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關於「辛亥革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對於中華民國國慶,我的心情一言難盡。之前的民國熱(約在2008~2015之間流行),一些中國、台灣、海外的華人學者及作家,熱烈地討論辛亥革命對中國的正負影響。

不過,他們很少人盛讚辛亥革命的正面影響,也不再像過去那樣一面倒地推崇辛亥革命與其他不成功的起義事件,反而著眼於辛亥革命對中國的衝擊,還有梁啟超這些支持君主立憲+反革命者的觀點。

簡單來說,當時的中國,支持革命的人遠少於反對革命的人!絕大多數接受傳統教育的士大夫是反革命的,一些人樂見滿清制定憲法、成立資政院、各地諮議局,盼望自己成為議員。即使後來滿清食言而肥,令他們十分失望,他們當中大多數仍然沒有轉向支持革命。

一些人則非常保守,「革命」在他們心目中,根本就是一群「不逞之徒」(康有為如此稱呼孫中山) 的暴亂行動!至於絕大多數的農民難以參加,也不理解孫中山、留日學生、新軍、國外僑民的革命理念,即使聽聞一些革命、起義事件,他們腦子想到的是----古來的「造反」---打殺貪官汙吏、劫富濟貧,然後「真命天子」降世,改朝換代。有的甚至還把孫中山、黃興等人,當作是「反清復明」之輩。

流亡在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堅決反對孫中山及留日學生們的革命。康有為忠於大清皇帝,推崇儒家思想,當然不可能支持,但思想相對開明的梁啟超,仍然沒有擁抱革命,反而在日本東京跟章太炎、黃興這些人在報紙上論戰。

因為梁啟超認為,中國人普遍民智未開,皇權思想濃重,不走比較可行的君主立憲, 而去選擇暴力革命,中國未來的政治、社會秩序將會動盪不安,民主共和體制不僅難以確立,而且還會讓許多野心家趁勢而起。

雖然梁啟超的言論因清廷改革失當,逐漸佔下風,最後閉口不提,但是他當年的擔憂卻陸續成真,辛亥革命不到五年,不僅袁世凱想當皇帝,拚命集權,各地的軍人將領,不論黨籍,也陸續取得當地的政治權力,像國王那樣,連孫中山也不甘寂寞,搞二次革命、三次革命,最後在廣州另立政府。

一些中國、台灣、海外的華人學者及作家,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個開端,之後中國的知識人、政治人物普遍趨向激進,甚至深信「革命」才能真正改變社會、國家、民族,但是這些革命的烈度對中國的傷害卻是越來越大,造成的後果也越來越難收拾。

「辛亥革命」其實與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沒有太大關係,之所以有關係是因為後來成了中華民國領土;我們對「辛亥革命」的認知,長期被國民黨主導,不只離真相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長期只看它正向的一面,絕口不提它的負面影響,不夠中立、客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9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3/09/30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2023/09/30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2023/09/02
在他的筆下,萬曆皇帝並非生來就是昏君,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不僅沒有反常的人格或是變態的心理,而且幼年時接受良好的教育與嚴謹的家教,之所以墮落是許多原因促成,而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形象,也變的立體多面,無法以幾個簡單籠統的名詞概括。……
Thumbnail
2023/09/02
在他的筆下,萬曆皇帝並非生來就是昏君,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不僅沒有反常的人格或是變態的心理,而且幼年時接受良好的教育與嚴謹的家教,之所以墮落是許多原因促成,而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形象,也變的立體多面,無法以幾個簡單籠統的名詞概括。……
Thumbnail
2023/08/25
岡本隆司這本中國史就是這樣的著作!他不僅將中國歷史放進世界歷史脈絡,而且格外關注氣候變遷、中國與其他地區的交流(貿易、技術輸入/輸出等)如何推動中國歷史的發展,並多大程度形塑現今中國的面貌。他在這本書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說法,在此條列出來,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3/08/25
岡本隆司這本中國史就是這樣的著作!他不僅將中國歷史放進世界歷史脈絡,而且格外關注氣候變遷、中國與其他地區的交流(貿易、技術輸入/輸出等)如何推動中國歷史的發展,並多大程度形塑現今中國的面貌。他在這本書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說法,在此條列出來,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中共與中國人,可謂西門慶與潘金蓮,又可謂周瑜與黃蓋,實為天作之合。 中共之所以能統領中國,除了戰術武器外,人和才是主因。當年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腐敗無能,人民的生活受壓迫,不論政治、經濟、社會前路茫茫,此時的中國人民對共產黨顯然認識不透徹,片面從軍紀看,國軍燒殺擄掠,解放軍紀律嚴明,自然民心之所向,大勢
Thumbnail
中共與中國人,可謂西門慶與潘金蓮,又可謂周瑜與黃蓋,實為天作之合。 中共之所以能統領中國,除了戰術武器外,人和才是主因。當年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腐敗無能,人民的生活受壓迫,不論政治、經濟、社會前路茫茫,此時的中國人民對共產黨顯然認識不透徹,片面從軍紀看,國軍燒殺擄掠,解放軍紀律嚴明,自然民心之所向,大勢
Thumbnail
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其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Thumbnail
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其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Thumbnail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每當我們聽到中華民國國歌時,大家腦袋裏頭想到的,通常是孫中山。但殊不知,這國歌的歌詞背後卻藏了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汪精衛啊!
Thumbnail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每當我們聽到中華民國國歌時,大家腦袋裏頭想到的,通常是孫中山。但殊不知,這國歌的歌詞背後卻藏了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汪精衛啊!
Thumbnail
曲青山的文章,如果單獨看,確實像是公開表達了黨內對習近平的不滿。然而,如果考慮到文章的大背景、曲青山的背景以及江金權的文章,這種解讀就站不腳了。相反,這種輿論導向可為中共的「筆桿子」日後在處理「改革開放」時期中共領導層的「問題」和「錯誤」時,歸功於習近平引發的另一次「偉大覺醒」。
Thumbnail
曲青山的文章,如果單獨看,確實像是公開表達了黨內對習近平的不滿。然而,如果考慮到文章的大背景、曲青山的背景以及江金權的文章,這種解讀就站不腳了。相反,這種輿論導向可為中共的「筆桿子」日後在處理「改革開放」時期中共領導層的「問題」和「錯誤」時,歸功於習近平引發的另一次「偉大覺醒」。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會冒險?去冒原本不需要冒的險呢? 在別人眼裡,是危險、是不理性,做了會死。 在個人心裡,是召喚、不能理性,不做白活。 理性的人讓自己適應世界,不理性的人偏要讓世界適應它,而世界的進步取決於不理性的人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會冒險?去冒原本不需要冒的險呢? 在別人眼裡,是危險、是不理性,做了會死。 在個人心裡,是召喚、不能理性,不做白活。 理性的人讓自己適應世界,不理性的人偏要讓世界適應它,而世界的進步取決於不理性的人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今天大事─  1911年   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選舉,由美國取道英國返回上海的孫逸仙以壓倒性多數當選中華民國第1任臨時大總統孫逸仙立即復電南京,欣然接受選舉結果,並主張臨時政府採總統制,不設總理,南京市民以剪掉辮髮慶賀孫逸仙當選臨時大總統。(
Thumbnail
今天大事─  1911年   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選舉,由美國取道英國返回上海的孫逸仙以壓倒性多數當選中華民國第1任臨時大總統孫逸仙立即復電南京,欣然接受選舉結果,並主張臨時政府採總統制,不設總理,南京市民以剪掉辮髮慶賀孫逸仙當選臨時大總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