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即期商品要促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大家去量販店或者是超商,經常會見到在走道上有一區標示著「即期商品」,意思是,這區商品即將要到達保存期限,所以業者清出來,用比較高的折扣出清。

即期商品促銷是合理的

即期商品也是正常商品,為何業者要清出來特賣呢?這對業者不是會降低營業額嗎?

正常來說,消費者購買商品時,都會注意保存期限,尤其是生鮮商品保存期限短,更要注意保期限。以我為例,我習慣挑選貨架後面的商品,因為,廠商銷售商品都是希望「先進先出」,意思是,貨架後面的商品,保存期限會比前面的晚。

不是我比較賊,是因我比較理性!

如果,商品過期就無法銷售,這對業者的營業額就是一種損失,而理性消費者不是省油的燈,即期商品用正常價格就無法提供充分的價格誘因,吸引消費者購買。

所以,即期商品當正常商品販售,消費者不會購買,業者損失,所以沒有解。

但是,即期商品當成促銷商品,消費者有購買誘因,業者少賺一點,有解。

廠商當然選後者。

供給彈性改變

其實,這道理很簡單,以即期商品為例,主要是業者的供給彈性改變了,在商品即將到期前,業者面臨無法銷售就是損失,因此,供給彈性變高了(需求線變得比平坦),透過降價的手段,希望價格的變動提高銷售量。

此時,消費者的需求條件並沒有改變,當然需求線不會改變。

因此,新的均衡條件讓價格降低,銷售量也提高,然廠商的收益會降低(一般來說是會降低,然實際上要試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大小才知道)。

raw-image

如上圖,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當業者的價格彈性降低之後,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之下,價格降低,但消費數量提高。

以上,都是經濟學教科書教的。

然實際上,供給彈性與價格彈性並不容易計算,但從商品的特質約莫可以知道什麼商品是「低彈性」?哪些商品是「高彈性」?譬如說,一般日常商品可以說是有彈性的商品,只要降價,消費量一般來說都會提高;但有些商品是低彈性商品,透過降價基本上引起不了消費數量變動。

起飛前機票降價也是供給彈性降低



raw-image

有個額外的例子,有時候在飛機即將起飛時,機票的價格會有較大的折扣,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一趟航程對航空公司而言是固定成本,能多賣一點機位都可以多賺一點,於是乎,愈靠近起飛時間,航空公司的壓力愈大,這時候供給彈性也會出現變化,折扣空間變大。同時,經濟艙乘客更有條件升等,因為,把乘客往商務艙與頭等艙塞(臨時搭商務艙與頭等艙的乘客較少),更可以把較便宜的機位空出來,用較低的價格售出。

所以,下一次有機會升等時,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比較帥,或者比較美......

長途巴士可以這樣玩嗎?



raw-image

但換個例子,要是長途巴士業者也想「抄襲」航空業者的點子,巴士出發前降低票價,結局會如何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3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了響應「不浪費食物」,許多商家都會在特定時段推出即期品促銷,若是能第一手獲得這些折扣,精打細算之下,相信也能幫你省下不少荷包。
Thumbnail
為了響應「不浪費食物」,許多商家都會在特定時段推出即期品促銷,若是能第一手獲得這些折扣,精打細算之下,相信也能幫你省下不少荷包。
Thumbnail
一晃眼來到本年度的最後一個月。所有的明年度提案和計畫都得趕在這幾天交出來,總是在做報價單的我,卻在最近一直看提案相關的報價單,買賣雙方的立場偶爾互換,其實對找到自己的銷售盲點有幫助。
Thumbnail
一晃眼來到本年度的最後一個月。所有的明年度提案和計畫都得趕在這幾天交出來,總是在做報價單的我,卻在最近一直看提案相關的報價單,買賣雙方的立場偶爾互換,其實對找到自己的銷售盲點有幫助。
Thumbnail
商品沒有陳列,零銷售!   要陳列才能有銷售,可是若賣場不願意陳列你的商品,你的商品就沒有機會進入消費者的視線,又如何能夠創造銷售呢?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有可能賣場人為疏忽,忘記陳列商品。當一項商品賣場進貨後,一週沒有銷售,就應該去關心下是否賣場的人員忘記幫忙陳列啦! 2. 商品下架召回!
Thumbnail
商品沒有陳列,零銷售!   要陳列才能有銷售,可是若賣場不願意陳列你的商品,你的商品就沒有機會進入消費者的視線,又如何能夠創造銷售呢?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有可能賣場人為疏忽,忘記陳列商品。當一項商品賣場進貨後,一週沒有銷售,就應該去關心下是否賣場的人員忘記幫忙陳列啦! 2. 商品下架召回!
Thumbnail
你可以漲價,不要對不起自己的商品 疫情趨緩之後,生活必需品漲到有感,讓原本就不好過的日子,又找到更合理的素材可以嘴這個社會現況,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一舉兩得,紓壓、又交朋友。 
Thumbnail
你可以漲價,不要對不起自己的商品 疫情趨緩之後,生活必需品漲到有感,讓原本就不好過的日子,又找到更合理的素材可以嘴這個社會現況,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一舉兩得,紓壓、又交朋友。 
Thumbnail
當電商平台長期以折扣、價格戰作為吸引人流的不二法門時,品牌瀕臨被「商品化」的危機。後疫情時代的品牌忠誠度式微是品牌另一隱憂...面對被商品化的危機、疫後品牌忠誠度的式微,以及市場細分加劇的挑戰,品牌的生存之道在於: 1. 深化品牌「有意義」的差異性破除價格戰的藩籬...2. 階段性的減少對平台依賴
Thumbnail
當電商平台長期以折扣、價格戰作為吸引人流的不二法門時,品牌瀕臨被「商品化」的危機。後疫情時代的品牌忠誠度式微是品牌另一隱憂...面對被商品化的危機、疫後品牌忠誠度的式微,以及市場細分加劇的挑戰,品牌的生存之道在於: 1. 深化品牌「有意義」的差異性破除價格戰的藩籬...2. 階段性的減少對平台依賴
Thumbnail
這個問題很常見,當你買過五折的產品就不會在八折的時候購買,一年囤一次貨,趁最大檔期把需求補足,這是你我最常見的購買守則。  價格破壞、銷售疲乏後可以怎麼做? 第一、嘗試新包裝再上市、產生新鮮感。 第二、使用代言人、KOL來提升流量、聲量。 第三、品牌聯名銷售,創造產品新形象。  以上各種模式都可
Thumbnail
這個問題很常見,當你買過五折的產品就不會在八折的時候購買,一年囤一次貨,趁最大檔期把需求補足,這是你我最常見的購買守則。  價格破壞、銷售疲乏後可以怎麼做? 第一、嘗試新包裝再上市、產生新鮮感。 第二、使用代言人、KOL來提升流量、聲量。 第三、品牌聯名銷售,創造產品新形象。  以上各種模式都可
Thumbnail
不定期會在新聞照片中發現到美式賣場中搶購商品的畫面,推車上成堆的同款商品,實在很難想像是如何安穩地推至結帳櫃檯而不傾倒,但卻也因爲如此,讓我們了解到近期有哪些優惠或是熱銷的商品,而這樣的畫面,對財務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不定期會在新聞照片中發現到美式賣場中搶購商品的畫面,推車上成堆的同款商品,實在很難想像是如何安穩地推至結帳櫃檯而不傾倒,但卻也因爲如此,讓我們了解到近期有哪些優惠或是熱銷的商品,而這樣的畫面,對財務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線上的搶購系統設計,都是借鏡實體世界的搶購對策,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時常在身邊都會發現的方法。買賣本來就不只是買賣,他是消費者與品牌締結關係的一個過程。如何在大型促購活動時,讓消費者買的開心、買得愉快,品牌會不止賺到消費者的錢,也才會賺到消費者的心。
Thumbnail
線上的搶購系統設計,都是借鏡實體世界的搶購對策,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時常在身邊都會發現的方法。買賣本來就不只是買賣,他是消費者與品牌締結關係的一個過程。如何在大型促購活動時,讓消費者買的開心、買得愉快,品牌會不止賺到消費者的錢,也才會賺到消費者的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