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接受諮商,想到你的心理師也在接受諮商,你做何感想?是不是有一種「他好像沒完成甚麼...」的不安呢?
再想下去,心理師的心理師也看更資深的心理師?那更資深的心理師...(無限輪迴),講著講著,也許你更不安了,莫非心理師這組織是老鼠會?
大部分的心理師在受訓期間,都接受了其他心理師大量的諮商與督導。或許你難以想像,縱使成為正式的心理師,不少心理師在關鍵時刻會接受其他心理師的諮商,也有一部分的心理師接受資深心理師為期數年的長期諮商。
這段歷程,不少非諮商領域的朋友聽了嚇一跳!甚至懷疑這些正在接受諮商的心理師,他們真的能幫上別人嗎?我們試著從下面幾個疑問想一想:
1.還要接受諮商的心理師是不是能力不夠?
不是(斬釘截鐵)。反而是現實上能力足夠,但心理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的心理師比較多。
為了讓自己更幫上個案,大部分的心理師都會在談話結束後,反省哪個部分有疏漏,或是更加速催化。有時記錄下談話歷程、有時做雜事時腦中慢速倒帶諮商的片刻、也有時洗澡突然靈光乍現想到更好的回應。
然而再努力的心理師也有自己看不見的盲點,盲點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和個案談話的技術與觀念,心理師通常會去找更資深的心理師進行「專業督導」精進自己,專業督導是另一個範疇,本文不細談。另一個是自己的盲點,諮商的歷程中,情緒的互相牽連是家常便飯,在個案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昔日是正常不過的事。
在我還在實習時,一個大學女生個案講了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碰到的問題,她講著講著,慢慢啜泣...我感受到她的失落,她的失落勾動我沒處理好的友情關係,遺憾的感覺變成黑白照片一張張在我腦海閃現,然後我跟著哭了。
如果你在場,那一刻也許你會不知道要安慰誰。
在最後一次談話,她表達了在這段諮商中獲得的幫助,但也直白的講那次我落淚時她的驚訝,與難以表達的害怕,這些重要的感受她最後一次終於願意透露。
她的反應給了我深刻的提醒。晤談時,我們心裡深層的痛,將不可避免的被案主牽動。如果連自己都不願意去看清楚自己的痛點,那才是讓自己能力不足。
2.是不是心理師心理有病,才去找心理諮商?
怎樣意識到心理有病呢?換個溫和一點的詞:發現自己有異狀。
我有一個在大學提供諮商服務的學姐,有一次,她年幼的嬰兒在學步的途中,不小心墬樓,過世了。聽到消息她悲痛萬分,傷心的她很快意識到:
“現在的我看到大學生,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孩子,想到他永遠當不了這些青春正盛的大學生...”
那些不由自主的悲傷與忌妒,對正在進行的工作沒有幫助。她痛定思痛,停下所有的諮商工作,請假半年,向所有的案主道歉,處理孩子的後事。那段時間,她努力想辦法讓自己度過傷慟哀悼的時刻,找諮商,找朋友,找一群可以支持她的人。
人生的很多時刻不要硬撐,替自己負責就是替案主負責。有使難免發生事情,或是心理生了場病,但適時讓自己接受幫助就可以了。
學姊的這個故事你知道後來怎麼了嗎?她的案主知道了她的狀況,都表示願意等她回來,繼續談話。
3.心理師是不是都沒甚麼朋友,為什麼他們不找朋友講?
先陳述一個觀念,每一次和別人講難受的心事,情緒,其實你正在把你的痛苦傳給你的朋友幫忙消化。幾次沒有關係,但久了,朋友會覺得你總是在散播負能量;再久,你的朋友會減少和你接觸,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淪做別人的免費情緒垃圾桶,因為光是自己要煩的事情就夠頭痛了啊。
知悉這一點,還會忍心把所有的情緒感受,全然不顧朋友感受的一股腦倒嗎?好的朋友可以抱怨一時,承接一時,但他不必要對你的人生負起思考的責任,不需要用全盤的觀點,恰到好處的探問去與你一起思考困難。
為了維持友誼永續經營,那些長存在自己身上的問題,還是點到為止吧!真想好好處理,就找一個專業的心理師吧!
4.為什麼有些心理師沒事要跑去被諮商?
就算日常生活看起來都搞定,沒問題,但每個人私下都有一不想正視的潛在問題,比如童年創傷、不可告人的性癖好、善妒的性格...還有,那些不是病,但困擾著我們的往事多到一塌糊塗。
心理師一樣有這些難以啟齒的困擾,要把這些忘了最好的困擾想起來並告訴別人,恐怕也需要一大段歲月。
生活沒有具體煩惱的時候諮商,這些「隱藏版困擾」就會若隱若現登場,挑戰著你與你的心理師。一次次面對後,你會有機會深刻地和你的心理師,建立真實的信任感。
所謂真實,就是縱使愛恨交織,崇拜與貶抑交疊後,依然沒斷裂或膨脹的關係。這種被真實關心的感受,足以療癒許多痛苦,但又沒有任何人在側的時刻。
這也是那些心理師,比如我,希望能親身體會過後,發展出來的能力。
5.為什麼你們會想花一大筆錢去做好幾年的長期諮商,有甚麼用?
比較短期的諮商目標通常很明確,針對特定問題,迅速代謝情緒,以及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然而長期諮商的邏輯裡,情緒紓解和問題解決並非諮商的最終目標。
好的長期諮商最大的功用在於「把自己看透透」,看到自己的好,也看清楚自己一再縈繞的心魔,那是極為痛苦的修練,若不是長期諮商中被專業與有尊嚴的對待,有些困難我們一輩子不願意正視。
要好好的譬喻長期諮商這個歷程,我很喜歡我的督導說過的一段話:「諮商就像吃中藥一樣,慢速,卻像是在調整體質。」長期諮商的成效,往往是在一大段歲月後,偶然發現自己更有能耐應對生活的種種苦難,看清楚自己的痛點時,也適時給予自己慈悲。
以及發現早幾年介意的老問題,至今根本想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