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凌駕於個人的制度層次:社會框架作為一種價值實踐(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建議先服用:14. 環境與生態的交互作用:社會框架作為一種價值實踐(上)

當不假思索成為一種常態,人們自然就不會去釐清:「什麼(價值)更為重要」了。現世求生的社會氛圍,伴隨著一味尋求標準解的東方思維渲染,都步步放大化並鞏固了社會框架的運作現實。它從而理所當然的「外延」為人我互動的一項預設,攪動了許多人在價值漩渦裡的最終抉擇,也無形讓非主流者陷入一種更不利的邊緣處境。講穿了,順應與否根本不是重點,理直氣壯的價值綁架才是。


To be or not to be: 三方陣營與兩層矛盾

通常來說,大眾在面臨這種是否遵隨主流價值的抉擇時,往往可以分成幾種反應:

1. 積極回應社會期待,將之奉為圭臬的信眾
2. 抱持質疑、觀望但為了謀求安穩姑且聽命的折衷派
3. 拒絕遵從,另闢新徑的開疆者(當然也有純粹不想回應社會要求的魯蛇)

追隨成功模板與否,基本上就是端賴個體孰重孰輕的定論(依循主流化軌跡的順遂、安康 vs 喪失能動性與價值矛盾的代價)。用求職來舉例,創業當老闆、當斜槓青年聽起來很 fancy,但相對就得承擔更大的風險;回推到升學市場也是這樣,就算現實生活不若《你孩》劇集誇張,身為家長也還是會希望學歷籌碼至少先握在手上,必要時起碼進可攻、退也可守,這就是折衷派心理,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開疆者也蠻容易想像的,如同社會賦予的那張「非主流」標籤,他們基本上就是在體制外運作的一群,同時承載著最大的自主性、風險與社會汙名;有趣的是,他們反動的正是讓他們招致汙名的遊戲規則本身。女性主義 (feminism) 就曾遭受過質疑,被認為這個名稱先決的切分生理男/女,並無益甚至有害於讓更多人接觸、理解其立論訴求,但對成員來說「破除名稱在理解上的既定框架」本身就是一個很關鍵的翻案,何況女性主義也不該為了拉攏眾心在宗旨上讓步,游移原本以關注女性(在父權體制下受迫)為主體的焦點。無獨有偶,在同志大遊行中赤身露體表達訴求者也經常遭指不檢點,甚至被性少數族群譏為「同運豬隊友」。這些爭議都在在凸顯了開疆者與折衷派在思維、理念上的優位差異,而第一層矛盾就是發生在這兩個陣營之間。

折衷派的關鍵在於他們掌握了多數聲音,這使得(某些激進)開疆者就算不認他們是自己人,策略上也只能先拉攏以抗衡「信眾與(權勢)得利者」所構成的對立陣營。雙方雖然互稱盟友,但一方挾著人數優勢,一方則堅持「本位正統」,在行動策略及主體話語權的爭端芥蒂,經常淪為互相切割、運動破局收場的導火線。

第二個壓力源當然就是信徒,信徒基本上是奉行逐利導向的,他們不在意總體福祉,只 care 制度變革是否危及自己的獲利多寡。因此他們反對的立論很簡單:要嘛擋到他既得利益者的財路,要嘛不想被(假設不幸抗爭失敗的)同事們拖下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時候折衷派反而變成一種「體制內的豬隊友」,縱使發揮關鍵多數的影響力,但來自其他陣營「既得利益者」、「叛徒」的不信任指控卻沒停過,其實也讓他們背負了裡外不是人的雙重壓力。先就此打住討論,最後結束前我會一併總結。


結語:價值實踐的兩個層次

社會框架作為一種價值實踐,所反映的遠不只是個人喜好或品味習性的問題,更牽涉了他們與環境、生態結構的交互作用。無論是拼命回應社會期待(甚至被迫放棄自我意志)的信徒、試圖找到價值平衡點(卻可能同受另外兩個陣營不信任)的折衷派,還是堅持理想價值(卻承受風險、汙名並苦思行動策略)的開疆者,都勢必得在成本估量時面對「自我價值優位」的核心提問。極其言,利益絕對不是價值漩渦中能托住你的那塊浮木,責任感才是。

遵崇與否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問題,你大可以自我設定標準,而非一條龍式的概括承受。重要的是,那也只是處世的其中一條選擇,與人交流時要格外謹慎這種不自覺預設的價值判斷,千萬別和你曾討厭的(價值綁架者)一個樣了!

只談到這裡會出現一個盲點,就是無法處理高於個人層次的問題。環保團體和大工廠吵不完的架就是這樣,除非出更高層級(如經濟、法律制裁)的招,否則通常不了了之,像這種時候就要借助制度的力量,膚色革命、婚姻平權乃至教育改革、勞資協商都是循著這條軌跡而來。本文聚焦在各派別行動策略上的討論,是想點出「制度雖高過於人,但也奠基於人、成就於人」,這些不同族群、立場間難以互見的矛盾,仰賴行動者彼此清晰的體察與智慧實踐,還有寬容。
畢竟器物變革的速度肯定大於制度,最後才是觀念。而社會要能擺脫僵化,不是本來就得靠這些(走出典範的)非主流者嗎?相對於開疆者的道德勇氣,有些好安逸、對社會運動嗤之以鼻的自利信徒,不思進取卻又想搭改革便車的巨嬰傲慢,才是隱身於華人血液中,最抹煞進取的思想劣根!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4會員
59內容數
我要成為 LeetCode 王!快跟我一起踏上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etCode King 的其他內容
生在一個以分化大/小眾為常態的當代社會,「遵崇主流與否」的自我提問,已經不再是個人喜好或品味習性足以解釋,而更像是與社會、環境生態的交互作用。面對強勢的市場運作機制,身處自我意識與現世求生的雙重價值漩渦,To be or not to be, 你我又該如何自處?
關於升學主義或階層分化的運作邏輯,我們得坦言「終結放榜新聞」影響力著實有限,但對於破除僵化思維、多元價值的重省與再探,它無疑已替社會敲了一記響鐘。把握這次媒體噤聲的機會,讓我們自我叩問:「成功」是否能有第 N 種的詮釋可能?
行政院長蘇貞昌與黨團趕在三個月的最後期限通過同婚「748」草案,順利將該案送入立院審查,卻也引發反同團體疾言抗議。所謂「748 施行法」究竟提供了性少數者什麼保障?又何以成為繼「修改民法」、「專法名稱」後婚平運動之新戰場?且讓我們從兩年前的那場釋憲,回顧這段步步不易的轉型之路 ......
今天不聊太硬的時事社論,直接點進來吧。
接二連三的社會新聞屢屢挑起大眾的情緒神經,然而以暴制暴、失控的正義展現,行道之名帶來的究竟是私刑公義,還是道德直覺的生理快感呢?一個事件經常是結構問題的最終破口,逮懲兇手以外,司法體制面臨的挑戰、安全網漏洞下的破碎縮影,乃至受害者的援助安置,讓我們拾起理性的社會學之眼,洞察那些媒體偷懶沒告訴你的事!
YouTuber 小玉的影片日前被迫下架,其聲明卻引起百萬點閱與網民熱議,在護航與攻訐的立場歧見之餘,行善美旨、點閱率與不良模仿效應究竟該如何釐清?另,新媒體有別傳統的雙向互動、多元取材手法,也連帶鬆化了表現自我/道德自律的界線;在點閱至上,討論熱度象徵商機的新媒體時代,閱聽主體如你我又該如何自處?
生在一個以分化大/小眾為常態的當代社會,「遵崇主流與否」的自我提問,已經不再是個人喜好或品味習性足以解釋,而更像是與社會、環境生態的交互作用。面對強勢的市場運作機制,身處自我意識與現世求生的雙重價值漩渦,To be or not to be, 你我又該如何自處?
關於升學主義或階層分化的運作邏輯,我們得坦言「終結放榜新聞」影響力著實有限,但對於破除僵化思維、多元價值的重省與再探,它無疑已替社會敲了一記響鐘。把握這次媒體噤聲的機會,讓我們自我叩問:「成功」是否能有第 N 種的詮釋可能?
行政院長蘇貞昌與黨團趕在三個月的最後期限通過同婚「748」草案,順利將該案送入立院審查,卻也引發反同團體疾言抗議。所謂「748 施行法」究竟提供了性少數者什麼保障?又何以成為繼「修改民法」、「專法名稱」後婚平運動之新戰場?且讓我們從兩年前的那場釋憲,回顧這段步步不易的轉型之路 ......
今天不聊太硬的時事社論,直接點進來吧。
接二連三的社會新聞屢屢挑起大眾的情緒神經,然而以暴制暴、失控的正義展現,行道之名帶來的究竟是私刑公義,還是道德直覺的生理快感呢?一個事件經常是結構問題的最終破口,逮懲兇手以外,司法體制面臨的挑戰、安全網漏洞下的破碎縮影,乃至受害者的援助安置,讓我們拾起理性的社會學之眼,洞察那些媒體偷懶沒告訴你的事!
YouTuber 小玉的影片日前被迫下架,其聲明卻引起百萬點閱與網民熱議,在護航與攻訐的立場歧見之餘,行善美旨、點閱率與不良模仿效應究竟該如何釐清?另,新媒體有別傳統的雙向互動、多元取材手法,也連帶鬆化了表現自我/道德自律的界線;在點閱至上,討論熱度象徵商機的新媒體時代,閱聽主體如你我又該如何自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如何平衡原則與彈性之間的微妙關係。原則意味著堅持與不妥協,而底線則是個人不願逾越的界限。透過一段與朋友的互動與思考,我探討了在社會規範與自身信任之間的掙扎,並反思性別角色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與行為。最終,我希望能理解原則是否真的一成不變,或者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調整和靈活對待。
我想問: 規定和內在發生衝突了該如何選擇? 社會化後大家都以規定、規範而走吧 當個行屍走肉般無聊的大人 好懷念任性悠遊自在的曾經呀 這樣的抉擇真的很困難 畢竟我們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呀 平衡的邊境 總無時無刻的在衡量 我沒有果斷的答案 總是猶豫且懷疑著 不喜歡但安全的是我的解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前言:本文原寫作於2023年七月中旬。但這個問題至今無解,其實本文能解釋的角度有限。但能先說一些結論:政治立場是個人「價值觀的總和」,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只是政治立場不同就會鬧到拒絕往來、絕交、分手、分居、離婚?因為人是潛意識知道這件事的:這個人跟我的價值觀差太多了。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在每一個人的進化旅程中將會到來一個時期,那時他們必須縱身一躍,也就是說,信任他們的直覺,繼續前進,無論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會怎麼想。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一個需要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刻。我們需要信任自己的直覺,即使這個決定可能會讓我們與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格格不入。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如何平衡原則與彈性之間的微妙關係。原則意味著堅持與不妥協,而底線則是個人不願逾越的界限。透過一段與朋友的互動與思考,我探討了在社會規範與自身信任之間的掙扎,並反思性別角色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與行為。最終,我希望能理解原則是否真的一成不變,或者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調整和靈活對待。
我想問: 規定和內在發生衝突了該如何選擇? 社會化後大家都以規定、規範而走吧 當個行屍走肉般無聊的大人 好懷念任性悠遊自在的曾經呀 這樣的抉擇真的很困難 畢竟我們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呀 平衡的邊境 總無時無刻的在衡量 我沒有果斷的答案 總是猶豫且懷疑著 不喜歡但安全的是我的解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前言:本文原寫作於2023年七月中旬。但這個問題至今無解,其實本文能解釋的角度有限。但能先說一些結論:政治立場是個人「價值觀的總和」,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只是政治立場不同就會鬧到拒絕往來、絕交、分手、分居、離婚?因為人是潛意識知道這件事的:這個人跟我的價值觀差太多了。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在每一個人的進化旅程中將會到來一個時期,那時他們必須縱身一躍,也就是說,信任他們的直覺,繼續前進,無論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會怎麼想。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一個需要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刻。我們需要信任自己的直覺,即使這個決定可能會讓我們與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格格不入。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