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以平定太平天國而功高天下,青史留名。生前清廷封一等毅勇侯,死後賜諡號「文正」。而後人則毀譽不定,與時俱變。按古人的評價標準,他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俱備,在大多數時候還是得到高度評價。蔣介石就極為崇拜他。現今,也得到越來越正面的評價。
那曾國藩為什麼要反對太平天國呢?他的歷史作用是什麼呢?從社會制度的角度來看,他反對太平天國就是要維護儒家的道統,維護士大夫階層在皇權統治中的地位、作用和利益。相應的,他的歷史作用就是保全了儒家道統,保全了士大夫階層,也就是讀書人階層的存續。
從他的《討粵匪檄》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一點。他要捍衛名教。他說,太平天國致使
「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荊。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我們知道,「太平天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洪天王既是最高權力者,還是教主。太平天國的思想都出自洪秀全,也由他最終解釋。這就與以往的皇權統治有所區別。在皇權統治中,皇帝僅是最高權力者,而不是教主,教主是孔子。對社會價值的解釋權掌握在曾國藩這樣的讀書人手中,是非曲直由他們來解釋判斷。所謂政統與道統之分。雖然儒家的道統對政統的約束甚微,不如西方教會對王權的強力制衡,更不如西方現代制度,但畢竟聊勝於無。而太平天國,道統和政統合二為一,等於說就沒有道統了。
顯然,在「太平天國」的政治框架內,沒給讀書人階層留位置。既然太平天國搞「政教合一」,集政治權力和思想權威于一體,那當然就用不著讀書人了。讀書人的作用就轉換為宣傳貫徹洪天王的思想了。清朝雖然是異族統治,但卻認可了「名教」。清王朝和以往的王朝,都需要讀書人來貫徹,傳播、詮釋和維繫儒家思想。因而這些政權都必須倚重讀書人,給予了讀書人很重要的地位,需要他們來掌控整個社會的價值解釋權。
而現在,「太平天國」要毀「名教」,這個政權要自己掌握話語權,所以就根本沒有必要倚重讀書人了。另一方面,太平天國「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直接管理所有的土地和貨物,那也不需要宗法家族和讀書人來管束和教化民眾了。
在《討粵匪檄》中,他還說,「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凶極醜,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聖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言下之意是說,如果太平天國像李自成和張獻忠那樣尊重名教,他就不一定要去征討它。甚至看到清王朝走下坡路了反過來支持太平天國,也說不定。但太平天國要改變已往的社會結構,要改變遊戲規則。而在這個社會結構和遊戲規則中,太平天國沒將讀書人階層當回事,要毀「名教」。名教」既毀,讀書人就沒有依託之處。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所以,曾國藩作為士大夫階層的一員,會本能地堅定反對「太平天國」,捍衛道統,捍衛士大夫階層的寄託之所及他們的既得地位和利益,以使道統和士大夫階層能夠存續下去。
他做到了這一點。但歷史還是不如他所願。
2017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