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會在球探報告上看見體態未成熟的評價。除了看影片觀察球員身形外,體重是一個直觀且能快速理解的指標數據。(update: Dec 2021)
體重是所有對抗性運動的基礎,雖說籃球沒有像拳擊每5~10磅(lbs)分一個量級、過磅前還要脫水爭取優勢這麼誇張,但球員打的位置越靠近前場(中鋒、大前鋒),則體重越為關鍵。
雖說最具對抗象徵的背身單打於NBA不再是主流,但重要的小事如卡位、掩護,依然不是單憑技巧便能輕易克服體重劣勢的,而這些對抗性動作在強度上升的季後賽階段會更加被重視;體重不足的球員在賽季征途也更容易面臨肌肉痠痛、挫傷等病情。
體脂過高帶來的過重會降低移動與爆發力、也會導致關節軟組織的加速磨損;大部分的球員可透過飲食控管減脂即可,渾身肌肉的
Zion Williamson則是特例中的特例。
概略的NBA合格體重參考值
- 6-2以下後衛:180磅
- 6-3至6-4雙能衛:190 ~ 200磅
- 6-5至6-7搖擺人:200 ~ 220磅
- 6-8至6-9前鋒:220 ~ 230磅
- 6-10以上內線:240 ~ 磅
*以上均為穿鞋身高,即為官網脱鞋身高再加上1至2吋
這是大部分球員能在聯盟達到基礎對抗的參考值,標準體脂率一般落在7±2%;雖說增重到下一層級能獲得對抗性與守位搖擺優勢,但球員若要再向上增加肌肉量並保持機動性,還是得看老天爺賞賜了怎麼樣的基因天賦。
許多高順位新秀會在體態未成熟的情況下得到上場機會,教練也會盡量揚長避短,刻意把他們的守位往後場挪、或放去對位進攻威脅較低的對手;這類天賦型球員多半帶著運動爆發力與手長優勢,因此可能繳得出不錯的有形數據(抄截、火鍋),但體重與對位合格值相差越多、攻守端位置越接近前場,養成過程帶給球隊的負擔就越大。
身高越高,則先天的重心差異會越發明顯。如身高體重數據相仿的
Nikola Jokić與
Joel Embiid,兩人於背身單打時的下盤穩定性差異極大;Embiid的重心偏高,就算是相差30磅的對手,有經驗的低重心中鋒依然能有效阻延Embiid的低位推進。
球團寧選易胖體質的球員,也不愛易瘦體質的地雷股
需釐清的是,選秀時體重不足的新秀並不等於易瘦體質,更多時候是因為高中大學階段身形快速抽高而造成的。多數新秀能在進入NBA四年內透過專業調理達到合格體重,但依然有例外,如到了職業第四年帳面依然維持在190磅的
Brandon Ingram。
對籃球員而言體重是易減難升。休賽季在營養師的調教下,只要認真照表操課,一個暑假減掉20磅的脂肪不難,但在已有肌肉量的基礎上還要再向上累積並不容易。也因此若在兩個極端體質間抉擇,球團自然會偏好增肌較快的易胖體質。
最明顯的案例莫過2019年新秀
Bol Bol,入學時體重235磅已經過輕,最後聯合體測更僅有208磅。從季初的前五熱門滑落到最後的二輪中段有許多原因,但先天基因帶來的體重過輕問題,肯定是所有球團慎重考慮的要因。
當然,體質易胖的球員若自律性不足也是枉然。天賦異稟的
Jared Sullinger因體重與傷病導致選秀順位滑落,其職業生涯也僅短短五年,最後以接近300磅的體重消失於聯盟中。
如果偏輕新秀的體脂率低,則毋需過度擔心
體脂率6%以下、體重沒有輕得太誇張的新秀,通常是備選期間健身房跑得太勤快、但是營養調理進度跟不上而造成的。這類新秀通常是肯照表操課的類型,中選之後,休賽期專業營養師的介入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雕塑體型,加速進到理想開季狀態。
大多數的球員於NBA賽事期間都會長胖,且脂肪多於肌肉。頻繁的舟車勞頓、時差與身體修復需求讓他們需要維持食量,但飲食計畫的執行率與訓練量很可能跟不上,進而導致脂肪堆積。
延伸閱讀
制服組如何面對身形走樣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