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懂得「放棄」,才夠「理性」?

2019/07/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印度聖雄甘地

掉了一隻鞋子,你怎麼選擇?

有一則印度聖雄甘地的故事,可以來說說所謂「選擇」與「不選擇」的意境。
有一次,印度的聖雄甘地乘坐火車出行了,當他剛剛踏上車門那刻時,火車正好要啟動,一不小心,他的一隻鞋子不慎掉到了車門外。就在這時,甘地索性脫下了另一隻鞋子,朝第一隻鞋子掉下的方向扔過去。見到此狀的乘客好奇的問他問什麼要這樣做,甘地卻回應說:
「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拾到一雙鞋,這或許對他是個收穫。」
甘地的選擇就是不選擇掉了的那隻鞋子,他選擇的是甩下另一直鞋子。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對甘地而言,甫掉下的第一隻鞋子,除非他跳車,否則已經無法挽回了,對他而言那隻鞋子就是「沈沒成本」(Sunk Cost)。但你有見過腳穿一隻鞋的人嗎?我相信正常人不會這樣穿。所以,甘地腳上的那另外一隻鞋對他而言已經失去功能,所以,即使掉了一隻鞋,不啻沒了效用,當做「沈沒成本」一無可厚非。

什麼是「沉沒成本」?

不清楚經濟學的讀者朋友一定不知道「沉沒成本」在經濟學中是個很重要的概念,而且,實務上與生活上,我們會經常遇到,但我們卻經常陷入「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中而不自知!
想像一下......
潑出去的牛奶(Do not cry over split milk!)(覆水難收),你能夠回收嗎?
「沉沒成本」經常和「固定成本」混淆,請注意,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決策時,如果不管做出任何決定,都無法改變未來的,就是「沉沒成本」,反之,就是「固定成本」。
舉個投資決策的例子來說,某個投資專案,如果做出的任何決定,都無法改變,這個專案就已經沒有任何效益,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這個投資專案就已經是個「沉沒成本」。但通常,我們都會選擇繼續投資,那就是我們誤以為還是「固定成本」!
也就是說,當專案已經是「沉沒成本」,不管規模與成本多寡,都不能影響投資決策,這時候,理性決策,就是「捨」
飛離甘地腳下的那雙鞋,對他而言是沈沒成本,但對於有幸撿到這雙鞋,且願意穿的窮人家,可是意外之財。
甘地的「不選擇」跳車撿鞋,「選擇」甩下另一隻鞋,路過的窮人撿到這雙鞋,又「選擇」收下這雙鞋,這一連串的選擇與不選擇之間,不啻創造了社會福利(對於撿到鞋的窮人),對於甘地而言一點也沒有任何損失,如果你認為是一種損失的話,即是犯了「損失憎惡」的謬誤了。
甘地的選擇與不選擇,是一種民胞物與,悲天憫人的胸懷,你也可以說是一種哲學觀,但也是一種經濟觀,且別說我胡亂地為經濟學戴高帽──為賦新詞強說愁啊!
說明白一點,「選擇」這件事,壓根就在經濟學原理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講過了……正因為資源是固定的,你不是選擇「這個」,就是選擇「那個」,而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如何選擇的社會科學。

什麼是「沉沒成本謬誤」?

簡單來說,就是繼續為失敗的項目繼續投資!
在某個項目中不管花費多少精神與金錢,到頭來發現已經無法獲利時,也就是說不管當下或未來都不可能產生正的收益,照理,我們就應該停止這項投資。
然而,當我們卻選擇繼續投資這個項目時,打算回收這項已經視為「沉沒成本」的項目時,這時候,就是出現「沉沒成本謬誤」
譬如說,你買了一張演唱會的門票,當天竟然下大雨,其實,你心裡頭覺得交通不便的成本其實相當高,有點不太願意出門,但想想你買了這一張門票,花了一筆錢,不去,真的是太可惜了。於是乎,你冒雨出門,難後,心裡頭一陣OS......但反之,如果這張門票是人家送你的,你會選擇宅在家裡!

什麼是「損失憎惡」呢?

伴隨著「沉沒成本謬誤」出現的,還有「損失憎惡」(Loss Aversion),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甘地的丟在火車外的那一隻鞋,如果是一般人,損失一隻鞋與獲得一隻鞋的效用是不一致的,丟掉的鞋更為痛苦。
所以,不管你執著於腳下的那一隻鞋,或者是火車外的那一隻鞋,你同時踩下了「沉沒成本」與「損失憎惡」!

你的衣櫃與鞋櫃

最後,你看看你家的衣櫃與鞋櫃,不合身(包含已經舊了,不喜歡了)的衣服,與不合腳的鞋子,是否依然佔據你的衣櫃與鞋櫃......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