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教育不分年齡,從小讓孩子學會討論與思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三歲的孩子問﹔「為什麼人要穿內褲?」十幾歲的青少年問﹔「為什麼要上學?」
四、五十歲的大人問﹔「人活著是為什麼?」。你會怎麼回答呢?
過往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學會了服從、接受指令,習慣了這樣的模式後,漸漸的大腦不喜歡思考了,太累了!
我們開始看我們想看的、聽我們想聽的、只相信我眼前看到的事物,一個不會思辯的大腦,想起來真是可怕啊!
好在現在有108課綱的加持,讓學會【思辯】這件事展露出一點光芒,壞消息是,有多少家長願意和孩子一同練習思考,有多少家長會自知這樣的能力不能只靠學校教育,更何況老師也願不願意一同練習也是一個問題。
當我們認為孩子不會思考,所以拼命給答案時,我認為其實也帶著一點大人的權威成份在心裡面,「因為我比較大,所以我的答案才是對的。你還太小,所以不用想,想了也是錯的。」有了這種想法,所以給了答案。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被大人間接的告知他不會思考,那成年後的影響恐怕是連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都會有問題。


活到現在三十幾歲了,因為生養孩子,讓我重啟我那生鏽的大腦,也實在是累啊~
學習如何應對孩子、如何不說道理、如何引領孩子一同思考,自己也必需自我練習,在面對多而繁雜的資訊時代哪個是真?那個是假? 同時覺察自己是否帶入的評價與批判(老實說我覺得我開頭寫得還瞞有批判的感覺),說實在真的不太容易。
用科學的角度思考,我的大腦目前正在與我過去習慣的應對模式打架,它在創作一個新的模式,所以我才會覺得辛苦。
哲學其實一直存在我們生活之中,只是我們願不願意拿出來想一想而己,孩子也是一樣,若能從小就培養他思辯的能力,將生活哲學帶出來討論,將來他就不需要經過像我一樣重啟腦子的工作。
我自己認為,這樣懂得獨立思考的孩子,成年後他肯定會成為一個真正心靈”自由”的人。

本文為 「一直做自己喜歡做的,就不用工作啦。」──專訪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 讀後心得。

以上是僅是個人想法與立場,沒有批判誰對與錯的問題。

#教養在我心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喜拉-阿喜的創作與育兒
9會員
17內容數
『教養』是一條辛苦又看不到報酬的路,因為『愛』得以堅持。 愛的力量很強大、也很脆弱。 2019年開始,我開啟了薩提爾模式學習之路,透過靜心、覺察、與自我對話,學習接納與安頓自己。 我將這份學習運用在養兒之路上,將這個與愛連結、維繫的過程,記錄在這裡。
2021/11/12
今年的8月,在典滿3歲時,我就有點想要戒掉母奶生活了,小孩大了,吸奶的力氣都會弄痛我,加上無時無刻想安撫就來討奶的行為,有時會讓我煩燥,天氣熱餵奶很不舒服。於是在8/19號這天,早上喝完最後一次ㄋㄋ後,就跟他說,我們今天開始不喝ㄋㄋ了。
Thumbnail
2021/11/12
今年的8月,在典滿3歲時,我就有點想要戒掉母奶生活了,小孩大了,吸奶的力氣都會弄痛我,加上無時無刻想安撫就來討奶的行為,有時會讓我煩燥,天氣熱餵奶很不舒服。於是在8/19號這天,早上喝完最後一次ㄋㄋ後,就跟他說,我們今天開始不喝ㄋㄋ了。
Thumbnail
2021/11/04
九月的氣溫仍舊炎熱,休假時日帶孩子上武陵避避暑,離上一次露營己經是生二寶三年前的事了。 孩子小的時候,出遊都是住飯店,對大人而言省事,且心理壓力較小,現在孩子大了,先生認為可以帶孩子去露營了,裝備準備的差不多,我們出發到武陵,3天2夜的旅行。 這可以算是第一次帶雙寶露營,出門前三天我就開始規劃備品
Thumbnail
2021/11/04
九月的氣溫仍舊炎熱,休假時日帶孩子上武陵避避暑,離上一次露營己經是生二寶三年前的事了。 孩子小的時候,出遊都是住飯店,對大人而言省事,且心理壓力較小,現在孩子大了,先生認為可以帶孩子去露營了,裝備準備的差不多,我們出發到武陵,3天2夜的旅行。 這可以算是第一次帶雙寶露營,出門前三天我就開始規劃備品
Thumbnail
2020/04/07
我和孩子的爸經營一家蛋餅專賣店,我們每天都需要早起工作,孩子也跟著我們,我們在外面工作時,他們兩兄弟會在裡面玩。 清明連假的今天是很忙碌的,一早客人三三兩兩的來,雖沒有卡單,但排隊點餐的客人也不算少,這個時候的我們都必需集中精神去處理店內工作,兄弟兩狀況好時,在裡面自己玩,可以讓我在外面安心工作一陣
2020/04/07
我和孩子的爸經營一家蛋餅專賣店,我們每天都需要早起工作,孩子也跟著我們,我們在外面工作時,他們兩兄弟會在裡面玩。 清明連假的今天是很忙碌的,一早客人三三兩兩的來,雖沒有卡單,但排隊點餐的客人也不算少,這個時候的我們都必需集中精神去處理店內工作,兄弟兩狀況好時,在裡面自己玩,可以讓我在外面安心工作一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我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 前陣子聽了李崇建老師在TED的演講,題目為「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在演講的開頭即拋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乍聽之下,也許很多父母或是老師都會回答「可以啊!」 但如果將這個問題具體細分成生命中的每個決定呢?你允許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念什麼
Thumbnail
我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 前陣子聽了李崇建老師在TED的演講,題目為「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在演講的開頭即拋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乍聽之下,也許很多父母或是老師都會回答「可以啊!」 但如果將這個問題具體細分成生命中的每個決定呢?你允許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念什麼
Thumbnail
從「我不知道」到「我想想」、「我正在思考」, 老師提醒孩子記下腦袋運轉的此刻感受。 課後有孩子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常他們都叫我不要講話,謝謝老師聽我說話。」
Thumbnail
從「我不知道」到「我想想」、「我正在思考」, 老師提醒孩子記下腦袋運轉的此刻感受。 課後有孩子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常他們都叫我不要講話,謝謝老師聽我說話。」
Thumbnail
要用一句話總結這章節就是,童年,很重要! 童年不會直接影響成年的行為,但是,一切都會有影響。 看完這章我只感覺,我很幸運,光是能夠順利成長,就得來不易了。
Thumbnail
要用一句話總結這章節就是,童年,很重要! 童年不會直接影響成年的行為,但是,一切都會有影響。 看完這章我只感覺,我很幸運,光是能夠順利成長,就得來不易了。
Thumbnail
在哲學裡,「為什麼」是一個最強大的萬用提問。除了可以把已經靜止的句點延展,梳理前因後果,開啟「向後的對話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向下的空間」,探討更深層的原因,挖掘本質。 向下的空間,是黑暗的,是未知的,是令人恐懼的,但這是唯一通往地心的路。
Thumbnail
在哲學裡,「為什麼」是一個最強大的萬用提問。除了可以把已經靜止的句點延展,梳理前因後果,開啟「向後的對話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向下的空間」,探討更深層的原因,挖掘本質。 向下的空間,是黑暗的,是未知的,是令人恐懼的,但這是唯一通往地心的路。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自由,隨心所欲的感覺。 自由 ,來自你說話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堅毅的程度: 一個說話溫柔不尖酸的人,總是會有人圍繞在他身邊、一個能看到事物本質的人,總是會有人跟他請教、一個能堅持專注的人,總是能做出成績。這樣的人不需要爭取自由。因為越有能力的人,越能隨心所欲。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要自由,隨心所欲的感覺。 自由 ,來自你說話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堅毅的程度: 一個說話溫柔不尖酸的人,總是會有人圍繞在他身邊、一個能看到事物本質的人,總是會有人跟他請教、一個能堅持專注的人,總是能做出成績。這樣的人不需要爭取自由。因為越有能力的人,越能隨心所欲。
Thumbnail
三歲的孩子問﹔「為什麼人要穿內褲?」十幾歲的青少年問﹔「為什麼要上學?」 四、五十歲的大人問﹔「人活著是為什麼?」。你會怎麼回答呢? 過往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學會了服從、接受指令,習慣了這樣的模式後,漸漸的大腦不喜歡思考了,太累了! 我們開始看我們想看的、聽我們想聽的、只相信我眼前看到的事物,一個不會
Thumbnail
三歲的孩子問﹔「為什麼人要穿內褲?」十幾歲的青少年問﹔「為什麼要上學?」 四、五十歲的大人問﹔「人活著是為什麼?」。你會怎麼回答呢? 過往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學會了服從、接受指令,習慣了這樣的模式後,漸漸的大腦不喜歡思考了,太累了! 我們開始看我們想看的、聽我們想聽的、只相信我眼前看到的事物,一個不會
Thumbnail
迷和悟不見得是智商的距離,大人費盡口舌講不明白的事,還不如讓小孩轉個角度,他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盲點,在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截然不同,小孩看懂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大人也就不需要再教什麼了。
Thumbnail
迷和悟不見得是智商的距離,大人費盡口舌講不明白的事,還不如讓小孩轉個角度,他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盲點,在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截然不同,小孩看懂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大人也就不需要再教什麼了。
Thumbnail
德國哲學及精神病學家卡爾·雅斯佩斯(Karl Theodor Jaspers)認為每位小孩的心裡,天生就有一顆「哲學的種子」
Thumbnail
德國哲學及精神病學家卡爾·雅斯佩斯(Karl Theodor Jaspers)認為每位小孩的心裡,天生就有一顆「哲學的種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