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字的金文字體大多是「古」、「攴」的組合。其中的「古」可能是「固」的本字或與「固」的概念有關;「攴」的象形則是手持ㄧ支類似「卜」狀的物件,可能與「支」、English 的 key (鑰匙) 同源。
因而,「故」字的本意可能是「以鑰匙開啟固藏之事」,所以有陳封往事、封藏之事或揭發原因、吐露緣由和實情、開啟秘聞之意,這使得「古」、「故」兩字也有久遠的過去、類似 English 的 ancient (可能來自「往昔」或「遠年昔時」的轉音加上 time 的會意 ) 之意。
可見,English 的 story (事故、故事) 與 storage (儲藏) 之所以字母組合相近,和上述「故」字的文字內涵也可能明顯相關、系出同源。
此外,從英漢文字之間可能存在的特殊轉換秘碼來看:故......「十」以 t 代替,「口」以 o 代替,「攵」(古字本爲「攴」,可能代表「鑰匙」) 以 ry 代替,也代表 key。所以,t、o、ry 組合起來就是 tory,而 tory 在 English 中有保守、固守、固藏之意,又可能與代表猶太教的《摩西五經》或猶太教律法的 torah ㄧ字相關。
然後,s + tory = story,直譯即「事故」,爲漢字「故事」的同義倒裝詞,其中加了 s 可能代表「事」(台閩語發音 sú、台灣國語或華語發音 shì) 或「似」或 single (單ㄧ的) 或匯集多數故事爲ㄧ的內部複數指稱,又能使 story ㄧ字看起來也包含了 storage (儲藏、固藏) 的內涵。
漢字與 English words、漢英文字之間在古代可能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文字轉換密碼,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
P.S. 漢字「古」的原始含意之探討:
English 的 language 、lingual 等字中也包含了「古」字的現代發音 gu,「古」在早期可能也是一種講話、言語的意思 [P.S.《博雅》(原名《廣雅》)「詁,言也。」],甚至有吐露實情 (寫爲「十口」上下組合的字形)、針對標定範圍的命題來言語之意 (寫爲「中口」上下組合的字形,可能代表板狀舌形而非「舌」字初文的分叉狀舌形),所以訓詁、考証、考古、估計、估算......等詞也都和「古」有關。
換句話說,「古」字也可能和「語」字的概念系出同源,台閩語的 gù 或 gì 正有「語」的意思,似乎就仍然保留了「古」的原始意義。
故事不ㄧ定是古代人說的,但ㄧ定是講古者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