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也看心理師?心理師最感同身受的5點箇中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你正在接受諮商,想到你的心理師也在接受諮商,你做何感想?是不是有一種「他好像沒完成甚麼...」的不安呢?

再想下去,心理師的心理師也看更資深的心理師?那更資深的心理師...(無限輪迴),講著講著,也許你更不安了,莫非心理師這組織是老鼠會?

大部分的心理師在受訓期間,都接受了其他心理師大量的諮商與督導。或許你難以想像,縱使成為正式的心理師,不少心理師在關鍵時刻會接受其他心理師的諮商,也有一部分的心理師接受資深心理師為期數年的長期諮商。

這段歷程,不少非諮商領域的朋友聽了嚇一跳!甚至懷疑這些正在接受諮商的心理師,他們真的能幫上別人嗎?我們試著從下面幾個疑問想一想:

1.還要接受諮商的心理師是不是能力不夠?

不是(斬釘截鐵)。反而是現實上能力足夠,但心理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的心理師比較多。

為了讓自己更幫上個案,大部分的心理師都會在談話結束後,反省哪個部分有疏漏,或是更加速催化。有時記錄下談話歷程、有時做雜事時腦中慢速倒帶諮商的片刻、也有時洗澡突然靈光乍現想到更好的回應。

然而再努力的心理師也有自己看不見的盲點,盲點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和個案談話的技術與觀念,心理師通常會去找更資深的心理師進行「專業督導」精進自己,專業督導是另一個範疇,本文不細談。另一個是自己的盲點,諮商的歷程中,情緒的互相牽連是家常便飯,在個案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昔日是正常不過的事。

在我還在實習時,一個大學女生個案講了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碰到的問題,她講著講著,慢慢啜泣...我感受到她的失落,她的失落勾動我沒處理好的友情關係,遺憾的感覺變成黑白照片一張張在我腦海閃現,然後我跟著哭了。

如果你在場,那一刻也許你會不知道要安慰誰。

在最後一次談話,她表達了在這段諮商中獲得的幫助,但也直白的講那次我落淚時她的驚訝,與難以表達的害怕,這些重要的感受她最後一次終於願意透露。

她的反應給了我深刻的提醒。晤談時,我們心裡深層的痛,將不可避免的被案主牽動。如果連自己都不願意去看清楚自己的痛點那才是讓自己能力不足

2.是不是心理師心理有病,才去找心理諮商?

怎樣意識到心理有病呢?換個溫和一點的詞:發現自己有異狀。

我有一個在大學提供諮商服務的學姐,有一次,她年幼的嬰兒在學步的途中,不小心墬樓,過世了。聽到消息她悲痛萬分,傷心的她很快意識到:

現在的我看到大學生,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孩子,想到他永遠當不了這些青春正盛的大學生...

那些不由自主的悲傷與忌妒,對正在進行的工作沒有幫助。她痛定思痛,停下所有的諮商工作,請假半年,向所有的案主道歉,處理孩子的後事。那段時間,她努力想辦法讓自己度過傷慟哀悼的時刻,找諮商,找朋友,找一群可以支持她的人。

人生的很多時刻不要硬撐,替自己負責就是替案主負責。有使難免發生事情,或是心理生了場病,但適時讓自己接受幫助就可以了。

學姊的這個故事你知道後來怎麼了嗎?她的案主知道了她的狀況,都表示願意等她回來,繼續談話。

3.心理師是不是都沒甚麼朋友,為什麼他們不找朋友講?

先陳述一個觀念,每一次和別人講難受的心事,情緒,其實你正在把你的痛苦傳給你的朋友幫忙消化。幾次沒有關係,但久了,朋友會覺得你總是在散播負能量;再久,你的朋友會減少和你接觸,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淪做別人的免費情緒垃圾桶,因為光是自己要煩的事情就夠頭痛了啊。

知悉這一點,還會忍心把所有的情緒感受,全然不顧朋友感受的一股腦倒嗎?好的朋友可以抱怨一時,承接一時,但他不必要對你的人生負起思考的責任,不需要用全盤的觀點,恰到好處的探問去與你一起思考困難。

為了維持友誼永續經營,那些長存在自己身上的問題,還是點到為止吧!真想好好處理,就找一個專業的心理師吧!

4.為什麼有些心理師沒事要跑去被諮商?

就算日常生活看起來都搞定,沒問題,但每個人私下都有一不想正視的潛在問題,比如童年創傷、不可告人的性癖好、善妒的性格...還有,那些不是病,但困擾著我們的往事多到一塌糊塗。

心理師一樣有這些難以啟齒的困擾,要把這些忘了最好的困擾想起來並告訴別人,恐怕也需要一大段歲月。

生活沒有具體煩惱的時候諮商,這些「隱藏版困擾」就會若隱若現登場,挑戰著你與你的心理師。一次次面對後,你會有機會深刻地和你的心理師,建立真實的信任感。

所謂真實,就是縱使愛恨交織,崇拜與貶抑交疊後,依然沒斷裂或膨脹的關係。這種被真實關心的感受,足以療癒許多痛苦,但又沒有任何人在側的時刻。

這也是那些心理師,比如我,希望能親身體會過後,發展出來的能力。

5.為什麼你們會想花一大筆錢去做好幾年的長期諮商,有甚麼用?

比較短期的諮商目標通常很明確,針對特定問題,迅速代謝情緒,以及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然而長期諮商的邏輯裡,情緒紓解和問題解決並非諮商的最終目標。

好的長期諮商最大的功用在於「把自己看透透」,看到自己的好,也看清楚自己一再縈繞的心魔,那是極為痛苦的修練,若不是長期諮商中被專業與有尊嚴的對待,有些困難我們一輩子不願意正視。

要好好的譬喻長期諮商這個歷程,我很喜歡我的督導說過的一段話:「諮商就像吃中藥一樣,慢速,卻像是在調整體質。」長期諮商的成效,往往是在一大段歲月後,偶然發現自己更有能耐應對生活的種種苦難,看清楚自己的痛點時,也適時給予自己慈悲。

以及發現早幾年介意的老問題,至今根本想不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路上的譬喻法的沙龍
94會員
63內容數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很多人在問,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優質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專業議題的心理師? 心理諮商是一個非常􏰀視隱私保密的工作,心理師不只不會請治療成功的個案出面幫忙宣揚來彰顯 治療師的能力,更因為心理師有保護及保密個案個人相關資料和會談內容之責任,除非個案自己向 他人透露其諮商事宜,否則諮商室中發生
Thumbnail
很多人在問,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優質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專業議題的心理師? 心理諮商是一個非常􏰀視隱私保密的工作,心理師不只不會請治療成功的個案出面幫忙宣揚來彰顯 治療師的能力,更因為心理師有保護及保密個案個人相關資料和會談內容之責任,除非個案自己向 他人透露其諮商事宜,否則諮商室中發生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菜鳥的我們都經歷過拼命想扮演好心理師角色的階段,那時很在意自己的表現,也過度檢視自己。新手心理師面對焦慮,如同面對諮商中的所有情緒,誠實是最好的解藥,也是這道路我們該朝向的地方。
Thumbnail
菜鳥的我們都經歷過拼命想扮演好心理師角色的階段,那時很在意自己的表現,也過度檢視自己。新手心理師面對焦慮,如同面對諮商中的所有情緒,誠實是最好的解藥,也是這道路我們該朝向的地方。
Thumbnail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Thumbnail
  只是一個心理師對自己職業的思考與碎碎念。
Thumbnail
  只是一個心理師對自己職業的思考與碎碎念。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