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比「工作和生活求平衡」還更重要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為什麼不加班呢?

前陣子是打考績的時間,我老板把我叫過去深談了一番。跟我確認了一下工作分配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麼有的人加班時數特別高,有的人卻特別低?他認為我今年給底下的人打出來的考績蠻極端的,好的很好,糟的很糟,為什麼會這樣子呢?說說那些糟的是怎麼回事吧。
其實他們並不是工作品質很糟,也不是跟同事處的不好,其實我考績也沒打得多糟,就是中間偏下一點而已(然後好的打到快滿分,所以差異就很大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我覺得他們就是沒打算為了工作上的進度多付出一些,或是沒有特別留下來加班多為自己充實一些工作所需的職能。分配工作給他們,他們就做,有外插進來,原來的工作時程就〝理所當然〞的往後挪。要是被分配到的工作是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他們也不會在真正投入執行以前,先行自己study一下相關的背景知識,完全就是把study的時間排上進程表,按表操課。另外,在新領域的學習上也不是太深入,跟工作有相關的就學學,簡報的時候完全就是〝不求甚解〞。按照我的標準,滿分100的話,這種積極度不高的組員分數就是60~70沒錯,絕對都是「合格」的工作者,也和當時應徵時我描述的工作量差不多。
前幾年,我常宣導一個觀念:「在工作按時完成的前提下,我不強求各位加班,你們當然有權利去選擇你們下班後的生活。公司有資源給你們,來加班看職務相關的資料,不管是技術文件或是語言學習,公司都願意付你們加班費,希望你們多利用公司這樣的資源,讓自己的職能有所成長,學到的都是你們的」。
當然,大家的選擇就很明確:只要沒有工作需求,絕不加班。XD
回到一開始那個,我老板認為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公司希望員工加班的理由倒也挺冠冕堂皇:「能力不夠的,為什麼不加班趕上進度,跟上大家呢?能力好的,又為什麼不願意多為公司付出,為自己獲取更多的職能成長,為公司賺取更多的利潤呢?」我自己以前也算是半個加班狂,我老板就別說了,而我們的大老板更是出了名的精實派。不過說句良心話,他們都真不是只想靠加班解決問題的蠻力派,而是真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認同這份事業,要讓公司有更好的產品品質,更強的競爭優勢。簡單來說,他們就是真的很認真,所以無法理解為什麼大家是這麼的不認真?
我當然很明確的接收到老板的訊息了,可是若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我又怎麼去要求大家留下來加班呢?以前我跟大家說的是那麼〝正確〞和〝尊重〞,這一秒開始我要怎麼變成壓搾勞工的壞主管呢?人家自己對職位晉升跟考績獎金就沒什麼企圖心,工作上沒太過份的延遲及亂子,我是在跟人家緊張什麼?一昧的只是要求加班,或是恐嚇大家說公司還是對大家的加班時數很在意哦,最好沒什麼事也留下來加個班哦…不然會發生什麼事我也不知道哦…這種事在沒有真正理清思緒,有所覺悟的前提下,我實在是沒辦法講得出口。
我決定先跳開「加班」這個詞的本身,去想清楚我對這個組織及組員的期望是什麼。有的組員職能很不錯了,但面對工作上的要求,他們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不論是在趕上時程,或是追求輸出的品質上,他們都不馬虎,會在加班時間認真的做到最好。有的工程師則是輸出品質真的很優,即便他們不加班,至少以一般工程師的職等要求上來說也已經很足夠。而那些真的只把該做的事做完,準時下班的,不就和公務員一樣嗎?他們雖然沒在公司加班,但從工作的表現看來,他們回家若沒有什麼自我進修的時間安排,可能玩玩遊戲,或是追個劇,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我一點都不意外。雖然我對這個組的定位是一個「特種部隊」,當他們都有這樣的職能可完成任務,讓工作和生活取得平衡,我又有什麼好要求的?我那種不協調的衝突感又是怎麼回事呢?
公司持續在給我們幹部一個訊息,雖然公司今年業績不錯,但因為人數也膨脹了許多,所以人均產值其實沒有什麼實質的成長,希望大家能進度盯緊一點,務必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效益。好啦,好啦,我知道每家公司都會發了狂似的追求成長,也很合理,但不急著成長是就會倒掉嗎?頂多是維持現狀不是嗎?

只是在求成長?其實是在求生存

中國的羅振宇在《羅輯思維》的最後一集「這一代人的學習」說到,知識焦慮已經不是新名詞了,大家都有。為什麼會到〝焦慮〞的程度呢?因為在知識深度導向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進步及成長已經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個人也好,企業也罷,對知識的焦慮不是來自於成長多少,而是能否繼續生存。以前不識幾個大字的農夫,肯吃苦耐勞,辛勤耕作,老天爺還是會賞口飯吃的。現在不識字的話,有車他都不會坐(在中國是完全行動支付的狀況下),農耕機器也不會操作,是會餓死的。
在《科技島讀》的「國家與個人的新契約」中提到了「個人能力的擴張」這個概念。網路及科技顛覆了過去許多的創業模式及進程,才會有現在的馬克.佐伯格或是伊隆.馬斯克這些這麼年輕就取得那麼非凡成就的創業者及企業。馬雲說他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在哪裡,不是他很自大,是網路放大了每個人的力量,大到足夠去改變世界,企業若沒有能持續強化優勢的護城河,就是等著哪天突然被某個竄起的新技術或新產品端掉整個市場,是會消失的。
突然間整個理解:什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若我們沒有以更快的速度有所成長,我們將會連「生存」都是問題。看遠一點,並不是公司真的多在乎那些營收及人數成本,那個「人均產值」也只是一個抽象到沒什麼參考價值的數值,但要求每個幹部要〝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效益〞這件事情,本質上是沒錯的,公司自己並不會成長,唯有讓每個員工都能要求自己要有所成長,整家公司才會真的有所成長。

要嘛就跟上,要嘛就離開

之前有不少書都叫我們要找出(或是教我們)能讓〝工作和生活維持平衡〞的方法,找到方法我們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好像這個世界上真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台積電的高薪工程師都是賣肝換高薪,所以他們沒有生活品質。因為你是個正常人,所以你覺得你確實應該想辦法做到,公司都應該要讓員工能自己選擇要工作還是要生活?
很抱歉,那些書講的都是胡扯。
公司要求自我成長的速度及力道,才能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公司的步調就是這麼快,要求就是這麼高,你要嘛就跟上,要嘛就離開。
那些高科技公司每年都要刷下跟不上的人。能持續待著的,哪一個不是有四,五把刷子(不是兩把而已),然後還在添購新刷子的?薪資能代表的,不只是你能上幾次餐廳,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它實際上代表的就是你要承受的壓力及速度。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可以要回你想要的生活品質,這沒有對錯問題,只有選擇問題。拿著離職單去跟公司說,你不想再加班付出這麼多了,你想要自己的時間,想要工作和生活間取得平衡,公司一定二話不說讓你馬上簽字離開。
在《什麼樣的人,企業絕不放手》中有很多這類的金句,像是〝想要工作生活兩不誤,就請放棄高薪吧〞,或是〝高薪和高壓是一對雙胞胎〞。我們的老板,是那種會把所有的心力投注在公司的業務上的人,所以我們每個幹部自然就會被要求,要有相對應的投入程度。回想自己過去,想想別人,誰不是利用自己的下班時間在「加班」,要求自己有所成長。這個「加班」可能是工作所需,需要花上比別人更長的時間完成目標,也可能是個人職能的成長,有的人自學,有的人去上課,誰要求公司給予〝合理〞的工作量及薪水了?
但很簡單也很有趣的一件事會隨之發生。你成長的夠快夠強,就能完成公司更多任務要求。接下來,你不會馬上收到更高的薪資,而是更多的任務要求。很難理解吧?當你的主管看到你的工作能力或是付出,都能應付更高的任務需求,你會獲得賞識進而晉升;若是看不到或是看不懂,你會獲得更好的職能提升及高壓的任務要求適應力,然後你就可以把自己的專業寫下來,在工作上取得的成果寫下來,丟上LinkedIn或是其他公司的求職管道,讓自己成為「自由球員」。真正夠專業,你就會獲得更高的Offer。
也就是說,你終究能獲得更高的薪資,技術上來說叫做「更合理的薪資」。
但是你猜怎麼著?你以為接下來可以在新的高薪職位上養老了?不會的,你拿到更高的薪資,它的另一面隨之而來的就是更高的要求。你必須輸出更多更廣,做得更好更快,想得更深更遠,以保有你在這個位置上的價值及正當性。大家其實都會像從這個飛輪跳到另一個飛輪上的倉鼠那樣,只有想辦法跑得更快去跟上,不然就是等著從飛輪上摔下來。

「好主管」的另一面

有句話我一直很討厭,根本就是很不屑:「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我認為,這就是個混蛋會做的要求,自己蠢還浪費大家的時間。在《工作大解放(ReWork)》中提到的:「真正的英雄已經回到家裡,因為他已經找到更快解決事情的方法」,才是我信奉的理念。但世上真有所謂的天才,有所謂的英雄嗎?肯定沒有,Kobe Bryan可說是籃球天才吧?但他每天自我訓練的份量依然比許多人還重;Bill Gates早已是許多軟體人眼中的天才,但他仍要不斷的看書及靜心思考,才能帶領微軟(現在是帶領基金會)往正確的方向前進;謝金河是台灣股票分析的權威,他數十年如一日的每日筆記功課,卻是許多股市〝老師〞根本沒在做的事情。拋開那句「合理」還是「不合理」,有句話實在是公道的:「多數人努力之低,還輪不到拼天賦」。所以,我們都不是那些英雄,我們確實就是需要很多時間來要求自己成長,跟上公司及大環境的成長速度及要求。
那些能享受個人時光的〝英雄〞,書中可沒提到他們也能有豐厚的薪資,他們把事情做完就可以回家,現實世界中你也能找得到這種工作,只是你不想去(不論是因為過低的薪資或是無聊的工作本質),不是嗎?
誰都想做一個「好」的主管。好的主管會傾聽員工意見,給予適當的做事空間,工作量做合理的分配,時程當然不能要求過快,以免影響品質…多的是做好主管要注意的面向。但回到公司營運的本質,薪酬的自然市場運作,一個「好」主管就只應該關注這些最重要的目標:
  • 讓你的下屬獲得最強的職能成長。
  • 讓你的產品獲得最多的滿意度成長。
  • 讓你的組織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成長。
成長,你的名字就叫「要求」,也就是一個「好」主管該做的事,儘管這可能是件討人厭的事。
市場的本質就是競爭,而競爭的本質就是求生存,能否生存下來就看自己的成長跟不跟得上環境了。非洲大草原上每天上演的就是這些:體型大的吃掉體型小的,跑得快的吃掉跑得慢的,會飛的獵補只會跑的,有毒的以小博大,有殼的躲進去,有保護色的躲起來,每個物種的成長就是在求一個生存的本錢。即便人類可以上街遊行抗議社會不公而蹬羚不會,但蹬羚求生存的成長動力可能不會比人類差。當我們想要嘗試在「工作和生活」取得平衡時,其實也是在挑戰自己對這個高速成長的世界,是否都能跟得上而不被淘汰。
2019年再過幾天就過去了,世界的進步與競爭的強度到了明年就會有新的挑戰標準。未來看來不會變得更好(很抱歉,我沒辦法很無腦的跟大家說一定會發大財什麼的…),但至少在今年結束以前,我能有一個新的領悟及成長的方向,實屬萬幸,和大家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Google實驗室Area120釋出了一個「製作遊戲」的遊戲叫「Game Builder」。 主要的用戶是遊戲編導,方便他們以拖拉卡片的型式來驗證遊戲性好不好。 因此這個專題就是「Game Builder」的"真心話(好用難用都會說)"和"大冒險(真的來挑戰看看能做什麼遊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問了問身邊的同事:「把你的Java Code改成用C的源碼風格呈現的話,你會因此就難以理解同一份程式嗎?」,或是反過來:「若同事的源碼和你的Domain完全不同,但和你的源碼風格一致,你會因此覺得這份源碼比較容易理解嗎?」 我真的都得到肯定的答案,雖然有點難以理解…
你花了時間在上面玩,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上面打磨;你花了錢買道具,我們更花了大把的錢在開發及維持這一切。你們玩家究竟是憑哪一點可以說你們是「擁有」這個道具的人?
Keep常被拿來和OneNote或EverNote來比較,因為都有「快速記事」這部分的功能。當然,EverNote和OneNote除了記事的支援程度和Keep相同以外,在記事的美觀及客制程度上都比Keep來得更為強大,這是做為一個「記事工具」理所當然要有的優勢…
從智慧手機開始普及後,也正是宣告每個人都得「日理萬機」的時代來臨。除了工作上更多需要處理的訊息以外,連家裡也會有更多的訊息出來,都是在要求我們「把事情做好」,因此才有了今天的主題「Getting Things Done」,簡稱「GTD」的數位工作術。
之前,我的一位下屬曾經詢問我,若之後他在工作上需要研究新技術時,需要寫一些sample project來驗證觀念,那這些sample project是否可開源在他自己的Github或部落格上?
AI系統從創建,調整到真正上線,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除了模型的調整是一種近乎經驗及直覺的調校過程以外,最難的莫過於Andrew說的,你的系統的穩健性能有多好?也就是說,打從一開始模型的設計,若是就沒有特別想過這個系統對整個環境及運行時間的相容性問題,一個你花費大把心血的AI系統就會變得脆弱不堪…
問了問身邊的同事:「把你的Java Code改成用C的源碼風格呈現的話,你會因此就難以理解同一份程式嗎?」,或是反過來:「若同事的源碼和你的Domain完全不同,但和你的源碼風格一致,你會因此覺得這份源碼比較容易理解嗎?」 我真的都得到肯定的答案,雖然有點難以理解…
你花了時間在上面玩,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上面打磨;你花了錢買道具,我們更花了大把的錢在開發及維持這一切。你們玩家究竟是憑哪一點可以說你們是「擁有」這個道具的人?
Keep常被拿來和OneNote或EverNote來比較,因為都有「快速記事」這部分的功能。當然,EverNote和OneNote除了記事的支援程度和Keep相同以外,在記事的美觀及客制程度上都比Keep來得更為強大,這是做為一個「記事工具」理所當然要有的優勢…
從智慧手機開始普及後,也正是宣告每個人都得「日理萬機」的時代來臨。除了工作上更多需要處理的訊息以外,連家裡也會有更多的訊息出來,都是在要求我們「把事情做好」,因此才有了今天的主題「Getting Things Done」,簡稱「GTD」的數位工作術。
之前,我的一位下屬曾經詢問我,若之後他在工作上需要研究新技術時,需要寫一些sample project來驗證觀念,那這些sample project是否可開源在他自己的Github或部落格上?
AI系統從創建,調整到真正上線,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除了模型的調整是一種近乎經驗及直覺的調校過程以外,最難的莫過於Andrew說的,你的系統的穩健性能有多好?也就是說,打從一開始模型的設計,若是就沒有特別想過這個系統對整個環境及運行時間的相容性問題,一個你花費大把心血的AI系統就會變得脆弱不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股昨天四大指數齊揚,在聖誕節前還是持續維持過往的高檔,昨天的美股的費半大漲1.5%,道瓊和S&P500 都再創歷史新高,台積電ADR(TSM)在昨天也漲了0.89%,延續了4個交易日的上漲。而在台股大盤的部分,在11 月27 日跌破了半年線,在五個交易日,閃電回到所有均線上方,加權指數從22,0
Thumbnail
還在糾結於工作消磨原本熱情,覺得過去嚮往的生活逐漸找不到意義? 「不要用『熱情』找工作,而是要找『適合』自己的。」透過任職職涯顧問作者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重新了解喜愛的事物與工作之間的定義 !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1.傳統工作型態: 固定辦公地點 每天通勤上下班 以台北為例,平均每天通勤時間約一小時 2.遠距工作: 定義:不需在固定辦公地點工作,可在家、咖啡廳等地透過網路完成工作 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後才流行 COVID-19疫情加速了遠距工作的普及
Thumbnail
年底也常是大家思考轉換跑道的時間點。我們收到樓友的來信詢問,有關於年後轉職及提離職時間點的疑問,這次我們先假設你找到新工作在考慮何時提離職,來分享幾個思考點。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從未來寫回來的逆算手帳#小堀純子#采實文化#目標#計劃 #習慣#願景#計畫#行動#失焦 #煩燥 #拖延#逆算#逆算#人生完成圖#人生腳本#十年#人生拼圖#自我實現#人生願景#100件願望清單#長期主義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股昨天四大指數齊揚,在聖誕節前還是持續維持過往的高檔,昨天的美股的費半大漲1.5%,道瓊和S&P500 都再創歷史新高,台積電ADR(TSM)在昨天也漲了0.89%,延續了4個交易日的上漲。而在台股大盤的部分,在11 月27 日跌破了半年線,在五個交易日,閃電回到所有均線上方,加權指數從22,0
Thumbnail
還在糾結於工作消磨原本熱情,覺得過去嚮往的生活逐漸找不到意義? 「不要用『熱情』找工作,而是要找『適合』自己的。」透過任職職涯顧問作者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重新了解喜愛的事物與工作之間的定義 !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1.傳統工作型態: 固定辦公地點 每天通勤上下班 以台北為例,平均每天通勤時間約一小時 2.遠距工作: 定義:不需在固定辦公地點工作,可在家、咖啡廳等地透過網路完成工作 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後才流行 COVID-19疫情加速了遠距工作的普及
Thumbnail
年底也常是大家思考轉換跑道的時間點。我們收到樓友的來信詢問,有關於年後轉職及提離職時間點的疑問,這次我們先假設你找到新工作在考慮何時提離職,來分享幾個思考點。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從未來寫回來的逆算手帳#小堀純子#采實文化#目標#計劃 #習慣#願景#計畫#行動#失焦 #煩燥 #拖延#逆算#逆算#人生完成圖#人生腳本#十年#人生拼圖#自我實現#人生願景#100件願望清單#長期主義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