 大意為一名學校老師向張雪峰先生請教如何指導學生選科系,張雪峰先生回應說其剛開始為進入分析考試的行業時,一開始會先看各校各系的分數,給予學生建議;而幾年後隨著更了解整個考試系統以及專業發展,反而會更加專注在學生可能更適合什麼。
Thumbnail
偶然在小紅書上聽到大陸考研輔導講師-張雪峰先生為諮詢分析的一段話。 大意為一名學校老師向張雪峰先生請教如何指導學生選科系,張雪峰先生回應說其剛開始為進入分析考試的行業時,一開始會先看各校各系的分數,給予學生建議;而幾年後隨著更了解整個考試系統以及專業發展,反而會更加專注在學生可能更適合什麼。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好久沒有提筆寫作了,這次來談談我一直都很想分享的主題—如何在看似很少資源的學校裡充實大學生活。
Thumbnail
好久沒有提筆寫作了,這次來談談我一直都很想分享的主題—如何在看似很少資源的學校裡充實大學生活。
Thumbnail
各位剛脫離學測、分科測驗準備邁向大學新生活懷抱的同學們好,不論你是否滿意於自己將進入的學府,相信大家對大學未來的旅途都充滿期待吧?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怎麼讓你的時間價值最大化,把大學生涯活得精采燦爛。 「無意識的城鄉差異」與「賠本的那三年」 決心大學絕對不要重演歷史的我,從進入學校開始就下了功夫。
Thumbnail
各位剛脫離學測、分科測驗準備邁向大學新生活懷抱的同學們好,不論你是否滿意於自己將進入的學府,相信大家對大學未來的旅途都充滿期待吧?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怎麼讓你的時間價值最大化,把大學生涯活得精采燦爛。 「無意識的城鄉差異」與「賠本的那三年」 決心大學絕對不要重演歷史的我,從進入學校開始就下了功夫。
Thumbnail
在正式進入實習的所見所聞前,我想先談談為什麼會選擇現在的這間事務所(張),以及實習所需之作品集等等事前準備經驗分享。希望也許會對學弟妹有一些幫助;也當作自己的一個小小記錄,也歡迎大家在留言處跟我互動~
Thumbnail
在正式進入實習的所見所聞前,我想先談談為什麼會選擇現在的這間事務所(張),以及實習所需之作品集等等事前準備經驗分享。希望也許會對學弟妹有一些幫助;也當作自己的一個小小記錄,也歡迎大家在留言處跟我互動~
Thumbnail
先來說說我那時候的背景,我是學測考五科還沒改成四科的年代,所以我我不會告訴你怎麼填學校會更好,單純是告訴你我當時選填科系時的方法、考量及當初我怎麼做的,老話一句,每個人考量、觀點不同,最終決定權還是回歸到你自己身上喔!
Thumbnail
先來說說我那時候的背景,我是學測考五科還沒改成四科的年代,所以我我不會告訴你怎麼填學校會更好,單純是告訴你我當時選填科系時的方法、考量及當初我怎麼做的,老話一句,每個人考量、觀點不同,最終決定權還是回歸到你自己身上喔!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Thumbnail
  學測、指考結束,又增加了好多大學新鮮人,學測、繁星的同學你們對自己即將要去的地方滿意嗎?各位同學們,你們當初是基於什麼原因選擇校系,而繼續考指考的同學,又是為了什麼選擇要考指考?指考結束後有機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還是選擇要再重考呢?
Thumbnail
  學測、指考結束,又增加了好多大學新鮮人,學測、繁星的同學你們對自己即將要去的地方滿意嗎?各位同學們,你們當初是基於什麼原因選擇校系,而繼續考指考的同學,又是為了什麼選擇要考指考?指考結束後有機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還是選擇要再重考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