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的未來,從「聚合」到「分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手上並沒有任何一個電子書的硬體,勉強來說,只有iPad,我趁Google Play打折時(一套50元)買了幾套金庸的武俠小說。我承認,就是因為便宜,我付費下載了金庸小說。
但我還沒點開來看過,畢竟,紙本書我已經練完了,我只是需要在空檔時間中,重新再練功即可!

電子書交易成本的限制

新聞說,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說,讀者必須排他式的選邊站,因為選邊站,平台業者才有收益。
再者,從「五力模式」分析,打價格戰,受傷的還是作者與出版社,因為我們都沒有「議價力」!

系統不相容與排他

電子書硬體綁內容,意思是說,不同硬體平台(閱讀器)之間,基本上是不相容的,這是一種實質上的排他性。從消費者眼光來看,不同閱讀器需要重複購置,這就是一種支出消費上的排他,想像一個情節,若某個閱讀器上架了某一本你非買不可的電子書,而且就那麼湊巧,剛好只有這個閱讀器可選,這時候你已經有了其他閱讀器,你還會因為這樣再買一部閱讀器嗎?
這就衍生了另一個議題,閱讀器上的內容也會排他嗎?意思是說,平台業者會迫使出版社選邊站,這也是一種實質上的排他。
電子書平台業者都是寡佔廠商,基本上對於內容業者具備了絕大的議價力,平台低價促銷,羊毛出在羊身上,也是剝削出版社。

不讀書,會讀電子書?

這一次遠見的調查指出臺灣人不讀書已經是一種習慣,而且是長時間的不讀書,於是乎,出版業的營業額是衰退的,算到我們這種內容提供者的作者身上,我們每年收的版稅收入真的是逐年遞減,論及首刷,一刷500本當今是常態了,但以前首刷3,000本才是常態。
各位知道,書籍印刷有其固定成本,當印製量愈低,攤提的固定成本愈高,一本書的邊際成本就會愈高,出版社規避了庫存成本,卻躲不了毛利下降的事實,真是伸頭一刀,縮頭一刀。

從「聚合」到「分散」,出版社晾在一邊

從閱讀的經濟行為觀察,也就是我把著作市場往付費閱讀延伸考量的重點,從「聚合」改為「分散」。一本書拆開可以用章節訂價,不必用整本式的訂價,所以,作者在出版市場中原本必須透過出版社接觸讀者,現階段的數位閱讀,作者可以跨過出版社,直接經營讀者群,而且可以掌握讀者在哪裡,過去的出版社不容易辦到。
即使出版社經營粉絲團與社團,也無法精準的定位出每一本書的讀者在哪,但付費訂閱的機制,作者直接參與讀者的經營,出版社反而被晾在一邊了。
舉個例子來說,我出版一本書,從開始計畫寫作到出版也許要經過一年,然後保守的首刷出版1,000本,一本書300元(不能訂價太高)。基於成本考量,內容是被取捨過的,版稅訂價的12%(有些還只有8%),我只能收到36,000元,平均來說,每個月3,000元,微薄的版稅,根本養不活一個作家。運氣差一點,要是首刷沒有售罄,有些出版社還會要求作者返還預付版稅,那可真的會吐血啊!
改為付費訂閱呢?假定一本書有20篇,改為單篇訂價45元,我只要有67個讀者訂閱就可以達到出版版稅同等的收益。但請注意,出版是要賣給1,000個讀者,改為付費訂閱,只要每個月有67個讀者訂閱即可,這差了15倍之多!
所以,我認為電子書的機會可能是從聚合到分散,如果紙本書都不會讀的人,我怎麼也不會相信他會買電子書,還要額外投資一個硬體。
電子書雜誌也許有機會,因為雜誌的生命週期短,又佔空間。
然付費訂閱制的方式,是否會從瀏覽器延伸過去?我認為有機會,但不太符合移動式需求,是否真得會找到切入點,營運模式還得繼續觀察。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幾天,媽祖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繞境之外,各方打算競逐2020年總統大位的候選人,無不千方百計拉攏和媽祖的關係。 為什麼?不就是選票罷了! 政治與經濟本來就是掛勾的,宗教信仰在這本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智慧衣現階段的發展,真的是腹背受敵!從Michael Poter的五力競爭分析模式(Five Forces Model)來觀之,紡織業跨入智慧衣產業的競爭程度,恐怕壓力不小。
零售商機預期受所得影響而衰退,宮廟之間的普渡供桌和香油錢照理也會受倒波及,產業內的競爭受到收入降低影響更加白熱化,然大型宮廟的供桌數則另有一層經濟意涵。
觀光本有環境負載的限制,一個地區的觀光需求的承載力本有其限制,當出現泡沫式的需求與追逐的供給,本質上就會造成很多環境成本,這些環境成本所造成的外部性就會由旅客和當地人來共同承擔,觀光品質低落本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從經濟學的分析觀察,泡沫的起與滅都是可預見的,只是大家都「視而不見」罷了!
共享單車不存在「柏拉圖最適境界」,代表這其中一定有人獲益,也有人權益受損,如果要讓產業有創新經營的空間,應該讓經濟學家來傷腦筋了。
調降菸稅(捐)等於直接菸品降價,解放了購買力,在菸品消費量不變的情況下,可支配所得增加。 政府政策矛盾之所在,即政治考量之所在。
這幾天,媽祖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繞境之外,各方打算競逐2020年總統大位的候選人,無不千方百計拉攏和媽祖的關係。 為什麼?不就是選票罷了! 政治與經濟本來就是掛勾的,宗教信仰在這本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智慧衣現階段的發展,真的是腹背受敵!從Michael Poter的五力競爭分析模式(Five Forces Model)來觀之,紡織業跨入智慧衣產業的競爭程度,恐怕壓力不小。
零售商機預期受所得影響而衰退,宮廟之間的普渡供桌和香油錢照理也會受倒波及,產業內的競爭受到收入降低影響更加白熱化,然大型宮廟的供桌數則另有一層經濟意涵。
觀光本有環境負載的限制,一個地區的觀光需求的承載力本有其限制,當出現泡沫式的需求與追逐的供給,本質上就會造成很多環境成本,這些環境成本所造成的外部性就會由旅客和當地人來共同承擔,觀光品質低落本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從經濟學的分析觀察,泡沫的起與滅都是可預見的,只是大家都「視而不見」罷了!
共享單車不存在「柏拉圖最適境界」,代表這其中一定有人獲益,也有人權益受損,如果要讓產業有創新經營的空間,應該讓經濟學家來傷腦筋了。
調降菸稅(捐)等於直接菸品降價,解放了購買力,在菸品消費量不變的情況下,可支配所得增加。 政府政策矛盾之所在,即政治考量之所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從如何選擇電子書閱讀平臺到不同平臺的特色比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使用心得,並提供了一些選擇平臺的建議。文章也提到了電子書平臺的回饋方案和累積點數的優缺點,以及在選擇平臺時需要考慮是否使用電子紙閱讀器等因素。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在猶豫要不要使用電子書,這篇文章會分享電子書與紙本書的優缺點。電子書的優點是隨時都可閱讀、不佔空間、購買後不用等待等。紙本書的優點是可以賣二手書、有書本擁有權、可以在書店試閱整本書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Thumbnail
雖然電子書流行已久,但我個人依然偏愛實體書。我喜歡翻閱實體書的感覺,以及書本帶給我的獨特氛圍。儘管如此,我也瞭解到電子書的便利和節省空間的優勢,因此正考慮開始使用電子書。在比較不同品牌和價格後,我將做出我的決定。
Thumbnail
紙本書還是電子書?兩者各有優缺點,紙本書帶來物理感受,獨特氣味,而電子書則輕巧、方便存放。本篇文章提供兩種閱讀方式之利弊與觀點,並分享作者重新發現電子書的日常經驗。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我看電子書,經常會在圖書館借書,有些書因為太多人借閱,必須預約才能借到。 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電子書也需要預約,明明電子書可以無限複製啊,所以下面我將簡單解釋圖書館電子書的預約制度。 解釋之前,先說明一下,我主要借閱的電子書是Hyread電子書,其實偶然也有使用台灣雲端書庫、UDN讀書館和華藝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從如何選擇電子書閱讀平臺到不同平臺的特色比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使用心得,並提供了一些選擇平臺的建議。文章也提到了電子書平臺的回饋方案和累積點數的優缺點,以及在選擇平臺時需要考慮是否使用電子紙閱讀器等因素。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在猶豫要不要使用電子書,這篇文章會分享電子書與紙本書的優缺點。電子書的優點是隨時都可閱讀、不佔空間、購買後不用等待等。紙本書的優點是可以賣二手書、有書本擁有權、可以在書店試閱整本書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Thumbnail
雖然電子書流行已久,但我個人依然偏愛實體書。我喜歡翻閱實體書的感覺,以及書本帶給我的獨特氛圍。儘管如此,我也瞭解到電子書的便利和節省空間的優勢,因此正考慮開始使用電子書。在比較不同品牌和價格後,我將做出我的決定。
Thumbnail
紙本書還是電子書?兩者各有優缺點,紙本書帶來物理感受,獨特氣味,而電子書則輕巧、方便存放。本篇文章提供兩種閱讀方式之利弊與觀點,並分享作者重新發現電子書的日常經驗。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我看電子書,經常會在圖書館借書,有些書因為太多人借閱,必須預約才能借到。 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電子書也需要預約,明明電子書可以無限複製啊,所以下面我將簡單解釋圖書館電子書的預約制度。 解釋之前,先說明一下,我主要借閱的電子書是Hyread電子書,其實偶然也有使用台灣雲端書庫、UDN讀書館和華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