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日誌4 聲音內化的訓練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9-11-4(一)20:00
今天下午,所有的小孩都「上線中」
今天第一堂課歌唱,我運用了兩首兒歌,造成聽覺雙軌的體驗(全班分兩組,一邊負責小星星,一邊負責春神來了,然後同時唱,而且要很小聲唱,這個真的有難度,但還是可以做得到,有人摀著耳朵,我說摀耳朵就輸囉,非常努力的讓自己的耳朵不聽見別人的聲音,這就是他們以為的挑戰,卻不知,就是要聽到別人的聲音,才是讓自己唱下去的可能)
第二堂課肢體節奏,我使用了拍手遊戲的16 拍動作,訓練他們的腦力,做唱歌與動作同時操作,所以,他們需要非常熟記動作,需要專注在交替過程,一邊唱歌,還要一邊想手上動作的每一個「下一步」,所以課堂留一點時間給他們練習,我偷吃步的用了一點餅乾當餌,引誘他們要更認真。有效!
第三堂課我做聲音內化的訓練,使影像與樂曲交替不定時消失與出現,讓名曲留在他們心中,使用器材是環保回收瓶罐
這在訓練專注,還有節奏形成的規律,他們要拍在準點上,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當他們強化自己的視覺時,耳朵聽覺的專注會減少。現在的孩子用耳朵的機會真的太少了,訓練專注其實很需要的條件-用耳朵。所以,我採取交替措施-聽音樂拍奏的學習會有狀況,隨時關掉音樂,留動作畫面。
我把音樂關掉只留下影像,這孩子還回頭跟我說「還聽得到聲音耶」,可見孩子們的耳朵是多麽的敏銳,教室裡充滿了各種比關起來的音樂更大聲的瑣碎聲音,他竟然還告訴我聽得到,我們的教育真的對不起小孩好嗎,真該反省,到底都給了他們一些什麼樣的有效學習。(該訓練五官的時候拼命塞知識,等到知識需要進深的時候反過來給體驗,顛倒學習順序的結果就是讓人變呆)
聽得到聲音應該和他們已經聽進腦袋裡的音樂有關,我確定我已經把音樂關閉
小孩是真的很可愛,今天發生一件事,害我忽然覺得自己變成被報恩的什麼。第一節下課,有一個上課一直都很有發表慾的小孩,不知道為什麼上週和這禮拜安靜很多,剩下坐姿不正,不是躺著就是一直會去踢別人,一個同學又告他狀,我請他坐到最前面邊邊上,本來他百般不願意,我去拉著他的手,給他摸頭安撫一下,說這個位置很好到前面坐,結果他下課把手上一塊包裝的餅乾「賞」給我,說,老師,這個請你吃,我一看,是日月潭的名號耶,說,你自己吃,這不是你從哪裡帶回來的嗎,他說,我不要吃請你吃,說了兩次,我只好收下來。因為第二節課要他們認真練拍手遊戲(我要他們能邊拍邊唱兒歌,所以要非常熟練),所以拿出我的餅乾引誘他們說,因為等一下大家都會很認真練習,拍手還要唱歌,腦筋應該會很累,等哪一組先練好,不亂拍錯,就可以領餅乾喔,就這樣,第二節課很賣力的咧,結果我以為給我餅乾的是不吃餅乾,才不是,他可熱衷了,所以我猜,我應該是預報報恩的「?」,哈哈
影音版紀錄:
https://www.facebook.com/shwuchenh/posts/316706823669646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Ocarina
Ocarina
「在家自學這樣學」2022年2月 出版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carina 的其他內容
課後日誌1 我想我媽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課後日誌3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