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該認清的10點事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我還是上班族的身份時,對於職場有很多自己的認知,離開朝九晚五的生活以不同角色來看待職場時,卻發現很多殘酷的職場事實,今天想分享職場中10點你該認清的事實

公司其實「不關心」你的「職涯發展計劃」

面試官說,請聊聊你的職涯規劃!看似公司重視你的職涯規劃,但!事實上,公司只是在評估若有機會錄用,你的職涯規劃是否符合公司發展,而不是擔誤公司發展計劃。

公司目標是讓人才盡快投入工作,創造獲利,提昇公司價值,說什麼重視你職涯規劃的說法,那都是話術而己。別想著公司在意你的職涯規劃,職涯成績皆為自己努力所得。


職場中讓你「成長」的不是「教育訓練」

初入職場時期待公司教育訓練,彷彿訓練後能力值+100,但多年後回頭檢視時,讓自己能力提升的不是所謂的教育訓練,而是從專案經驗、失敗挫折、自主學習、前輩傳承四點慢慢積累。但不是要否定教育訓練的價值,只是說明能力提昇在於自己,別過於依賴教育訓練。


「工時長」並不代表你能「加薪、升職」

下班時間一到,主管仍在座位上工作,其他同事就算沒事也不敢比主管先下班,
就怕被冠上工作不加班不用心的帽子。雖然這風氣己逐步改變,還是有些產業還是依舊如此。事實上無謂的加班並不代表老闆會加薪、給予升職等機會。功勞在職場上的價值永遠大於苦勞,我說直接一點苦勞一點價值都沒有。

公司不會「離」了「你」而轉不動

公司擔任要職己久,覺得自己很重要,認為公司少了我明天就沒法運轉,緊急狀況沒人處理。千萬別陷入這種迷思,事實上沒人是無可取代的!你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離職」轉身走的「漂亮」不留「話柄」

之前曾遇過同事因跟主管相處不愉快,離職前故意交接不完整,導致專案差點出狀況,但同事卻把責任推給主管,讓整個團隊氣炸。

離職跟分手一樣,走的漂亮至少留個好名聲,撕破臉的分手的風聲,跟病毒傳播的速度一樣快。離職阿!最好要留個名聲好讓人探聽,職場很小,總有天會相遇的到。

別把公司當成「社會大學」

以往面試時會聽到我願意學習,我會努力學習,雖然每個人都經歷過學習階段,
但公司請你來就職是來發揮你的價值,不是花錢請你來學習的。

你說新人不來學習那怎上手?價值有很多種,例如公司氛圍的融洽,給予專案創新的想法等,都是新人可提供的價值。


「負能量」並不會幫你「職場加分」

有沒有遇過一種同事,無時不刻抱怨著公司有多爛,客戶有多無腦、主管有多機車,老闆有多無能,滿滿的負能量。彷彿全天下都對不起你,遇到這種同事千萬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你的負能量只能讓同事遠離你,主管不信任你,老闆不想用你,你的職場價值只會扣分,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停止負能量,勇敢檢視自己的問題。


「職位頭銜」並不能代表你的「職場價值」

頭銜看似是証明自己在職場的價值,但離了頭銜你還有什麼呢?Mike以前在知名企業擔任高管,外出接洽客戶時,客戶對他禮遇三分,專案洽談也十分順利。朋友間介紹時也會特別提到Mike在企業擔任高管要職,這些頭銜讓朋友面子上更加分。
但當Mike離開公司獨自創業時才發現,離開頭銜的他好像什麼也不是,客戶對他尊重是來自於公司賦予的職位光環,朋友介紹也不會刻意提到他正在創業中,此時他才明白,應該專注在能力價值,勿陷入無謂的頭銜迷思。


別把「同事/老闆」當「朋友」般的相處

感情在好,也別把同事當家人,因為家人不會分離,但同事總會有分開的一天,家人不會競爭,但同事間會彼此競爭,你把同事當家人,就會有公私不分的狀況產生。最好的狀態是把生活跟工作情感分開,同事間相處融洽很好,但應保有一定的界限,才能讓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點。

當主管的「幫手」而不是「禍手」

你討厭你的主管嗎?可能有98%人都會說討厭。對於與主管共事通常會有二種思維,我會建議應該以第二種思維為主。

第一種思維:我不滿我主管,就是要跟他對著幹
主管管理或處事方式一定有你不認同的地方,然後背後罵主管決策有問題阿,每天管東管西,跟主管相處很不愉快,最終結果是,你離職!對,就是你離職,因為老闆信任的是主管不是你。

第二種思維:我不認同但我先達到主管目標
先以如何能幫助主管達成公司目標為主,試著站在主管角度思考問題,協助主管解決他的問題,你才能有立場跟主管溝通共識時的狀況,總之,你有價值才有立場。

最後想說

努力成為「擁有職場選擇權」的人,而不是「被職場選擇」之人,唯有不被取代的價值才是職場王道。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在職場、生活不順遂時還在看八股勵志文嗎?換個方式來看部影集,透過劇中情節讓你在感同身受眼中帶淚的同時,還能用嶄新的「思維」模式來「思考」目前的現況。 今天分享「大熊餐廳」這部影集,這應是今年看過影集排名前三。 「大熊餐廳」是一部「米其林」主廚拯救瀕臨倒閉餐館的影集。 主角Carmy在紐約頂
職場上表達能力、重點溝通力是相當重要的事,表達能力強深受同事及主管喜愛,甚至有更好的升遷機會,表達能力待加強通常會是主管頭痛的角色之一。 職場中常有會議、信件來往等溝通模式,我通常要求自己以簡潔重點式完成溝通,但有時會遇到同事在信件、會議上詞不達意的表達方式。 舉例之前同事寄給我的信件; 目前品
上一篇提到朋友副業想法、我對副業經營建議,既然提到副業,接著來聊創業。 你也有過創業想法嗎? 丟下辭呈不用看主管、老闆臉色,當自己的老闆,賺的錢都自己的多歡樂。但想不到的是,創業後看的臉色比上班族還多。創業方向市調前五名以咖啡店、餐飲店、早餐店、飲料冰品,火鍋店,皆以餐飲居多。餐飲進入門檻不高,
「二階思維」讓你做決策前的思考更謹慎細密,讓決策的水準超越以往的思維,讓你在職場上贏過別人的關鍵之一。先看以下案例; 小馬路過車禍現場,當下協助救援 事後被誤以為是肇事者,被家屬一狀告上法院! 良善的救人一命,卻成為夜夜惡夢。看到車禍一瞬間大多數「直覺思考」是如何幫助受害人,無論是打119或至現場幫
有天主管找同事聊聊績效不好原因,希望協助同事找出問題進而調整,會議開始主管詢問成績不佳原因,同事未如預期中提出問題或解決方法,而是一昧的把原因怪罪公司,訴說公司、主管應該要怎麼做才好,此時的主管臉色三條線,心想著到底是誰績效不好!這是我過往擔任主管時曾發生過的狀況。 有人會說同事提出公司或主管問題
之前有位粉絲在留言區詢問我說,如何擁有多元觀點!那時簡短回了一下如何擁有多元觀點的思考,我覺這主題適合來多聊聊。 一、「什麼是多元觀點」 每個人都有自主觀點,衣服我覺好看,你覺得醜。 到餐廳嘗鮮,用餐後我覺不錯,你覺得雷。 情侶過馬路沒牽手而吵架,雙方各執一詞, 吵到天荒地老不罷休。 生活中到職場
當你在職場、生活不順遂時還在看八股勵志文嗎?換個方式來看部影集,透過劇中情節讓你在感同身受眼中帶淚的同時,還能用嶄新的「思維」模式來「思考」目前的現況。 今天分享「大熊餐廳」這部影集,這應是今年看過影集排名前三。 「大熊餐廳」是一部「米其林」主廚拯救瀕臨倒閉餐館的影集。 主角Carmy在紐約頂
職場上表達能力、重點溝通力是相當重要的事,表達能力強深受同事及主管喜愛,甚至有更好的升遷機會,表達能力待加強通常會是主管頭痛的角色之一。 職場中常有會議、信件來往等溝通模式,我通常要求自己以簡潔重點式完成溝通,但有時會遇到同事在信件、會議上詞不達意的表達方式。 舉例之前同事寄給我的信件; 目前品
上一篇提到朋友副業想法、我對副業經營建議,既然提到副業,接著來聊創業。 你也有過創業想法嗎? 丟下辭呈不用看主管、老闆臉色,當自己的老闆,賺的錢都自己的多歡樂。但想不到的是,創業後看的臉色比上班族還多。創業方向市調前五名以咖啡店、餐飲店、早餐店、飲料冰品,火鍋店,皆以餐飲居多。餐飲進入門檻不高,
「二階思維」讓你做決策前的思考更謹慎細密,讓決策的水準超越以往的思維,讓你在職場上贏過別人的關鍵之一。先看以下案例; 小馬路過車禍現場,當下協助救援 事後被誤以為是肇事者,被家屬一狀告上法院! 良善的救人一命,卻成為夜夜惡夢。看到車禍一瞬間大多數「直覺思考」是如何幫助受害人,無論是打119或至現場幫
有天主管找同事聊聊績效不好原因,希望協助同事找出問題進而調整,會議開始主管詢問成績不佳原因,同事未如預期中提出問題或解決方法,而是一昧的把原因怪罪公司,訴說公司、主管應該要怎麼做才好,此時的主管臉色三條線,心想著到底是誰績效不好!這是我過往擔任主管時曾發生過的狀況。 有人會說同事提出公司或主管問題
之前有位粉絲在留言區詢問我說,如何擁有多元觀點!那時簡短回了一下如何擁有多元觀點的思考,我覺這主題適合來多聊聊。 一、「什麼是多元觀點」 每個人都有自主觀點,衣服我覺好看,你覺得醜。 到餐廳嘗鮮,用餐後我覺不錯,你覺得雷。 情侶過馬路沒牽手而吵架,雙方各執一詞, 吵到天荒地老不罷休。 生活中到職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它或許也並沒有那麼可怕,而是因為我們對於這個疾病的了解太少,並且基於人類對未知的恐懼,而一再地強化了原本就不該存在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曾經以為只要我夠重視及關懷同事,就能換來對方的回報。然而當一次次在關係中受傷,卻始終找不到問題的根源時,才明白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對周遭人員感情的看法。 我開始反思其實重感情並沒有錯,但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當一個重感情的人在中投入太多情感時,往往會面臨更大的傷害。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就職場的角度來看,奧本海默與史特勞斯是兩個典型的人,奧本海默專業能力很強,卻沒有把關係經營好,而史特勞斯,專業能力或許普普,但認真勤奮,又長袖善舞,尤其擅於向上管理,對這兩人,你或許有你自己的偏好,但職場本來就是團隊合作,而團隊成員裡,最最重要的是你的老闆,做好關係的管理,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Thumbnail
PMP證照是否有用? 這個問題是大家知道我是PM 有考過證照下最喜歡問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 其實就跟大學畢業證書有沒有用一樣   為什麼是大學畢業證書 因為大部分的人在大學學到的是理論基礎 以及一點群體生活的合作與技巧 直接就也還需要多一點點的職場磨練才可成大器 而PMP也是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它或許也並沒有那麼可怕,而是因為我們對於這個疾病的了解太少,並且基於人類對未知的恐懼,而一再地強化了原本就不該存在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曾經以為只要我夠重視及關懷同事,就能換來對方的回報。然而當一次次在關係中受傷,卻始終找不到問題的根源時,才明白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對周遭人員感情的看法。 我開始反思其實重感情並沒有錯,但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當一個重感情的人在中投入太多情感時,往往會面臨更大的傷害。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就職場的角度來看,奧本海默與史特勞斯是兩個典型的人,奧本海默專業能力很強,卻沒有把關係經營好,而史特勞斯,專業能力或許普普,但認真勤奮,又長袖善舞,尤其擅於向上管理,對這兩人,你或許有你自己的偏好,但職場本來就是團隊合作,而團隊成員裡,最最重要的是你的老闆,做好關係的管理,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Thumbnail
PMP證照是否有用? 這個問題是大家知道我是PM 有考過證照下最喜歡問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 其實就跟大學畢業證書有沒有用一樣   為什麼是大學畢業證書 因為大部分的人在大學學到的是理論基礎 以及一點群體生活的合作與技巧 直接就也還需要多一點點的職場磨練才可成大器 而PMP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