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迫與歧視的中國女性——讀《中國剩女》

黎胖
發佈於黎胖
2019/11/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書分析了現今壓迫中國女性權益的父權社會結構。作者將構成結構的這些形成結構的社會與政治因素一一拆開公諸於世,這些因素包含了政府為了維穩所進行的意識形態政策的洗腦(相信「和諧社會」立基於「家庭」)、房地產商人的利益、男女傳統性別的想像、法律與政治制度的歧視與偏頗、父母與家族給予的壓力、女性對自己在婚姻中地位的想像與委曲求全等等,作者一一解析了其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形構成具有無法躲避之社會壓力結構。接著作者指出,這個結構的形塑主要來自於政府,政府形塑結構則是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
而為什麼會相信這會穩定呢?作者指出,中國自古以來的經驗是,社會上若過多光棍男性則容易導致社會不穩定,因此需要促成男女成立家庭,緩解因為男性無法找到配偶而產生的各種造成混亂的不穩行為。
另外,為了配合商人的利益,以及國家經濟成長的要求,政府也逼使人們相信買房是結合成家庭中重要的一環,人們要結婚、要有地位、要相信自己是中產階級就一定要有房子。而房地產,正是中國經濟要保持成長的重要龍頭。因此政府透過政策對社會的形塑,使得人們瘋狂投入買房,並使人們受制於高房價下房貸的壓力,忙碌於工作賺錢而無暇思考政治社會的事務,干預政府施政。
而女性在這樣的父權社會環境中,更為了因為擺脫「剩女」的標籤與社會、家族帶來的壓力,因而匆忙結婚,並放棄了許多自己能夠更往上爬等等的機會。並在買房各種事務中,不僅付出了自己的存款,更為了保持家庭和諧與丈夫顏面,因而不願意把房子與丈夫共同登記,以及即使遭遇家暴也不敢說出來,更因為丈夫擁有房子,所以經濟能力在中國經濟起飛中大幅躍升而容易取得子女扶養權,女子則在失去存款與工作之後而幾乎沒有生活能力,導致最後容易失去子女撫養權等等,各種困境導致了委曲求全,即使已經面臨死亡威脅也不願意求援。而社會、政府、警察與法庭也不願對這些女性伸出援手,認定是家庭糾紛而不加干涉,政府更打壓為女性發聲的NGO(今年女權運動者被捕的新聞更顯現了這個狀況),使得這個結構更形牢固,女性無從逃脫牢籠。因此在作者的敘述中,中國女性深陷此一結構性困境而難以擺脫(僅有少數得以擺脫,因為有更高的工作能力)。
在最後一章,本書論及了女同性戀(拉子)的困境。比起一般異性戀女性來說,他們的困境更艱難。不僅異性戀女性有的困境他們都有,更因為在社會意識形態形塑下,男同志也有著與主流社會對女性一樣的想法(這也是因為社會對同性戀的想像多半只有對男性而已),因此對女同性戀有著更多的歧視,而共產黨掌握的婦權團體、以及其他一樣爭取女性權益的NGO,則因害怕受到更多打壓與歧視而不願與之合作,爭權之路顯得更為艱辛,困境更為艱難。
書中曾說「都沒有人權了,還能有婦權嗎」道盡了中國所有女性的辛酸與爭取權益的困境。但是在作者所採訪的一些人中,他們對未來仍抱有改善的希望,以及越來越多人對結構性的困境作出各種柔性的抵抗,因此作者認為,女性社會狀況的改善仍有希望。
在閱讀過程中,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地方是,事實上作者指出中國的「光棍」人數遠遠多過所謂「剩女」,這是過去一胎化政策的苦果。但是政府卻不去思考如何將社會結構調整的更為良善,以改善過去政策所造成的問題,反而透過壓迫女性的方式、壓榨社會的策略去符合政府而非人民的維穩利益,形塑成另一個更緊張、需要花費更多力氣壓抑社會不滿能量的結構。這種作法不僅本末倒置削弱了過往社會主義中國曾經承諾並給予的女性平等地位,同時也顯現了中國政府權力的無孔不入與對社會的壓抑。
不得不承認自己是一個超級性別盲,對性別議題基本上可以說是無感,因此很難體會這些問題。但這本書中所形容的東西卻讓我清楚感受到這樣一個對性別如此不友善的龐大社會結構,以及刻意引導的政府的惡意,而政策與社會結構最後形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局面。也令我反思台灣社會對女性的困境,比起中國許多方面雖較好些,但仍有不少是不惶多讓的,台灣對於女性「應該怎樣」的刻板想像與粗暴言語的對待,社會政策與法律過度刻板的印象與執行者,以及家庭婦女的生活困境等等,也仍然充滿了問題,也仍然是需要人們去反思並改善的。
最後,這本書的訪談對象主要是都市女性(也有一些農村的女性,但很少),農村女性或許需要更多的研究(作者推論是較都市女性更差)。但中國在城鎮化過程中,有大量人口湧入城鎮,因此在探究這一社會問題中,本書仍是一本很不錯的入門著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2會員
31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