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短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覺得你需要>

最近突然意識到,很多事情不是我覺得怎樣就怎樣。

過去的我總是覺得別人需要什麼東西,然後我就會給他相對應中「我覺的他期待我給」的東西。直到了最近,在參加比賽時也將這種想法給帶入了,導致我做的東西變成了一種「我很care,我不知道你care不care,但因為我很care所以你應該也會很care」的東西,這時候就算我把所有配套都做得很完美,就算我們知道我們的目標客群在哪裡,但一但被問到「你怎麼知道他們需要」的時候,所有的假設都會被打破。

我很迷茫,很迷茫,也許這就是問卷存在的意義,但我現在的人脈和資金並不允許我這樣做。

問卷的意義在於取得數據,而我們說的一切都需要數據才可靠,就是這麼的現實,你不值錢,你的點子不值錢,你的努力不值錢,只有數據能讓這一切點石成金。

我好像只能慢慢爬,慢慢爬。


<我想做>

傳統式領導和新創團隊最大的差異點在於,一個是一個人想做什麼、想怎麼做,而其他人照他的意思去做,一個是一群人擁有共同目標,由一個人作旗手,而其他人負責將團隊帶至那個目標。

這兩種方法沒有對錯,但有適不適合的問題,有些人天生就有縝密的思考,一個人就能做好所有規劃,缺的只是一群工人,但有些人天生就具有很強的領導氣質,就算本人不強,也會有很多人願意幫助他,一起達到一個目標。

我想成為後者,但我的控制欲太強,事必躬親,腦袋又動得稍微快了點,常常過於相信自己第一時間的判斷,放不下某些奇怪的執念。

我想做,不代表你想做,再次證明有些東西真的是要天時地利人合。

而我好像只能慢慢爬,慢慢爬。

avatar-img
祖維的人類觀察手冊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求上帝給我一個勇敢的心,去改變這個世界上不公義的事情,也求你賜給我一顆平安的新,也可以接納那些我無法改變的,最後求你賜給我智慧,讓我分辨什麼是我能改變的,什麼是我不能改變的」
這裡是三篇算是小日記,是我在為憂鬱的時候寫的,連續三天,關於我上大學後的一些困境和水土不服~希望能找到有相同感覺的人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這一篇我想講講課綱刪減後的事。 課綱刪減固然有其用意,但若是沒有相對應的措施,在一般人眼裡就會看起來只是在讓課程難度減低,讓學生爽爽畢業。
直到最近,有個人提出了個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明明000有XXX性質,為甚麼學校沒教?」,而底下的留言也是五花八門,有人說到了課綱的刪減,有人說到了台灣學生的惰性,有人更扯到了政治議題,而我的一個同學則簡單的留了句「請自學」。
「求上帝給我一個勇敢的心,去改變這個世界上不公義的事情,也求你賜給我一顆平安的新,也可以接納那些我無法改變的,最後求你賜給我智慧,讓我分辨什麼是我能改變的,什麼是我不能改變的」
這裡是三篇算是小日記,是我在為憂鬱的時候寫的,連續三天,關於我上大學後的一些困境和水土不服~希望能找到有相同感覺的人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這一篇我想講講課綱刪減後的事。 課綱刪減固然有其用意,但若是沒有相對應的措施,在一般人眼裡就會看起來只是在讓課程難度減低,讓學生爽爽畢業。
直到最近,有個人提出了個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明明000有XXX性質,為甚麼學校沒教?」,而底下的留言也是五花八門,有人說到了課綱的刪減,有人說到了台灣學生的惰性,有人更扯到了政治議題,而我的一個同學則簡單的留了句「請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