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新,必須用手去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裏這麼寫著:「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去指。」沒錯,我們充滿好奇,滿懷謙虛地去辨識這個新世界。
1899年美國專利局局長曾向麥金利總統建議:「能夠發明的東西都已經發明了,所以專利局可以裁撤掉了!」
  數百年來,雖然認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的人一直層出不窮,但是時代的巨輪不斷一直往前,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價值觀也一直隨著我們周遭的物質世界而改變。
甚至可以說,每一天起床我們面對的都是一個新的世界。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裏這麼寫著:「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去指。」沒錯,我們充滿好奇,滿懷謙虛地去辨識這個新世界。
最近這些年,若是行有餘力,我總是儘量抽出時間與同在參與公益活動這條路上前行的伙伴分享我個人的一些觀察與心得,不知是否因為從事醫療工作的關係,多年來我也一直用生物演化的模式來看待公益社團的發展。
著名的演化學家古爾德曾經以「演化樹」的概念來描繪生物的演化歷程,從前的生物學者通常習慣用階梯狀的演化圖示。但是古爾德認為生物的演化是隨機分枝分岔的,因此經常也會發生走上歧路發展不下去而滅絕的。我們也可以說,自然的生命演進從來不會是單純的、完美的、有秩序的,反而是充滿了新多的嚐試與失敗,複雜與艱辛,換個方式講,古爾德這麼形容:「生命真是充滿了想像力和真真實實的壯麗!
很可惜的是,文明的人類,卻習慣於將一切東西分類,將過去與未來都秩序化,甚至我們思考的開展也傾向於合理化與邏輯化,或許這原來就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與起點吧?
回到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來說,我看到太多朋友花費了太多時間在擬定宗旨,訂定規範,在還沒有做出任何實質貢獻或實際的行動之前,已經在文書作業或字句斟酌上耗盡了全部的熱情與心力。
我觀察到發展良好且可以耗費最少資源又能長治久安的組織,大致都能遵循生物演化原則,也就是在實際做法上,採取「合議制」,讓新伙伴的意見可以被同等重視,即便行之有年的「慣例」也可以在新伙伴的參與下重新被討論,讓符合時代演進的可能性可以出現。在文化上,支持鼓勵所有的創新,同時也要確保任何人的創意可以嚐試而不被別人干擾。
的確,這是個永遠令人新奇的新世界,在這裏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當你用手去指之後,你可以為它命名,在演化樹的分枝分岔處,或許可以走出令人動容的璀璨未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最近幾個星期裡剛好有四場關於閱讀方面的演講,二場是對老師與家長
在這隨時隨地都可以無限上綱的時代,知識的記憶,已沒什麼價值,因此強調素養,也就是從應具備的知識,到能將知識運用出來的能力,以及願意在生活中實踐的態度。 規劃十年的108年課綱在今年上路,由於不只是課本內容的變動,連課程時數與科目也大幅更動,再加上大學入學方式也一併調整,引起孩子還在讀中小學的家長的焦
人類社會除了面對史無前例的龐大高齡人口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趨勢在世界各地發生——獨居人口正迅速增加中,台灣的統計,在2017年的單身戶已經過半,有三百多萬戶的納稅戶是單身戶口。  最近有個媒體對不同世代的人調查退休的準備,發現五十歲以下的族群有七成準備老後跟朋友住在附近,而六十歲以上有半數想跟子女一
人需要獨自一人進行生命沉思的活動。沉思的生活,才能使人類處在應有的存在狀態  為了因應這個時代無所不在的壓力與隨而來的身心之症候群,周邊有許多朋友都在練習靜坐,不管是用那個學派或那種方法,總是想辦法要摒除雜念,紓解壓力。  但是這種不去胡思亂想的修練若再加上時時刻刻上網追訊息的習慣,讓我們失去了沉思
採訪以新聞報導方式在日本電視台播出之外,也隨行拍了比較長的紀錄影片。    這下子陳一銘成了日本的知名人士,還有日本人專程從日本飛到台灣,到台南找他,親自跟他致謝呢  十餘年來,到日本的外國觀光客數量,台灣一直是名列前茅,我有許多朋友到日本就像「走廚房」般,一年都會去好幾次,旅遊地點也早已從二線
我是悲觀的,或者該說是人生的某個部份是悲觀的,而且這個部份和樂觀的那個部份是永不碰頭的。   唯其對人生悲觀,所以有份坦然,我不會放棄某些執著的追尋,但許多的事物我也願以道家的心情來面對。 常常有各種媒體,以及許多或不相識的朋友詢問我說:「你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在當志工?」「你那麼忙難道不累嗎?」
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最近幾個星期裡剛好有四場關於閱讀方面的演講,二場是對老師與家長
在這隨時隨地都可以無限上綱的時代,知識的記憶,已沒什麼價值,因此強調素養,也就是從應具備的知識,到能將知識運用出來的能力,以及願意在生活中實踐的態度。 規劃十年的108年課綱在今年上路,由於不只是課本內容的變動,連課程時數與科目也大幅更動,再加上大學入學方式也一併調整,引起孩子還在讀中小學的家長的焦
人類社會除了面對史無前例的龐大高齡人口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趨勢在世界各地發生——獨居人口正迅速增加中,台灣的統計,在2017年的單身戶已經過半,有三百多萬戶的納稅戶是單身戶口。  最近有個媒體對不同世代的人調查退休的準備,發現五十歲以下的族群有七成準備老後跟朋友住在附近,而六十歲以上有半數想跟子女一
人需要獨自一人進行生命沉思的活動。沉思的生活,才能使人類處在應有的存在狀態  為了因應這個時代無所不在的壓力與隨而來的身心之症候群,周邊有許多朋友都在練習靜坐,不管是用那個學派或那種方法,總是想辦法要摒除雜念,紓解壓力。  但是這種不去胡思亂想的修練若再加上時時刻刻上網追訊息的習慣,讓我們失去了沉思
採訪以新聞報導方式在日本電視台播出之外,也隨行拍了比較長的紀錄影片。    這下子陳一銘成了日本的知名人士,還有日本人專程從日本飛到台灣,到台南找他,親自跟他致謝呢  十餘年來,到日本的外國觀光客數量,台灣一直是名列前茅,我有許多朋友到日本就像「走廚房」般,一年都會去好幾次,旅遊地點也早已從二線
我是悲觀的,或者該說是人生的某個部份是悲觀的,而且這個部份和樂觀的那個部份是永不碰頭的。   唯其對人生悲觀,所以有份坦然,我不會放棄某些執著的追尋,但許多的事物我也願以道家的心情來面對。 常常有各種媒體,以及許多或不相識的朋友詢問我說:「你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在當志工?」「你那麼忙難道不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故事背景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生存艱難的時代,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狀況極度懸殊。文章中描述了一個科學家突然意外穿越時空的故事,並開始重新規劃世界,尋找能源和修復土壤的方法。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故事背景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生存艱難的時代,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狀況極度懸殊。文章中描述了一個科學家突然意外穿越時空的故事,並開始重新規劃世界,尋找能源和修復土壤的方法。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