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免疫力 冬季三九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根據現代研究,天灸治療的機理為降低血中嗜酸性白血球數量,進而改善過敏體質,對肥大細胞膜有保護作用,能抑制免疫球蛋白lgE的形成。
中醫師侯蘊芬指出,三九貼和夏季三伏貼皆屬於傳統醫學內病外治的保養方法,主要是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穴位的中藥敷貼來治療慢性疾病。
在冬至過後3個9天的這段期間,通常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此時日出較晚、日落較早,天地間的陽氣相對處於低點。而中醫強調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此時不僅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容易感受寒邪,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遺尿、遺精等症狀;此外,一般民眾在這段期間常感覺身體的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
若利用辛散溫熱的中藥敷貼於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的陽氣,既可趨除寒邪,又可提高身體的抗病力,就能減緩上述疾病在冬日發作所帶來的困擾。
臨床上常利用的藥物有元胡、細辛、白芥子等,加上生薑汁調製成膏狀,在背部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進行敷貼。藉由穴位的溫熱刺激,不僅可以溫散寒邪,透過人體經絡的傳導以調節五臟六腑及氣血運行的狀態,以對抗寒冷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另一方面,針對虛寒性體質或寒濕久留的人,可以提振或溫通陽氣,加強驅除寒濕邪氣、增強身體抗病能力,因此可用以緩解過敏性鼻炎、氣喘丶慢性支氣管炎、寒性關節疼痛、慢性腹瀉、遺精、遺尿等疾病的發作頻率;此外,容易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非常適合穴位敷貼。
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婦、1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發炎等症狀必須痊癒後應後方可接受;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85內容數
中藥養生百百種,想要知道專業人員提供的養生方法嗎?? 追蹤這個專題,您將會獲得醫師與專業醫療人員提供的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資承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除了睡眠之外,隨時都會用到腦,因此腦最需要定期保養維修,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用途。 腦長期缺乏保養可能會使得記憶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判斷力失常、經常囗誤、情緒管理失靈、行為異常等情況。
隨著天氣變得悶熱,到了考試季,學子們常因身心壓力過大,出現焦躁、腸胃不適、項背肌肉繃緊疼痛、睡眠障礙等症狀,嚴重影響專注力。長時間讀書用腦過度,若再加上沒有運動的習慣,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身心失調的狀態。
油品食安問題連三爆、再製餿水油對身體的傷害令民眾憂心。油害傷身屬慢性中毒的一種,很難察覺,若有明顯症狀如急性腸胃炎應及早就醫;若無明顯症狀,則可運動適度排汗、食用紅綠豆、注重消化系統平衡、維持排便正常,是避免毒物積存人體的方法。
家庭和事業是爸爸們甜蜜的負荷,但往往在辛勤工作中忘了三餐,或有應接不暇的應酬,疲勞逐漸累積而上。疲勞雖不是病,但長期下來則可能誘發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的健康問題。
白露過後,晝熱夜涼,此時正是「燥」邪當令。中醫師謝明憲說,在中醫生理的「肺」,除了解剖學中的功能以外,其他包括體外的防禦力、水分代謝、呼吸道等,例如皮膚、毛首髮、鼻腔、氣管等都屬於肺的範疇,所以秋天最適重合的養生方式就是「養肺陰」。
▋肺虛癆症的治療首重在止咳血 《增訂十藥神書》治療肺虛癆症的基本原則和食療方為: 一、肺虛癆症有出現咳血,治療首重在止住咳血。 二、咳血止後,常以單味人參的「獨參湯」補益病患的元氣體能。 三、接著為治久咳久嗽並兼調理病患虛損的肺臟: 1.久咳久嗽常用貝母、款冬花、杏仁、紫菀、桔梗、紫蘇、薄荷、生薑、
人除了睡眠之外,隨時都會用到腦,因此腦最需要定期保養維修,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用途。 腦長期缺乏保養可能會使得記憶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判斷力失常、經常囗誤、情緒管理失靈、行為異常等情況。
隨著天氣變得悶熱,到了考試季,學子們常因身心壓力過大,出現焦躁、腸胃不適、項背肌肉繃緊疼痛、睡眠障礙等症狀,嚴重影響專注力。長時間讀書用腦過度,若再加上沒有運動的習慣,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身心失調的狀態。
油品食安問題連三爆、再製餿水油對身體的傷害令民眾憂心。油害傷身屬慢性中毒的一種,很難察覺,若有明顯症狀如急性腸胃炎應及早就醫;若無明顯症狀,則可運動適度排汗、食用紅綠豆、注重消化系統平衡、維持排便正常,是避免毒物積存人體的方法。
家庭和事業是爸爸們甜蜜的負荷,但往往在辛勤工作中忘了三餐,或有應接不暇的應酬,疲勞逐漸累積而上。疲勞雖不是病,但長期下來則可能誘發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的健康問題。
白露過後,晝熱夜涼,此時正是「燥」邪當令。中醫師謝明憲說,在中醫生理的「肺」,除了解剖學中的功能以外,其他包括體外的防禦力、水分代謝、呼吸道等,例如皮膚、毛首髮、鼻腔、氣管等都屬於肺的範疇,所以秋天最適重合的養生方式就是「養肺陰」。
▋肺虛癆症的治療首重在止咳血 《增訂十藥神書》治療肺虛癆症的基本原則和食療方為: 一、肺虛癆症有出現咳血,治療首重在止住咳血。 二、咳血止後,常以單味人參的「獨參湯」補益病患的元氣體能。 三、接著為治久咳久嗽並兼調理病患虛損的肺臟: 1.久咳久嗽常用貝母、款冬花、杏仁、紫菀、桔梗、紫蘇、薄荷、生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深冬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人體調養至關重要。根據《黃帝內經》,採取治未病的原則,強調飲食、作息與情緒調養。適時採用溫熱食物,注意加強陽氣,並根據個人的體質調整養生方法,以增強免疫力,保護腎臟。這段時期是為來年健康播下種子的黃金時間,讓我們一起溫暖度過寒冬,迎接春日的到來。
Thumbnail
今年最後保健好時機,貼出健康好身體! 我適合做三九天灸嗎? 體虛:怕冷、手腳冰冷 肺系病: 哮喘、鼻敏感、慢性咳嗽、氣管敏感 脾胃病 : 胃痛、腹脹、慢性結腸炎 婦科病 : 月經不調、痛經、宮寒、白帶多 *特別是虛寒體質及因疫後出現後遺症等人士都適合*
Thumbnail
在寒冷的冬季,許多人面臨鼻過敏和手腳冰冷的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中醫療法「三九貼」,其運用藥材敷貼於特定穴位的方式,幫助改善體質並緩解過敏症狀。瞭解三九貼的適用人群、療程建議及準備要點,讓這個冬天能夠健康度過。探索如何通過這種古老的調理方式,提升身體免疫力,保持溫暖與活力。
「傷寒六七日」,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了,「脈微,手足厥冷」,脈摸起來很弱,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煩燥」,如果沒有出現煩躁,人還有救,但是出現煩躁代表陽氣要脫離身體的現象,煩者,陽煩;躁者,陰躁也,也就是人已經很虛弱、津液幾乎都沒了,陰寒很盛把潛藏的陽給逼出去,陽往外跑所導致的現象,「灸厥陰,厥不還者,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傷寒邪傳厥陰,肝臟的元陽與病邪相抗,陽回頭則身熱,相反則身冷,就像拔河比賽一樣,往來互有勝負,端看腸胃津液多寡來決定,「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如果熱的天數比冷的天數來的多時,代表陽回頭了,身體的免疫力恢復了,胃氣也恢復了,人就
三四八、九、「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利必自止,若不止,便膿血,便膿血,其喉不痹。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厥陰病患者得到傷寒時,因為腸胃津液已經少的可憐,心陽又弱,免疫力根本無法上到體表去對抗病邪,病邪會直驅入裡,身體會發冷,進入肝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下焦寒,下利造成裡虛,所以變成裡又虛又寒,「脈微濇」,脈微為寒,脈濇,脈按下去空空扁扁的,腸胃虛掉了,「嘔而汗出」,胃的周圍寒水很多壓迫造成嘔逆,虛熱上浮到頭面,只有頭面出汗,「必數更衣」,照理來說會一直下利上廁所,「反少者」,下利次數反而變少了,這是陽有回頭的現象,「當溫其
Thumbnail
現代醫學認為春天因花粉、塵蟎等過敏原,加上溫度與濕度變化,特別易誘發過敏,所以每到春季因「眼鼻乾癢」而求助門診的患者,就增加約2成。古典中醫看待春季過敏的原因則是:肝經能量、寒氣、濕氣。芳療師媽媽針對過敏推薦負離子護具。並分享黃柔閩老師因使用全套負離子產品,改善鼻過敏實例。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少陰病剛剛開始得到的時候,「口中和」,口中和指的是不燥不吐,曹穎府曰:「不燥則水氣在上,不吐則為胃中無熱」,正是陰寒方盛,胸陽弱、腸胃虛寒之時,理論上水氣氾濫到大腸本應該會下利、手腳冰冷,「其背微惡寒者,當灸之」,但卻出現背微惡寒的太陽表證,這是少陰病兼見太陽表寒之證,但是與
Thumbnail
冬至後到農曆過年又叫「三九天」,古人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三九天中第一個節氣就是小寒。若能在此時調養好身體,就能健健康康的度過寒冬。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深冬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人體調養至關重要。根據《黃帝內經》,採取治未病的原則,強調飲食、作息與情緒調養。適時採用溫熱食物,注意加強陽氣,並根據個人的體質調整養生方法,以增強免疫力,保護腎臟。這段時期是為來年健康播下種子的黃金時間,讓我們一起溫暖度過寒冬,迎接春日的到來。
Thumbnail
今年最後保健好時機,貼出健康好身體! 我適合做三九天灸嗎? 體虛:怕冷、手腳冰冷 肺系病: 哮喘、鼻敏感、慢性咳嗽、氣管敏感 脾胃病 : 胃痛、腹脹、慢性結腸炎 婦科病 : 月經不調、痛經、宮寒、白帶多 *特別是虛寒體質及因疫後出現後遺症等人士都適合*
Thumbnail
在寒冷的冬季,許多人面臨鼻過敏和手腳冰冷的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中醫療法「三九貼」,其運用藥材敷貼於特定穴位的方式,幫助改善體質並緩解過敏症狀。瞭解三九貼的適用人群、療程建議及準備要點,讓這個冬天能夠健康度過。探索如何通過這種古老的調理方式,提升身體免疫力,保持溫暖與活力。
「傷寒六七日」,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了,「脈微,手足厥冷」,脈摸起來很弱,手腳冰冷到手肘膝蓋,「煩燥」,如果沒有出現煩躁,人還有救,但是出現煩躁代表陽氣要脫離身體的現象,煩者,陽煩;躁者,陰躁也,也就是人已經很虛弱、津液幾乎都沒了,陰寒很盛把潛藏的陽給逼出去,陽往外跑所導致的現象,「灸厥陰,厥不還者,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傷寒邪傳厥陰,肝臟的元陽與病邪相抗,陽回頭則身熱,相反則身冷,就像拔河比賽一樣,往來互有勝負,端看腸胃津液多寡來決定,「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如果熱的天數比冷的天數來的多時,代表陽回頭了,身體的免疫力恢復了,胃氣也恢復了,人就
三四八、九、「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利必自止,若不止,便膿血,便膿血,其喉不痹。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厥陰病患者得到傷寒時,因為腸胃津液已經少的可憐,心陽又弱,免疫力根本無法上到體表去對抗病邪,病邪會直驅入裡,身體會發冷,進入肝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下焦寒,下利造成裡虛,所以變成裡又虛又寒,「脈微濇」,脈微為寒,脈濇,脈按下去空空扁扁的,腸胃虛掉了,「嘔而汗出」,胃的周圍寒水很多壓迫造成嘔逆,虛熱上浮到頭面,只有頭面出汗,「必數更衣」,照理來說會一直下利上廁所,「反少者」,下利次數反而變少了,這是陽有回頭的現象,「當溫其
Thumbnail
現代醫學認為春天因花粉、塵蟎等過敏原,加上溫度與濕度變化,特別易誘發過敏,所以每到春季因「眼鼻乾癢」而求助門診的患者,就增加約2成。古典中醫看待春季過敏的原因則是:肝經能量、寒氣、濕氣。芳療師媽媽針對過敏推薦負離子護具。並分享黃柔閩老師因使用全套負離子產品,改善鼻過敏實例。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少陰病剛剛開始得到的時候,「口中和」,口中和指的是不燥不吐,曹穎府曰:「不燥則水氣在上,不吐則為胃中無熱」,正是陰寒方盛,胸陽弱、腸胃虛寒之時,理論上水氣氾濫到大腸本應該會下利、手腳冰冷,「其背微惡寒者,當灸之」,但卻出現背微惡寒的太陽表證,這是少陰病兼見太陽表寒之證,但是與
Thumbnail
冬至後到農曆過年又叫「三九天」,古人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三九天中第一個節氣就是小寒。若能在此時調養好身體,就能健健康康的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