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運動正在進行中,前兩天
《懶得教,這麼辦》(aka 《懶教養》)的編輯拉麵傳了個連結給我,跟我說「香港特首來搶生意了」。我點開連結,看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6月12日接受電視台
訪問,
用教養專家的身份表示意見,她是這麼說的:
「我是一個媽媽、有兩個兒子,如果我兒子每次都只會吵鬧『我就要這樣那樣』,而我也只是遷就他...我想短時間,我們母子關係會很好;當這個小朋友長大了,卻因為當時的任性,而我去縱容他的任性行為,他就會後悔:『點解當日阿媽唔提我呢?』(為何媽媽那時沒提醒我呢?)」
我雖然關心政治,但相關的經驗跟學識都太少,本來也不太敢隨便說什麼;但林鄭用教養情境作了比喻,我一下子就懂了,於是覺得也可以用教育者的身份來說三道四一下。
先說結論:無論是故意還是無意,林鄭在這個例子裡,都把縱容、控制、壓迫,和自由、民主、自主混淆了。
林鄭月娥表示:「我是兩個孩子的媽耶~」(截取自訪問影片)
都是太民主惹的禍?
之前因為演講的需要,我去查了一下教養專家們對叛逆期的說法。Google的搜尋結果嚇了我一跳,因為我以往只聽過青春期叛逆,沒想到對於叛逆的「研究」日新月異,有許多教養文章跟教養專家都指出,現代兒童已經有三個叛逆期了。另外有一間安親班的
網頁文章,甚至說小孩在五歲之前就有四個叛逆期,這人要是活到八十歲,總共會有幾個叛逆期來著?
以另一篇網路流傳(作者不明)、有二十萬人次點閱的
文章來看,它說小孩有3個叛逆期,分別是2歲、7-9歲以及12-15歲。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他們對孩子過於耐心、「民主」,經常會反覆問孩子「好不好」「行不行」。
如:「我們現在出門了好不 好?」「你自己穿衣服好不好?」等。
這種方式是否可行呢?
事實是,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會回答:不好,不行。
其實,父母所做的只是給孩子提供了又一次說「不」 的機會。
這些父母還需花費大量的口舌,向孩子解釋、勸告、講道理。
他們其實已被孩子左右,並未起到很好地引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這樣的論調,跟「台灣就是太民主了」和「民主不能當飯吃」很類似。類似的觀點,在教育現場可不少見。
自由民主不是放縱,壓迫暴力不是管教
再看一個我用過很多次的例子:
小明買了一包滷味回家,還特地買了四百元超大包,想要給女朋友一個驚喜,結果女朋友說:「靠北誰說我要吃滷味?還買這麼大包,你買之前不會先打個電話?」
這時若有個兩性專家建議小明「不要太有耐心」、「不要太民主」、「不要放縱女朋友」、「不要寵壞她」、「你就是太尊重女朋友」(以上說法都是市面上教育專家會講的),還對小明說什麼「你要是問了女朋友,也只是給他提供了又一次說『不』的機會」,你會覺得這是個正常的建議嗎?
光看例子裡短短的文句,不知道前因後果的我們,可以推測小明應該是好意,而小明的女朋友也拒絕得有點不近人情,不過無論如何,我們不會覺得小明因此就有資格強迫女朋友把滷味吃光,也不會覺得小明的女朋友要求小明先打個電話,是「太民主」的「吵鬧」。
將這三個例子對比起來,也許林鄭真的包藏著賣港的禍心,也許她就真的只是個把政治當成教養、把人民當成兒女的媽媽,但我們終究能夠發現「太民主」或「太尊重」這種說詞裡的壓迫、暴力與控制,而願意支持起身反抗的人。同樣地,我們也不會支持小明強迫女朋友無條件服從他的善意。
然而,當類似說詞出現在教育現場時,許多人的直覺就改變了。
有許多人認為當小孩跟大人的主張對立時,小孩若是一直堅持自己的主張,就是如林鄭所說的「只會吵鬧『我就要這樣那樣』」,應該「引導孩子」去做大人想要他做的事。而對於那些積極去理解小孩、試圖維護小孩主張的行為,則很容易被理解成「也只是遷就他……去縱容他的任性行為」。
為什麼在大人之間、在政府與人民之間,人們會覺得很不對勁的說詞,在大人與小孩的關係裡,人們卻容易顯得支持呢?
沒有控制,哪有叛逆
在我的教育現場裡,我合作的父母大多正在調整教養模式,努力往民主教育、自主教育的方向「轉型」。我時常會出一個作業給這些父母們,讓他們評估自己與小孩之間的權力差距。我請父母們統計每一個大人與小孩意見不合的事件,有多少比例最後是如小孩的要求或主張。
之所以統計結果而不是過程,是因為大人就像政府一樣,假如缺乏妥善的監督機制,那些講理的過程就像虛有其表的公聽會,大多只是走個形式。
我們知道,小孩的身體能力遠比大人弱小,而社會賦予小孩的權力也有諸多限制,所以即使大人非常注意、積極想要賦予小孩權力,小孩仍然可能會處於非常弱勢的狀態。
這個作業的結果,大多是在10%~30%之間。也就是說,在這些有意識要追求民主教育、自主教育的家庭裡,在他們日常生活的事件中,小孩仍然十分缺乏自主權。那就更別提那些完全沒有這種意識的家庭,小孩能有多少自由?那些教養專家對這樣的社會說什麼不要給孩子太多自由、太多民主、太多尊重,是在說什麼鬼話?
無論是假溝通或是真禁止,有許多小孩很早就對大人全面掌權的生活感到失望,而早早退出了體制內的溝通與協商,主動或被動地讓自己的要求與想望溢出到各種規則外去,卻反而被大人理解成叛逆。
而這些掌權的大人們也許沒有想過,若是沒有控制,又哪裡有叛逆?沒有處處想要掌權的強權,小孩又要對誰叛?對誰逆?
我們習慣小孩「有耳無嘴」,習慣諸如「小孩比大人沒有判斷力」的種種刻板印象。我們習慣如此,使得我們對小孩的壓迫與暴力更加難以覺察。
請你和我一起氣憤與同情
從小孩的經驗來看,暴力在教育或教養現場仍然常見,即使像我這樣立場鮮明、反對對小孩施展暴力與壓迫的教育者,和我合作的孩子裡,也有許多仍有被使用暴力的經驗,甚至有些還正在面對著暴力的威脅。
這些主張對小孩施展體罰或壓迫的人,如同前面那篇網路文章所示,提出的論點和和林鄭十分類似。
很多人對林鄭的發言感到生氣,對香港人受到的暴力與壓迫感到同情,身為教育工作者,我想邀請讀者擱置對小孩的刻板印象,試著比對一下以上種種例子。那麼讀者也許對教育現場裡孩子所受到的壓迫與暴力,也會感到同樣的氣憤,或者至少,能夠感到更多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