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宗教教義以所陳述的事實為依據:應該接受檢驗──《信仰不是事實》大要2019D3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科因指的宗教,有幾個特徵。一、有神論(theism)。有神論的神不但創造萬物,也干涉世事。比方基督教說上帝會聽信徒祈禱,會審判世人,加以賞罰等等。二、道德標準。信徒要服從神所啟示的道德。三、信徒跟神直接相交的個人關係。簡單說,他指的宗教,就像猶太教、基督教、伊蘭蘭教。

3.1 宗教信仰以事實為依據

宗教說法往往是經驗的假設、事實式陳述。所謂神創造天地,天地就是這個現實世界;佛教所謂轉世、基督教所謂道成肉身,是說成了活在世上、有血有肉的人。大洪水、挪亞方舟、以色列人出埃及等等就不必說了。信徒大多把神的存在、耶穌復活等等當成事實。換言之,宗教說法是對現實世界的描述。
http://www.jesusandmo.net/comic/facts/
既然涉及現實世界、有血有肉,就有可能驗證;既然宗教宣稱關係人的永生,影響越重大,越應該認真驗證;既然宗教的影響遍及現代社會的政治、法律、醫學、倫理等等,誰都應該來仔細驗證。
宗教顯然以現實世界的事實為根據,建立其信仰。有些人卻不同意,例如基督教神學家Spufford說:
宗教不是哲學論證,……也不是什麼代替科學的。其實宗教根本不是一套現實世界的命題。宗教什麼都不是,而是感受的結構、情感的建築。你不是因為贊同上帝存在這個命題而有那種情感,而是因為你先有了情感,才相信上帝存在的命題。
還有穆斯林神學家Aslan的說法:
不管神話表達的是什麼真理,都跟歷史事實沒什麼關係。摩西是不是真的分開紅海、耶穌是不是真的叫拉撒路復活、真主是不是真的由穆罕默德傳話,根本都是不相干的問題。宗教及其神話的相關問題只有一個:「這些故事有什麼意思?」
科因不同意這種宗教與事實無關的說法。因為就算信徒是先有宗教感情才相信神的存在等命題,仍然需要以這些事實命題的信仰,來引導情感,實踐成道德標準、生活模式、宗教行為等。如果《聖經》、《古蘭經》都只是一些有寓意的故事,就只是哲學,不成其宗教。比喻還是實寫的問題,下文分析地獄、始祖故事時再來討論。
許多神學家、學者也不同意宗教與事實無關。首先是保羅:
「既傳基督是從死裡復活了,怎麼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2-14)
可見基督教是建基於耶穌復活這件事上。神學家Swinburne認為信仰要有事實根據:
惟有神存在,信奉基督宗教(或任何有神論宗教)才有意義──如果神不存在,那麼崇拜一個不存在的造物主、祈求祂在世上做些什麼、帶我們上天堂,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神沒有意志,我們設法按祂的意志生活,也是沒有意義的。
Mikael Stenmark說得更明白:
所以宗教也包含(d)現實世界的信念。……根據基督教的信仰,……最少神要存在、耶穌是神的兒子、神按着祂的形象造人、神是造物主、神想要原諒人、神愛世人,這些都一定要是真的,救贖才可行。由此可見,基督教好像跟科學一樣,都有知識上的目的,就是設法闡明現實世界的真相。
John Polkinghorne也強調信仰的事實根據:
宗教跟科學一樣注重真理。然而,除非宗教的信念符合事實,否則就不能指引人生,勇於面對死亡;充其量只成了安慰人的幻想的錯覺練習。
Ian Barbour說:
宗教傳統其實是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套抽象觀念。但是生活方式是以對現實世界的性質的信念為前提,如果這些信念不再可信,生活方式就無法維持。
最後是Francis Collins和Karl Giberson的聯合聲明:
同樣,宗教的各方各面幾乎都不只是價值判斷和道德指引。宗教常常陳述「事物的實況」。
按:科因花了許多篇幅,特別強調「宗教信仰基於事實陳述」這一點,因為許多宗教說法被人指出不實時,信徒往往推說「不相干」、「那是比喻」、「那不重要」。奇怪的是,有些科學家也這樣認為,例如Stephen Jay Gould, Brian Greene等等;用格林的話說,對客觀實在的事實陳述「不是對的標準」。有些信徒可能就說:「看,科學家說的呢!」我奉勸信徒別見縫插針,先想清楚格林的話的言下之意。#相容派科學家根本不了解宗教,也不了解信徒。以基督教為例,照他們的講法,就算《聖經》記載的「事實」都不是事實,也沒有關係,因為「不相干」、「那是比喻」、「那不重要」。換言之,就算神創造天地萬物、創造人是假的,亞當夏娃的故事是假的,原罪云云是假的,耶穌為世人贖罪釘十字架是假的,復活也是假的,天堂地獄假的,通通沒有關係,你照樣可以相信基督教,當基督徒。因為信仰的本質不在乎那些,而在乎人怎樣在內心尋求神,與神同在云云。其實不少學者、平信徒都這樣解釋過。#請問你願意信這樣的基督教、當這樣的基督徒嗎?請問你願意不願意?#如果願意,請問當這樣的基督徒,跟當穆斯林、媽祖信徒有什麼分別?許多穆斯林、媽祖信徒內心都真誠地感動,你跟他們有什麼分別?還是說,進入你內心、叫你感動的那個神其實是觀世音,你稱呼祂耶穌而已?還是說,這也無所謂,你在內心尋求祂,與祂同在就行了?#如果不願意信這樣的基督教,那麼《聖經》的「事實」跟科學衝突,你為什麼不計較?如果你不知道有什麼衝突,因為教會都說沒有,你為什麼不自己像大陸人「翻牆」那樣翻出去看清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局外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信仰是證據的免疫力,再確鑿的證據都可以忽視、否定。宗教以感情的交托代替證據的需求。要叫人相信科學,不但要有「事實」上的教育,而且要有「信仰」上的反教育。從民意調查可見,科學家、無神論者批評的是主流教義,打的不是稻草人。科學家信徒少,是研究科學叫人不信,而不是不信的人做了科學家。
事實勝於雄辯,道德不是宗教的專利,培養道德不需要神,不需要宗教。開明教育的關鍵,在於孩子可以質疑,可以不同意,而不在於說些模棱兩可的蠢話。教會學校往往以教育的名義掩護灌輸式傳教。相關書籍、網站的介紹。
本系列主要介紹朱克曼的《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道德來自養育的人、生活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大腦、在生活裡學到的經驗。金律不需要上帝,只需要人的同感。
介紹一些離教名人,例如:洛夫特斯、普賴斯、巴克、斯威尼等;還有一些相關的書籍、網站。
離教很少出於單一因素。根據受訪者的自白,有九大理由:1. 家長。2. 教育。3. 不幸。4. 不同的文化、宗教。5. 朋友、同事、情人。6. 政治。7. 性事。8. 撒旦、地獄。9. 宗教人士的惡行。
演化上,樂觀、悲觀各有優點。一個人多樂觀,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結果,不完全是自主的。現代社會不但宣揚樂觀,甚至把苦難當成祝福,這樣的正向熱是錯誤的。個人成長是受難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苦難本身預設的目的,何況不是每一個受難人都成長。盲目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延誤臨終的角色。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信仰是證據的免疫力,再確鑿的證據都可以忽視、否定。宗教以感情的交托代替證據的需求。要叫人相信科學,不但要有「事實」上的教育,而且要有「信仰」上的反教育。從民意調查可見,科學家、無神論者批評的是主流教義,打的不是稻草人。科學家信徒少,是研究科學叫人不信,而不是不信的人做了科學家。
事實勝於雄辯,道德不是宗教的專利,培養道德不需要神,不需要宗教。開明教育的關鍵,在於孩子可以質疑,可以不同意,而不在於說些模棱兩可的蠢話。教會學校往往以教育的名義掩護灌輸式傳教。相關書籍、網站的介紹。
本系列主要介紹朱克曼的《海闊天空:不信宗教的美好人生》。道德來自養育的人、生活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大腦、在生活裡學到的經驗。金律不需要上帝,只需要人的同感。
介紹一些離教名人,例如:洛夫特斯、普賴斯、巴克、斯威尼等;還有一些相關的書籍、網站。
離教很少出於單一因素。根據受訪者的自白,有九大理由:1. 家長。2. 教育。3. 不幸。4. 不同的文化、宗教。5. 朋友、同事、情人。6. 政治。7. 性事。8. 撒旦、地獄。9. 宗教人士的惡行。
演化上,樂觀、悲觀各有優點。一個人多樂觀,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結果,不完全是自主的。現代社會不但宣揚樂觀,甚至把苦難當成祝福,這樣的正向熱是錯誤的。個人成長是受難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苦難本身預設的目的,何況不是每一個受難人都成長。盲目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延誤臨終的角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強調信仰不僅僅是宗教儀式,而是與上帝建立真實的關係。文章分析了信徒如何避免流於形式的信仰,並呼籲基督徒在生活中展現真摯的愛與誠實,強調信仰應該反映在日常行為中,真正的信仰應持續成長並帶來內心的改變。讀者能從中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並學習如何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愛。
Thumbnail
宗教經驗屬實的第二個印證是作為普遍心理現象。談到心理學,許多基督徒聞之色變,並會擺出防衛姿態。這可能是因為翻開今天的心理學教科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所引用的心理學大師,不乏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者;所闡述的心理學理論大多基於演化論,甚至是排除上帝存在的自然主義世界觀。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基督徒可不可以稱骨?可以。怎麼不行。XDDD這一題是和「當滅之物」及「神造萬物」有關。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Thumbnail
該文討論生活中的神蹟如何與理性和科學觀點相抵觸,並且以《約翰福音》中的「把水變成酒」的神蹟為例,提及現代人對神蹟的看法。文章強調神蹟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以及生活中尋找神蹟的意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強調信仰不僅僅是宗教儀式,而是與上帝建立真實的關係。文章分析了信徒如何避免流於形式的信仰,並呼籲基督徒在生活中展現真摯的愛與誠實,強調信仰應該反映在日常行為中,真正的信仰應持續成長並帶來內心的改變。讀者能從中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並學習如何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愛。
Thumbnail
宗教經驗屬實的第二個印證是作為普遍心理現象。談到心理學,許多基督徒聞之色變,並會擺出防衛姿態。這可能是因為翻開今天的心理學教科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所引用的心理學大師,不乏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者;所闡述的心理學理論大多基於演化論,甚至是排除上帝存在的自然主義世界觀。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基督徒可不可以稱骨?可以。怎麼不行。XDDD這一題是和「當滅之物」及「神造萬物」有關。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Thumbnail
該文討論生活中的神蹟如何與理性和科學觀點相抵觸,並且以《約翰福音》中的「把水變成酒」的神蹟為例,提及現代人對神蹟的看法。文章強調神蹟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以及生活中尋找神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