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前世今生】「韓國語」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mage by gwons from Pixabay

  西元前 109 年,中國西漢漢武帝東征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四個郡,於該地統治約四百多年的時間。從此,漢字及漢文化開始大量輸入(不只是韓國語,包括日本語和越南語中保存一部分古漢語,也都是從中國漢朝時開始傳入)。

  後來,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南北國時代(高句麗、新羅、百濟),北方高句麗的實力強大,成為中國隋唐兩朝頭痛問題。隋朝隋煬帝三次大規模攻伐高句麗,都以失敗告終,而間接導致自國滅亡。唐朝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最後慘敗而回。連連戰爭消耗了高句麗的實力,南方的新羅遂聯合中國唐朝先後滅掉百濟和高句麗,不久爆發朝鮮新羅與中國唐朝的戰爭,最後兩國互相妥協達成停戰協議,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此一時期,中國唐朝文化對於朝鮮,乃至周邊國家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

  朝鮮,原本沒有文字書寫系統,新羅學者薛聰(韓國語:설총)創造了「吏讀」,一種漢語和韓語混合的書面語,字形採用漢字,文法仍然採取朝鮮語語言系統。直到 1910 年,日本吞併朝鮮之前,一直在朝鮮半島上使用。

  到了 1443 年,李氏朝鮮王國第4代國王世宗大王李裪(韓國語:조선세종 이도)為了大力倡導朝鮮臣民的文學學習率及提高朝鮮平民的文化普及率,成立一個智庫,名為集賢殿,命令學者研究且編輯了《訓民正音》並發明了一套獨特且方便的拼音文字的書寫系統「諺文」,逐漸形成今天的韓國語。

  雖然朝鮮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朝鮮王國統治階層「兩班」中仍舊偏好使用漢字,在 20 世紀初期以前,漢字一直是韓國的官方文字,國家典籍都是使用漢字出版,而《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統則是一直到 20 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1912年,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朝鮮總督府公告《普通學校用諺文綴字法》,開始在學校課堂的課本、教科書上使用韓文。直到 1937 年為止,朝鮮語和日本語同屬必修語言。在日本軍國主義籠罩朝鮮半島以前,朝鮮總督府允許透過書堂(私塾)與通俗小說逐步普及韓文,以及讓韓文成為普通學校的必修語言。

  1945 年,朝鮮民族獲得獨立以後,為了擺脫日本殖民及中國文化影響的烙印,進而廢除漢字的使用,而規定大街小巷都使用朝鮮諺文來標記、官方文字也只能使用朝鮮諺文來記事,在教育方面則是國小、國中課程不得教學漢字,到高中漢字才列為與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外國語的選修課程。

  1948 年,在國內外民族主義的思潮之下,南北韓廢除漢字。南韓頒佈施行《諺文專用法》、推行「韓文專用化政策」。其法律規定:「韓國的政府公文須用韓文書寫,但必要時,得併用漢字。」

  韓戰後,強調國家主體性,南北韓以「諺文」作為官方文字。對於漢字,北韓完全廢除之;南韓則爭論不休。

  1962 年以後,南韓擴大「韓文專用化政策」的實施範圍,以致於從 1970 年到 1990 年代國小到高中課堂的課本、教科書上,只能看到韓文而已。

  1990 年代以後,南韓國內陸續出現「在國際上,會被排除在使用漢字的亞洲圈之外」、「廢除漢字導致學力下降」等批評聲浪,於是,部分小學在校長的裁量下漢字教育得以重新恢復。

  2011 年,南韓政府將漢字學習重新列入國小正式教育課程中,不過尚未普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多語自學者
131會員
39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年前,我在家中觀看影集《聽海湧》,劇情背景設定在1945年前後的婆羅洲。當劇中角色羅進福開口時,他的口音瞬間勾起我的回憶——那是在北婆羅洲的亞庇,一間肉骨茶店的老闆,說的也是福建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語言和圖像在溝通中的重要性,尤其在職場環境中。文章以講古、講鬼故事和Podcast為例,說明聽者如何透過語言在腦海中產生畫面,並藉此提升理解。作者也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圖像輔助溝通,以提高效率。文章強調圖像和語言的結合能增強溝通效果,建議讀者在溝通時,善用圖像或故事來提升效率。
Thumbnail
本文探討語言在處理暴力事件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如何透過用詞的轉變來改變對事件的理解與觀點。以「相對人」這一詞彙為例,文章強調了更中性的語言能促進對彼此的理解與支持,並且指出當相對人面對錯誤和情緒時,我們需要有更包容的心態,才能促進他們的改變與成長。期待讀者放下偏見,從更多元的視角來看待這些事件。
Thumbnail
我在兩三年前有開一個TD Ameritrade的美股帳戶,但TD Ameritrade今年被Schwab嘉信合併了。Schwab嘉信與TD Ameritrade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需要去填寫 W-8BEN表格來避開繳稅的事宜。我覺得一切好麻煩啊!不過還是得處理。 然後我就嘗試登入我的美股帳戶,結果我忘
Thumbnail
透過對自己說話改變你的信念,用語言顯化你的理想生活
Thumbnail
高句麗,百濟,新羅。 自漢代以來就與中國發生著密切關係的朝鮮半島,在經歷了南北朝之後,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高句麗為何又成為了大隋不得不滅的敵國呢?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韓式中華料理最早還要從1882年開始說起,當時的清朝趁著韓國發生「壬午兵變」,出兵入侵仁川要求劃定租借地,在那之後中國人就大舉湧入在韓國建立中國城賣起「中華料理」,最早出現的料理是符合中國口味的炸醬麵。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年前,我在家中觀看影集《聽海湧》,劇情背景設定在1945年前後的婆羅洲。當劇中角色羅進福開口時,他的口音瞬間勾起我的回憶——那是在北婆羅洲的亞庇,一間肉骨茶店的老闆,說的也是福建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語言和圖像在溝通中的重要性,尤其在職場環境中。文章以講古、講鬼故事和Podcast為例,說明聽者如何透過語言在腦海中產生畫面,並藉此提升理解。作者也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圖像輔助溝通,以提高效率。文章強調圖像和語言的結合能增強溝通效果,建議讀者在溝通時,善用圖像或故事來提升效率。
Thumbnail
本文探討語言在處理暴力事件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如何透過用詞的轉變來改變對事件的理解與觀點。以「相對人」這一詞彙為例,文章強調了更中性的語言能促進對彼此的理解與支持,並且指出當相對人面對錯誤和情緒時,我們需要有更包容的心態,才能促進他們的改變與成長。期待讀者放下偏見,從更多元的視角來看待這些事件。
Thumbnail
我在兩三年前有開一個TD Ameritrade的美股帳戶,但TD Ameritrade今年被Schwab嘉信合併了。Schwab嘉信與TD Ameritrade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需要去填寫 W-8BEN表格來避開繳稅的事宜。我覺得一切好麻煩啊!不過還是得處理。 然後我就嘗試登入我的美股帳戶,結果我忘
Thumbnail
透過對自己說話改變你的信念,用語言顯化你的理想生活
Thumbnail
高句麗,百濟,新羅。 自漢代以來就與中國發生著密切關係的朝鮮半島,在經歷了南北朝之後,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高句麗為何又成為了大隋不得不滅的敵國呢?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韓式中華料理最早還要從1882年開始說起,當時的清朝趁著韓國發生「壬午兵變」,出兵入侵仁川要求劃定租借地,在那之後中國人就大舉湧入在韓國建立中國城賣起「中華料理」,最早出現的料理是符合中國口味的炸醬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