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認識微積分(九)什麼是「微分」(上)

2019/06/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前篇文章中,本文透過各種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讀者建立「瞬間變化率」(instantaneous rate of change)的觀念,不論是在生活中小孩的成長變化率,又或者物理和化學家計算物體的速度與反應速率,若將觀察人、物體的時間間隔不斷縮小再縮小,壓縮到趨近於0時,所記錄的數據經過計算後就能得到「瞬間變化率」。
本篇文章延續先前主軸,且分上、下兩篇。上篇將主旨聚焦於單一例子:「瞬時速度」,透過討論貓咪奔跑之實例,複習並計算平均速度之定義,在說明瞬時速度的觀念,最後進一步鋪成下篇的抽象微分概念。

一、從生活實例中思考瞬時速度

  不論是大馬路上的車子呼嘯而過,又或者獅子穿越大草原狩獵,貓咪快速飛奔,等文字敘述都難以量化物體移動的程度,因此物理學家定義物體「位置對時間的變化率」為平均速度,讓物體移動的程度變成可算的數。
平均速度=位置變化/時間變化
  本文以用錄影機和電腦感應器,觀察並計算的一隻貓在直線跑道上的移動距離為例,為求方便,定義開始觀察的時間為「0」,單位可設為「秒」,若給定以下表格資訊(見下文),要如何定義第3秒時,位移對時間的瞬間變化率,或稱為第3秒貓咪的瞬時速度呢?
時間 位置
(單位:s) (單位:m)
0.00 4.23

1.00 8.33
2.00 10.24
2.90 15.20
3.00 15.44
3.10 15.70
4.00 17.35
  求瞬時速度前,需先回想平均變化率的定義,比如求0到3秒的平均速度,只要計算:
平均速度 = 改變位置 / 改變時間 = 末位置-初位置 / 末時間-初時間
0至3秒平均速度=3秒位置-0秒位置/3秒-0秒
= (15.44-4.23)/3 = 3.736 (m/s)
  但我們關心的是瞬時速度,而非平均速度,所以應將兩次觀察的時間間隔縮短,又本題要求第三秒的瞬時速度,故需將另一次觀察時間與第三秒間隔縮短。從0秒到3秒,變為2秒到3秒,終至計算2.90秒到3秒之平均速度,和3.1秒至3秒之平均速度,如此一來,時間間隔就從間隔3秒變為間隔0.1秒了:
2至3秒平均速度=3秒位置-2秒位置/3秒-2秒
=15.44-10.24/1=5.2 (m/s)
3至4秒平均速度=4秒位置-3秒位置/4秒-3秒
=17.35-15.44/1=1.91 (m/s)
2.9至3秒平均速度=3秒位置-2.9秒位置/3秒-2.9秒
=15.44-15.20/0.1=2.4(m/s)
3至3.1秒平均速度=3.1秒位置-3秒位置/3.1秒-3秒
=15.70-15.44/0.1=2.6(m/s)
  經過以上計算,分別得到「(3秒前一秒)2到3秒」和「3秒至4秒(後一秒)」內的平均速度,此時的平均速度,尚離瞬時速度有點距離,而當計算2.9秒至3秒的平均速度:2.4(m/s)或是3至3.1秒的平均速度:2.6 (m/s)時,就已可作為3秒瞬時速度的不錯估算值了,所以我們可估計瞬時速度為兩者平均值:2.5(m/s)。

二、瞬時速度的定義

  然真正的第3秒瞬時速度,根據物理學家定義:「若要求某物體在a時的瞬時速度需有兩次觀察物體位置。應將另一次觀察之時間與a時的間隔縮至趨近於0,或說,讓另一次觀察時間,趨近於a時,用此條件求得的平均速度之極限,就是平均速度的極限,或稱瞬時速度。」故3至3.1秒的平均速度仍不夠資格稱之為第三秒的瞬時速度。讀者可想像,由於兩次觀察間隔壓縮至極致趨近於0,根據數學定義,間隔時間與0要十分靠近,彼此距離小於任意正數,卻仍不等於0但3與3.1秒仍隔了0.1秒。
  換個角度看,另一次觀察的時間,因與第3秒的間隔十分短暫,如一眨眼間,所以理應非常靠近第3秒,或稱趨近於第3秒。此時讀者可想像計算2.999秒至3秒的平均速度,或是3.001秒至3秒的平均速度,就十分趨近於3秒的瞬時速度了,但須永遠記住,2.999、3.001秒仍與3秒差了0.001秒的距離雖然兩者很靠近,但仍不是數學中趨近的定義。因此在靠近於3秒所做的任何觀察,皆非瞬時速度,只是逼近瞬時速度而已。因真正的瞬時速度要用先前介紹「趨近」的觀念,需用數學極限計算

三、瞬時速度的本質是函數的極限

  在此將上述文字敘述用數學式表達,已知當在第n秒觀察一隻貓咪時,永遠只對應到一個唯一位置,因此貓咪位置是時間的函數,令此函數稱f,且令自變數為時間,稱第x秒,應變數f(x)則表示位置(單位:m)。
  因此第三秒的瞬時速度可以用函數極限表示並計算為:
這個數學式表示,當自變數時間x趨近於3,求f(x)-f(3)除以x-3之極限。f(x)-f(3)除以x-3是,貓咪位置變化量f(x)-f(3)除以時間變化量x-3,也就是x和3秒間的貓咪平均速度
  其中第x秒是另一次觀察貓咪的時間,當x秒趨近於第3秒,求x至3秒間的平均速度之極限,稱為平均速度之極限是因f(x)表示貓咪在x秒時的位置,同理,f(3)表示貓在第3秒距離,而分母的x表示第x秒,3表示第3秒,因此這個數學式子的物理意義相當於:貓咪位置變化量f(x)-f(3)除以時間變化量x-3之極限,也就是x和3秒間的貓咪平均速度的極限,根據物理學家定義,這才是真正第三秒的瞬時速度。

四、小結:生活實例只是數學規則的倒影

  本文用「縮短觀察時間間隔」來說明「瞬間變化率」,只是單一的生活實例,數學家想要追求的卻是一切現實現象背後,所隱藏的一種通用、精準、且清晰明瞭的規則與真理,這些生活實例,用文學來比喻:數學規則在物質世界的倒影,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實體,就如我們不會認為鏡子裡反射的人、事、物是真實的一樣,因此不能單單了解這些實例,而是從這些實例出發,找出一條式子或一個定理,或一樣理論。數學家以現實現象為出發點,能定義出「微分」涵蓋所有「瞬間變化率」的計算。故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就能掌握數學中「微分」的抽象定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Caspar
Caspar
大學時專攻生命科學與數學,對於科學教育富有熱誠,時常感嘆台灣的科學教育抹滅學生的興趣,期望藉由文章讓讀者了解科學的學習方法與精神。我也熱衷於研究親子教育、心理學、哲學、語文等,希望能在文章中提供讀者教育孩童的方法,並定期分享語言的學習文章,期望讓讀者們的生活更加充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