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的分歧點(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下一步就是社會原子化,對左派來說打掉既有組織,有助於重塑階級型態,所以會大力支持削弱傳統價值的政策。但,這個過程是重塑,不是像某些左派想的真的消滅,只是換成另一批人爬上較高階級,這在共產國家實驗中我們都看到了,並不會實質達成階級平等,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有天生智愚,我們可以抹平態度跟特權,但抹不平能力差距。
上周提到消費主義,不過這跳太遠了,下周慢慢再來講細節。這周先來提一下,現況有哪些問題。
筆者認為,問題最大的叫做沒有對症下藥,輕信各種偏方。
嗯,這不是在講賣藥,是政治。

只管販賣道德贖罪券,忽視改革付出的成本

總體經濟太多違反直覺的項目,一般人無法理解,導致各政黨競開唬爛項目,整體短視化,那也就罷了。各種社會制度改革的政策,新穎難料,反對者眾,這你我也都可以理解。
但怎麼在解決問題上,老是搞錯方向?
舉個筆者之前看過的例子,幾乎毀掉台灣中年人以上的世代互信,各種進步的性別政策。這難道都是錯的嗎?並不是,是這類文化性質的轉變,你不能強求速效,尤其是訴諸情緒勒索,動輒以某人的時間不能等、來不及,販賣同情心。
證嚴法師靜思語:行孝、行善不能等;加薪不能等;所有「不能等」的事情終究該進行價值比較,也會被比較。(影片截圖
直接的下場,就是當大家熱情冷卻,看到這些應該要被同情的對象,其實也不怎麼值得同情,退潮的速度就會遠遠超過支持者想像。
這很合理,各位讀者應該可以理解,凡事都有成本,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進步政策最大的問題,是老講「改這個對你有影響嗎?」好像對他人沒影響,就可以改也沒差,你確定?

妄想改革一步到位,逆襲的力道會讓你「砍掉重練」

其實有關係的人可多了,只是通常這涉及主動被動,所謂的損害增加或是獲利變少的差異。進步派通常是把損害增加當成賣點,然後將別人獲利變少的部分,道德化的斥責。結果就是,厭惡跟反對者只是不說話,不代表你支持者變多。
現在已經不少原本是積極的進步政策支持者,慢慢脫離轉變成為進步派指責的保守派上。雖然就我們這種新古典自由來看,你還是距離保守派差的很遠。但這些發現既有改革成果,就快要被激進的進步分子毀掉,想要力挽狂瀾的人,有搞對方向嗎?
完全沒有喔(看著遠方)
之前的跨性別宿舍、廁所使用,就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台灣根本沒有進步到可以接受生理性別跟心理性別不同這件事,最多處在「你好就好,別來煩我」的狀況。當然激進的進步派,是可以為了自己所想要,0.001%的利益去犧牲99.999%人,強推到底的結果,先不管政黨怎樣,最終一定會導致反彈力量,把過去的都翻掉。

抹平階級各自為政,敵人的敵人還是敵人

筆者就直說好了,這些算「背叛進步價值」的前進步派,他們應該做的是什麼?
答案是,去找保守派合作,因為他們人多。
但實際上有嗎?沒有嘛,他們對於保守派是本能上的厭惡,一種寧可死也不想妥協的心態。但就筆者來看,難道沒有合作空間?超級大的好嗎。因為保守派對於「既成的事實」,只要可以達成一定的平衡,通常是能「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性平教育已經是事實,但絕大多數人對於更進一步的性別教育,是高度敵視的。像上段說的跨性別宿舍跟廁所使用,坦白說就台灣的保守派來說是沒得商量,那麼這些對於生理X心理O很反感的自由主義者,為何不去找保守派合作?
生理(O)心理(X)(編)
這個就回到這篇一貫的主題,答案就在階級抹平中,所帶來的鄙視。簡單說,自由派往往不去看保守派的理論,就筆者所見大概都是看導論的程度,反過來保守派能提理論的,通常都是從左翼一路「被」轉到右翼的人。不懂這其中道理者,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保守派的成形,來自於「對既有的美好事物保有尊敬」上。

互相批鬥、監視,沒有人敢帶頭「政治出櫃」

總之,筆者所見,講到跟保守派合作,他們想到的就是跟護家盟站在一起,然後更多的是擔心右轉後,跟既有的朋友、戰友圈就要分道揚鑣,這種焦慮的共同感。
好問題,是誰告訴你,台灣保守勢力都是護家盟的?正是他們自己,為了便利貼標籤跟劃分敵我,自己跑到極左邊,劃條線強調對面都是右邊。
現在變成,發現狀況不對想要找盟友時,最近的保守派看來好遙遠……
這心態,筆者是很能理解的,因為統獨問題上就是如此。許多深藍的朋友,是非常擔心自己一但用詞開始台灣化,是不是就會走到深綠台獨的路上,變成台獨分子的一員,自己的朋友圈怎麼面對?真的別擔心,跨出第一步,後面是海闊天空,因為跟你一樣的朋友圈中,不乏早就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的人。

欠缺溝通與協商能力,把政治搞成零和遊戲

講了1千字,到底哪裡對題了?
呃,其實筆者一直在講沒有對症下藥這件事,你反對某個政策,覺得太過激進,那麼怎樣阻止政策推行?不就政治施壓嘛。
政治上怎樣施壓,就靠人多跟民意大啊,自己一小群人在那邊擔憂這擔心那,就是不肯做出妥協,讓出自己的一小步,那別人幹嘛要配合你?在公司上班都知道業務要互相,朋友之間也要互相,結果在政治上就擔心「互相一下」就將失去自我。
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多數人,其實欠缺自信。因為自信來源不是自己,也不是對於價值、信仰的堅定,而是從眾跟自我辨識不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抹平這些階級標誌的後果,就是走向消費主義的路,我們會變成要依靠其他外在的標籤去辨識,這造成年輕人會用消費定義你我階級。在政治上會讓政治人物透過鼓勵消費而非建設,讓人們感受到階級依然存在,各位可能不是很清楚,每一項的補貼或是消費券、振興券,其實都在協助你去定義自己、定義他人。
我們常常對習以為常的名詞,忽略了背後簡單的數學概念,其實只要在生活中每一處,都把這些小地方補足,學生會很快抓到這些抽象的數學意義。
其實黨外的死忠支持者,你有去了解過就可明白,很多都是有相處過,認識政治人物本人、了解其個性,知道他小孩在哪讀書,平常為人處世如何。也就是說,是先建立起對此人的信任,才產生對他的政治信任,不是因為價值觀、政治意識型態類似,所以無條件相信。這些死忠支持者,才形成政治信任往外擴散的節點。
一下的另一個單元,拆成一元一次不等式,還有屬於對數字敏銳度的比例與統計。這要分開講一下,首先談不等式,這跟之前的方程式有不小差距,許多同學會一下子轉不過來,尤其是正負號的轉變上。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這個概念很像是說,我們外省家庭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墊高了30分,所以整體來講有優勢,但個別優勢不明顯,還是得靠努力。儘管你不能說一個從50分努力到80分的外省人是不認真,但他自己會認知到,他本來的底是40分,靠我們外省族群的優勢,才起步比人早嗎?當然不會。
抹平這些階級標誌的後果,就是走向消費主義的路,我們會變成要依靠其他外在的標籤去辨識,這造成年輕人會用消費定義你我階級。在政治上會讓政治人物透過鼓勵消費而非建設,讓人們感受到階級依然存在,各位可能不是很清楚,每一項的補貼或是消費券、振興券,其實都在協助你去定義自己、定義他人。
我們常常對習以為常的名詞,忽略了背後簡單的數學概念,其實只要在生活中每一處,都把這些小地方補足,學生會很快抓到這些抽象的數學意義。
其實黨外的死忠支持者,你有去了解過就可明白,很多都是有相處過,認識政治人物本人、了解其個性,知道他小孩在哪讀書,平常為人處世如何。也就是說,是先建立起對此人的信任,才產生對他的政治信任,不是因為價值觀、政治意識型態類似,所以無條件相信。這些死忠支持者,才形成政治信任往外擴散的節點。
一下的另一個單元,拆成一元一次不等式,還有屬於對數字敏銳度的比例與統計。這要分開講一下,首先談不等式,這跟之前的方程式有不小差距,許多同學會一下子轉不過來,尤其是正負號的轉變上。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這個概念很像是說,我們外省家庭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墊高了30分,所以整體來講有優勢,但個別優勢不明顯,還是得靠努力。儘管你不能說一個從50分努力到80分的外省人是不認真,但他自己會認知到,他本來的底是40分,靠我們外省族群的優勢,才起步比人早嗎?當然不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政治改革是一個不能今是昨非兩套標準的任務,而所謂今是昨非的荒誕我們在惡意阻撓國會改革的民進黨身上看到,其實仔細思考高下立判,民進黨對於因為國會聽證權擴張失去的保護傘感到焦慮,而不惜發動側翼分子甚至在國會醜態百出,但民進黨應該自己很清楚但凡一個法令通過是所有的政黨還有官員都一體適用,並非只針對民進黨,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以總統大選結果來看,不管你支持哪個政黨,全台灣都有一半到以上的人跟你是相反的,那台灣又不能切成兩半自己過自己的,所以還是要選擇理解跟包容。 這次國會改革事件,我蠻樂觀其成的,不是法案通過,而是民進黨上街抗議,人越多越好,今天退一百萬步,我希望全台灣40%的人上街抗議,那就會有個有趣問題,到底是選上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左翼政黨在西方發生政治重組,進步主義者的論點缺乏證據與邏輯的支持,大大影響到他們在辯論中的勝率。美國的進步主義採取與歐洲不同的策略,通過意識形態綁架控制了學術界,失去中立性加速社會共識的瓦解。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政治改革是一個不能今是昨非兩套標準的任務,而所謂今是昨非的荒誕我們在惡意阻撓國會改革的民進黨身上看到,其實仔細思考高下立判,民進黨對於因為國會聽證權擴張失去的保護傘感到焦慮,而不惜發動側翼分子甚至在國會醜態百出,但民進黨應該自己很清楚但凡一個法令通過是所有的政黨還有官員都一體適用,並非只針對民進黨,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以總統大選結果來看,不管你支持哪個政黨,全台灣都有一半到以上的人跟你是相反的,那台灣又不能切成兩半自己過自己的,所以還是要選擇理解跟包容。 這次國會改革事件,我蠻樂觀其成的,不是法案通過,而是民進黨上街抗議,人越多越好,今天退一百萬步,我希望全台灣40%的人上街抗議,那就會有個有趣問題,到底是選上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左翼政黨在西方發生政治重組,進步主義者的論點缺乏證據與邏輯的支持,大大影響到他們在辯論中的勝率。美國的進步主義採取與歐洲不同的策略,通過意識形態綁架控制了學術界,失去中立性加速社會共識的瓦解。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