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問答 4 懶媽媽也可以讓孩子在家自學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關於懶媽媽可以讓孩子自學嗎? 問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還蠻有趣的,因為我就是個懶媽媽,回答這個問題好像蠻理所當然的。

當別人家在曬蘿蔔乾和酸菜乾的時候,我在曬20來雙的襪子,常常我家陽台和隔壁家的陽台,會有對照圖出現。

懶媽媽也有她的個人特質,能不能讓孩子在家自學,重點不在媽媽勤不勤勞。

如果媽媽懶,卻很有思考和邏輯,抓到教育學習的重點和關鍵,也理解學習的歷程發展,又認識自己的孩子,或者就更可以利用她的懶,栽培更不同凡響的孩子。反之,勤快的媽媽對於孩子也不見得好,會不會媽媽太勤勞,反而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呢?

太勤勞的媽媽有沒有可能看不到孩子學習的全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0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在家自學這樣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carina的沙龍
17會員
202內容數
實體書出版了
Ocari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3
危機變轉機的教育 2006 年10月19 日這天,小一入學快滿兩個月,中午我照例到學校去接他,直接帶便當到校園,和他坐在樹下一起吃,吃完要散步回家。 在我們坐的樹下不遠處,中、高年級的學生飯後出來活動,一些圓柱石椅被傾倒,桌面不見了,他們爭相上去踩踏、跳躍,和我一起帶便當去陪小孩的媽媽制止,無效。
2022/04/23
危機變轉機的教育 2006 年10月19 日這天,小一入學快滿兩個月,中午我照例到學校去接他,直接帶便當到校園,和他坐在樹下一起吃,吃完要散步回家。 在我們坐的樹下不遠處,中、高年級的學生飯後出來活動,一些圓柱石椅被傾倒,桌面不見了,他們爭相上去踩踏、跳躍,和我一起帶便當去陪小孩的媽媽制止,無效。
2022/04/23
我想出版 常有家長詢問小學在家自學如何銜接國、高中的學習,除了體制的套餐外還能怎麼做?也有家長想知道,到底高中自學可不可行,如果可行要怎麼做? 我不是名人,也沒有寬裕的經濟,有的只是在平實的日常生活裡,做成了在家自學,我想證明,唸書不是為了考高中,可以學得更好。 天有不測風雲?人要有一技之長?
2022/04/23
我想出版 常有家長詢問小學在家自學如何銜接國、高中的學習,除了體制的套餐外還能怎麼做?也有家長想知道,到底高中自學可不可行,如果可行要怎麼做? 我不是名人,也沒有寬裕的經濟,有的只是在平實的日常生活裡,做成了在家自學,我想證明,唸書不是為了考高中,可以學得更好。 天有不測風雲?人要有一技之長?
2022/04/22
為什麼讓孩子在家自學? 剛好有機會,我自己賣書也就順便和來買書的家長聊聊, 這個問題也一直是我們自學初期,身邊親友們的疑問。 前一段時間剛好在網路上也看到有人在聊,我乾脆將聽聞得到的內容,條列式的整理一下,作為紀錄:
2022/04/22
為什麼讓孩子在家自學? 剛好有機會,我自己賣書也就順便和來買書的家長聊聊, 這個問題也一直是我們自學初期,身邊親友們的疑問。 前一段時間剛好在網路上也看到有人在聊,我乾脆將聽聞得到的內容,條列式的整理一下,作為紀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一種說法是:「懶父母可以養得出獨立的孩子」。我覺得是種誤導。 應該換種說法:「懂得靜觀其變的父母,才能教出獨立的孩子」。 當懶父母太容易了。 我看過那種不出房門,一直叫她乖巧的女兒幫她去廚房倒杯水的媽媽。殊不知那位媽媽是缺乏觀察力還是單純無知,明明放冷水壺和水杯的地方與她女兒眼睛在同一高
Thumbnail
有一種說法是:「懶父母可以養得出獨立的孩子」。我覺得是種誤導。 應該換種說法:「懂得靜觀其變的父母,才能教出獨立的孩子」。 當懶父母太容易了。 我看過那種不出房門,一直叫她乖巧的女兒幫她去廚房倒杯水的媽媽。殊不知那位媽媽是缺乏觀察力還是單純無知,明明放冷水壺和水杯的地方與她女兒眼睛在同一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文章主要介紹孩子執行能力的相關內容。在文章中提到,執行能力是孩子在做事情時特定的腦部運作習慣,包括做計劃、開始工作、持續堅持、控制衝動、情緒控制、適應不同環境等能力。最後,文章推薦了一本相關書籍,並預告了下一篇的內容。
Thumbnail
文章主要介紹孩子執行能力的相關內容。在文章中提到,執行能力是孩子在做事情時特定的腦部運作習慣,包括做計劃、開始工作、持續堅持、控制衝動、情緒控制、適應不同環境等能力。最後,文章推薦了一本相關書籍,並預告了下一篇的內容。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不可否認,我從來不是個特別勤勞的人,與生俱來的個性,就是走慵懶又隨性的慢郎中路線,這點,在原生家庭已經和急性子的媽媽和大妹磨合過,而在婆家更是和先生及婆婆衍生出不少爭執和摩擦,急性子的人要求效率、慢性子的人要求品質,沒有對錯,但撞在一起就是衝突不斷。 自然,在育
Thumbnail
不可否認,我從來不是個特別勤勞的人,與生俱來的個性,就是走慵懶又隨性的慢郎中路線,這點,在原生家庭已經和急性子的媽媽和大妹磨合過,而在婆家更是和先生及婆婆衍生出不少爭執和摩擦,急性子的人要求效率、慢性子的人要求品質,沒有對錯,但撞在一起就是衝突不斷。 自然,在育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