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世俗構成的藝術》

《設計與世俗構成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巴布•狄倫在2016年諾貝爾獎宴會(他缺席了)的演講稿中表示:


「我想到了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亞。我想他會自認為是一名劇作家。而他的腦海中根本沒有自己在進行文學創作這種想法。他的文字是為演出而寫的。是為了被說出口,而不是被閱讀。」

“I began to think about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great literary figure. I would reckon he thought of himself as a dramatist. The thought that he was writing literature couldn't have entered his head. His words were written for the stage. Meant to be spoken not read.”



同樣地,他認為自己是一個作曲家和歌手,他希望他的音樂被人聽到,而不自問他的歌是否是文學作品。


raw-image




世俗啊。莎士比亞不可能寫下丹麥王子在墓地裡捧著弄臣的頭骨,而不考慮如何在舞台上建造墓地。道具、服裝、舞台佈景等,是這位在英國文學中舉足輕重的男人,創作傑作時所考慮的世俗因素。巴布•狄倫的意思不是聲稱自己是作曲界的莎士比亞(呃,也許他是這個意思?)而是他像編劇寫劇本一樣寫歌。他們關注更實際的問題。世俗點也好。他們考慮了世俗但必要的事物,以完成這些庸俗平淡的工作,最終成就他們作品的非凡。


設計師不會考慮別人如何讚賞他們的設計,或他們將獲得什麼獎項。他們所關心和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實踐設計以及使用者怎麼使用它們。為此,他們需要獲得的技能、知識和經驗枯燥而棘手,但對於設計工作至關重要。設計師不須自詡為藝術家。他們設計出的作品會給予設計師應有的評價。


別忘了,莎士比亞也寫詩,他確實是一位作家。但設計師呢?他們藝術家的身份認同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設計師嗎?設計師應該成為藝術家嗎?而我們,希望設計師成為藝術家嗎?




avatar-img
Odiist Odiist的沙龍
5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diist Odiis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說工藝和設計是種應用藝術。 我們談到了藝術和設計的模糊界定。 設計師這個稱呼更加難以界定,我們開始使用與定義是相對近代的事。由於設計一詞涵蓋的範圍如此廣泛,「設計師」一詞可以包含很多領域。而工匠
你怎麼知道什麼漂亮,什麼不漂亮?你還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不帶著刻板印象和偏見觀察世界。客廳窗簾的圖案、房子前面的燈柱以及公園裡蹺蹺板的顏色等,都會影響你對美的觀察和看法。接觸到更多美的刺激,人們會更加
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擬像。從臨摹與再現可感知的實際物體、未知的事物、到展現自身的情感與想像。不像肖維岩洞的洞窟壁畫,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孟克的吶喊和皮卡丘的玩偶,皆是這個時空中佔有物質的存在,卻是不存
設計師與客戶 要建立良好、健康的關係,溝通是必須的,而良好的溝通需要相互理解。設計尤其需要更多的溝通,因為設計的過程涉及的是概念、思緒和想法的轉換,需要近一步地闡述。首先,設計師需要與客戶進行對話。
我們總說,人就是從較小的池塘,換到更大的池塘,最後游向大海。能否在江湖河海中存活下來、悠游自在各憑本事。然而,我們可不是天生就會游泳的魚。在被風浪淹沒、被大魚吞噬前,一不留神就淹死了。
看過那段影片嗎?一隻可憐的海龜鼻子裡卡進一根塑膠吸管。替代塑膠吸管的議題,最近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因應政府政策對塑膠使用的限制,市場開始尋求環保替代品。
我們說工藝和設計是種應用藝術。 我們談到了藝術和設計的模糊界定。 設計師這個稱呼更加難以界定,我們開始使用與定義是相對近代的事。由於設計一詞涵蓋的範圍如此廣泛,「設計師」一詞可以包含很多領域。而工匠
你怎麼知道什麼漂亮,什麼不漂亮?你還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不帶著刻板印象和偏見觀察世界。客廳窗簾的圖案、房子前面的燈柱以及公園裡蹺蹺板的顏色等,都會影響你對美的觀察和看法。接觸到更多美的刺激,人們會更加
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擬像。從臨摹與再現可感知的實際物體、未知的事物、到展現自身的情感與想像。不像肖維岩洞的洞窟壁畫,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孟克的吶喊和皮卡丘的玩偶,皆是這個時空中佔有物質的存在,卻是不存
設計師與客戶 要建立良好、健康的關係,溝通是必須的,而良好的溝通需要相互理解。設計尤其需要更多的溝通,因為設計的過程涉及的是概念、思緒和想法的轉換,需要近一步地闡述。首先,設計師需要與客戶進行對話。
我們總說,人就是從較小的池塘,換到更大的池塘,最後游向大海。能否在江湖河海中存活下來、悠游自在各憑本事。然而,我們可不是天生就會游泳的魚。在被風浪淹沒、被大魚吞噬前,一不留神就淹死了。
看過那段影片嗎?一隻可憐的海龜鼻子裡卡進一根塑膠吸管。替代塑膠吸管的議題,最近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因應政府政策對塑膠使用的限制,市場開始尋求環保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