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之前,漢字在朝鮮半島處於「唯我獨尊」的尊崇地位;從1895年《清日馬關條約》簽訂到1945年二戰結束韓國獨立,漢字逐漸失寵、與朝鮮文字一同混合使用;二戰結束後,漢字就開始進入「蒙難」時期。
然而,在朝鮮半島上漢字,韓國人已經使用將近2000年了,而漢字詞彙也已經深入韓國語言文字中,想要完全廢除漢字相當困難。
因而,長久使用漢字的傳統,碰上現代民族主義的意識,時而矛盾、時而衝突、時而紛歧,莫衷一是。
韓國學校教育的語言政策,戰後幾十年來反反覆覆,有時全用朝鮮文字,有時恢復漢字教授,有時限制教學漢字的學校數,韓國學生經常感到無所適從。
韓國街道上的招牌總是反映了如此的矛盾和衝突,其中大部分使用朝鮮文字;使用漢字的,予人文質之感,表明保守老派作風,服務對象以中高齡者為多;使用洋文的,給人時髦之潮,大抵是咖啡廳或精品店之流,服務對象以年輕人為主。
韓國的報紙雜誌,大都程度不同地夾雜使用漢字,並不多,與日本相比簡直天差地別。因為韓國政府僅僅規定了國中和高中教育的基礎漢字,並未規定常用漢字,所以漢字使用與否及使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全憑人們隨心所欲。
雖然如此,但愛用漢字的韓國人士依舊不少,因為使用漢字顯得莊重典雅,如報紙上的名人訃告偶爾純粹使用漢字,而墓碑也多是使用漢字。
漢字教育的不足或受到忽視,引起了現在與過去之間的文化隔閡。現今,大多數的韓國人都看不懂自己國內名勝古蹟的原漢字題名或題辭。圖書館裡的龐大古代文獻典籍,大都使用純正漢字寫作而成的,很少韓國人能夠利用了。
朝鮮語/韓國語跟漢語/中文分屬不同的語系,兩者本來毫不相干。由於歷史上地緣環境,自古以來兩個民族間的交流密切,因而在語言文字上發生命運關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文化處於先進地位,朝鮮半島深受影響,因為長期使用漢字漢文作為書寫系統,日積月累不免漸漸影響民間日常口語,漢字詞彙大量進入朝鮮語中。
直到19世紀末葉之前,和日本語同樣地,朝鮮語主要是從中國大陸不斷吸收漢字詞彙;而在19世紀末葉之後,則跟漢語如出一轍,也從日本群島大量吸收漢字詞彙;與此同時,朝鮮語也利用漢字來創製自己所需的漢字詞彙。
經過二千多年來的相互影響、交互融合、演進發展,漢字詞彙在朝鮮語中所佔比例來到一個非常驚人的程度:一般粗估大約在50%到80%。
絕無僅有地,由於地緣關係及文化交流,同處於東亞漢文化圈的日本和越南的語言文字中同樣存在許多漢字詞彙。
日本語和韓國語中的漢字詞彙,並不完全等同於漢語/中文詞彙。日本人和韓國人只是利用漢字的詞組能力進而自己創製及使用所需語言文字,而漢字詞彙在融入日本語和韓國語以後,本身多多少少也產生意義上的變異。
在原先的朝鮮語中,表現情緒感覺的詞彙較豐富,而表示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語彙則較缺乏,所以不得不從漢語漢字中大量借用。因而,朝鮮語吸收或創製的大量漢字語彙詞彙,主要是各式各樣的名詞,佔了所有漢字語彙詞彙的77%左右;其次是動詞,約佔14%;接著形容詞和副詞則較少,分別約佔4%、2%。
時至今日,雖然使用朝鮮文字取代原來的漢字來書寫漢字詞彙,改變的只是書寫形式(形),其音、義仍舊保留了下來。
漢字語彙詞彙,在韓國語中已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如果抽掉了漢字語彙詞彙,韓國語就成了殘缺不全,無法完整表情達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