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原文於2019年2月11日發佈在Facebook

在看過《愛在雨過天晴時》(恋は雨上がりのように)真人電影之後,稍微去多查了一點我不熟悉的女主角小松菜奈的資料,發現他有個「厭世臉」的稱號;這樣的契機,讓我稍微思考了一下擱置了很久的,關於「厭世」的一些想法。

我不知道國外的情況如何,但台灣這幾年來吹起了所謂的「厭世風」,是眾所皆知的。然而我一直覺得許多人自詡為「厭世」,某種程度上卻是「無病呻吟」,甚至到了傷害那些「真正厭世」的人的程度——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就不應該忽視那樣的「求救訊號」。

稍微查了一點關於厭世的網路資訊,發現在維基百科的頁面中,「厭世」的中文條目連結到其他語言時,日文的同義條目為「人間不信」、英文的同義條目為「Misanthropy」、德文的同義條目為「Misanthropie」;但這後三者的詞彙所指涉的,是一個人因為「後天環境中的被虐,或類似被虐環境引發的深度傷害,以及未能建立人際關係所造成」,從而對「人」這個客體的不信任。在日文的維基條目中,「人間不信」的同義詞是「厭人」。而台灣語境下的厭世,客體對象應該是「世」、是對「社會」的不信任;即便「人」應該也包含在「社會」之內,但我覺得概念是有些差距的。

「厭世」之所以在台灣年輕一代中逐漸蔓延茁壯,據我粗略的理解,是因為社會長期財富分配不均、特定階級霸佔資源、新聞媒體負面資訊充斥、社會對立強烈所致,年輕人在這個世界中看不到未來,自然「討厭這個世界」。而這樣的現象在台灣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我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我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我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們虛構的」——這樣的社會怎能讓人不厭世呢?

「厭人」在我看來則不盡然「厭世」,這可能是因為過往人際關係的受挫、被(詐)騙、或者因為其他「個人」對「個人」的遭遇所產生出來的結果,並不一定是對「社會整體」的不滿與控訴。

但是啊,即便我也討厭這樣的社會,如此的世道,我不覺得我是個厭世的人。

已經寫過一點文章,討論過我之所以熱愛早期奇幻經典作品「充滿希望」的原因,以及我對科幻反烏托邦作品呈現出「充斥絕望」風格的無奈;老實說,我覺得即使如今台灣的社會是如此令人失望,我們也不該放棄希望。前陣子因故接觸到了一些討論五四時期前後,中國文人大量譯介西方烏托邦作品的資訊;那時候的中國人為什麼會如此喜歡烏托邦的作品呢?大抵是因為烏托邦的故事為他們帶來了希望吧。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台灣,反烏托邦本來就是更為流行的科幻類型;這樣的創作取向對西方來說也是從上個世紀的冷戰時期、世紀末一直延續至今的現象。

然而,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還並非真的是完全無可救藥、不可扭轉的吧?

為什麼我們不來想想,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而總是想向著這個世界是如何走向末路的呢?我知道反烏托邦的目的是為了警告當下的世人,某些制度、事物如果繼續走向極端,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但寫出一個「如何避免這樣的制度、事物走向極端,以免世界走向不可挽回的惡果」應該也具有同樣的效果。這樣的作品不必要是「烏托邦式」的,但對於不論是現實中還是創作中充斥的「絕望」,我越來越覺得不耐。

我希望有些創作者、有能者可以更加正視「希望」的作用與意義。我可能是個有點理想化的人,但我同樣不覺得「厭世」能夠對台灣的現狀有多少幫助;厭世取向的創作或許的確可以引發許多人的共鳴,但除此之外,我想我們更需要的是提供我們改變現況的動力、信念與希望。如果我們的腦袋中裝的一直都是對於未來的絕望預示,那我們要如何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呢?

raw-image

所以說,去愛吧!去想像一個美好的未來吧、去構築一個明確的願景吧。去受傷吧,並相信自己能夠在這些傷痛的經驗中熔煉出一個更好的自己吧!去哭吧,然後擦乾淚水再試一次吧。去思考吧,去改變吧。去喜歡這個世界吧!喜歡上一個人之後,喜歡上一種事物之後,必定會希望他變得更好、也會有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去對抗邪惡吧,並且相信即便自己敗下陣來,這過程也不會白費、也會有人繼續對抗邪惡的吧!所以去行動吧!去真的讓台灣、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吧!

那麼,下次就來寫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立的沙龍
117會員
125內容數
馬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真的要有所成就嗎?《離不開你的依賴》告訴你沒有夢想的人會被社會定義為廢物,但他們對世界能洞察得更深,能更了解人類的模樣。生為廢物,生而抱歉,不代表比較低弱。
Thumbnail
人真的要有所成就嗎?《離不開你的依賴》告訴你沒有夢想的人會被社會定義為廢物,但他們對世界能洞察得更深,能更了解人類的模樣。生為廢物,生而抱歉,不代表比較低弱。
Thumbnail
我們會厭世,不可否認是對社會和世界抱有我們理想中的樣子......。我們無奈專業不被重視,無奈這個社會沒有一個能貢獻自己能力的地方,無奈這世界不會因我一個人而改變,無奈這社會貌似不會因少我一人而運轉不順,無奈我活在這個世上好像可有可無……。
Thumbnail
我們會厭世,不可否認是對社會和世界抱有我們理想中的樣子......。我們無奈專業不被重視,無奈這個社會沒有一個能貢獻自己能力的地方,無奈這世界不會因我一個人而改變,無奈這社會貌似不會因少我一人而運轉不順,無奈我活在這個世上好像可有可無……。
Thumbnail
我是座落於你身邊的一枚芸芸眾生,落眼之後的人間,既世故又天真,世故的是經歷,而天真的是本性;既敏感又灑脫,敏感的是特質,而灑脫的是作風。 生活,混亂地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別去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那生活,還留下什麼呢?而我們,亦還留下什麼呢?人間如夢似幻,亦真亦假,所有的事件,似曾發生,卻又從未發生。
Thumbnail
我是座落於你身邊的一枚芸芸眾生,落眼之後的人間,既世故又天真,世故的是經歷,而天真的是本性;既敏感又灑脫,敏感的是特質,而灑脫的是作風。 生活,混亂地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別去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那生活,還留下什麼呢?而我們,亦還留下什麼呢?人間如夢似幻,亦真亦假,所有的事件,似曾發生,卻又從未發生。
Thumbnail
為何我會出生於此? 為何我會恐懼此世? 為何我會不懂得人間? 我害怕人性的喪怒, 只盼他們能開懷大笑多一點。 我害怕人性的心鎖, 只盼他們能解開門扉大一點。 喪怒使我心驚, 心鎖使我無神, 戰慄與無神, 使我彷彿……
Thumbnail
為何我會出生於此? 為何我會恐懼此世? 為何我會不懂得人間? 我害怕人性的喪怒, 只盼他們能開懷大笑多一點。 我害怕人性的心鎖, 只盼他們能解開門扉大一點。 喪怒使我心驚, 心鎖使我無神, 戰慄與無神, 使我彷彿……
Thumbnail
一月十三,雨,我在今天持續脆弱著,有點厭惡自己,星期五是黑色的。昨天我翻著日記,我曾經寫說我不是討厭自己只是不那麼喜歡自己,人在誠實的時候也是會改變的,即使我一直認為,自己和枯嶺街少年裡的小明一樣,和這個世界一樣,都是不會改變的。
Thumbnail
一月十三,雨,我在今天持續脆弱著,有點厭惡自己,星期五是黑色的。昨天我翻著日記,我曾經寫說我不是討厭自己只是不那麼喜歡自己,人在誠實的時候也是會改變的,即使我一直認為,自己和枯嶺街少年裡的小明一樣,和這個世界一樣,都是不會改變的。
Thumbnail
「如果時間能重來」、「如果我能預想到下一刻」、「早知道會這樣我就……」,這些,曾經是你的心聲嗎?抑或者,你也剛好這麼想過或說過。
Thumbnail
「如果時間能重來」、「如果我能預想到下一刻」、「早知道會這樣我就……」,這些,曾經是你的心聲嗎?抑或者,你也剛好這麼想過或說過。
Thumbnail
在看過《愛在雨過天晴時》(恋は雨上がりのように)真人電影之後,稍微去多查了一點我不熟悉的女主角小松菜奈的資料,發現他有個「厭世臉」的稱號……
Thumbnail
在看過《愛在雨過天晴時》(恋は雨上がりのように)真人電影之後,稍微去多查了一點我不熟悉的女主角小松菜奈的資料,發現他有個「厭世臉」的稱號……
Thumbnail
最近在年輕一代的社群網站充斥著許多新的名詞、形容詞,其中「厭世」這個新的形容詞異軍突起,成為時下年輕人追求的另一種拍照方式,甚至成為了某些人對於現在生活情況的象徵。到底何謂「厭世」?這樣流行的背後又代表了甚麼意義?
Thumbnail
最近在年輕一代的社群網站充斥著許多新的名詞、形容詞,其中「厭世」這個新的形容詞異軍突起,成為時下年輕人追求的另一種拍照方式,甚至成為了某些人對於現在生活情況的象徵。到底何謂「厭世」?這樣流行的背後又代表了甚麼意義?
Thumbnail
厭女症? 厭女不是個人情感上的厭惡女性,而是種整體社會對女性及其階級的嫌惡,它虛無縹緲,卻也無所不在。
Thumbnail
厭女症? 厭女不是個人情感上的厭惡女性,而是種整體社會對女性及其階級的嫌惡,它虛無縹緲,卻也無所不在。
Thumbnail
憤怒之餘,學著去理解「厭世為何」,向外探求若仍無解,便望內摸索罷,思考我們能做的改變是什麼;勿輕視一分錢的力量,因為在厭世代,它是「最有力的選票」。
Thumbnail
憤怒之餘,學著去理解「厭世為何」,向外探求若仍無解,便望內摸索罷,思考我們能做的改變是什麼;勿輕視一分錢的力量,因為在厭世代,它是「最有力的選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