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決心:立下目標後堅持沒幾天就放棄,怎麼辦?

2020/01/16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Photo by Pixabay from Pexels
2020 年一開始,我問一位朋友:「怎麼今年沒聽你發表你的『新年新希望』了?」他笑著說:「許了也沒什麼用,去年說的一項也沒做到,完全堅持不下來啊!」其實我幾年前就不在許什麼「新年新希望」了,就跟我朋友說的一樣,許的當下信心滿滿,常聽到的像「讀 100 本書」、「每天要唸英文」、「每天早起不賴床」,好像目標要多大有多大,跟阿拉丁的神燈一樣隨便許,過兩天就把它們全都拋到腦後了。
為什麼我們許願的當下,會對自己未來期許「這麼有自信」呢?這其實是一個挺有趣的心理現象,叫「達克效應」;可以說不論是「立下新年新希望,最後放棄」,還是「考試時覺得自己肯定拿高分」,到「網路上的鄉民給人負評」,處處充斥著「達克效應」。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

「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 1999 年,由康乃爾大學的兩位心理學研究者,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賈斯丁・克魯格(Justin Kruger)提出,又稱「鄧寧・克魯格效應」,2001 年的搞笑諾貝爾奬得主就頒給了他們。
他們發現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自以為聰明,但卻非常愚蠢、能力不足的人,總是有一些共性,例如很愛高談闊論、充滿自信、而且毫不懷疑自己的智商,還特別能對別人說教。
有人做了相關研究,找了大量的企業中的高階管理人,並問:「請問你們覺得自己的管理水平如何?」結果他們的自評分數意外的高,有 90% 的人都認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但一詢問他們的下屬跟同事,卻發現只有不到 40% 的人認為他們很優秀。
Photo by energepic.com from Pexels
「達克效應」得出一個結論,人們其實都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越愚蠢的人,越難察覺到自己的無知;他們技能不足、能力欠缺,不僅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還會頻頻做出錯誤選擇,蒙蔽自己的雙眼。
這件事情不僅發生在公司高管身上,從汽車駕駛對自己的開車技術水平、到國際選手的能力自評、甚至是考試常常拿低分學生,無一例外都覺得「他們認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

為什麼會發生「達克效應」?

人們在評估能力的時候,往往缺乏兩個要素,一項叫「原認知」,另一項叫「不同立場的資訊」。
1. 缺乏原認知,導致高估自身能力
「原認知」指的是對專業能力評估的標準,一位具有「原認知」能力的人,可以在表現不佳時主動退一步,客觀地評估自身的表現,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當你長期修煉某一項專業領域的技能,「原認知」就會浮現;例如一位畫家可以輕易的看出一件作品的筆觸、色調,一位導演可以判斷一場戲的演員情緒表現到不到位,一位優秀的音樂家可以聽出絕對音感,這些都是「原認知」的能力。
然而一般人若不具備「原認知」會如何呢?當然就只能從「自身認知」去給事情打分囉,這就造成了「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
例如當你問一位數學考試特別厲害的小學生:「你覺得數學難不難啊?」他會自豪的說:「哪會難?我的成績還是全班最好的呢!」他看到一位大學生算數學特別慢、想得特別久,還會笑對方:「哈哈他好笨喔!」殊不知對方在算的是微積分;這就是缺乏「原認知」,只能用自己的低緯度認知去評價別人,還高估自身能力。
另外像開頭說的「新年新希望」,也是因為我們在許願時,常會高估自己能達到的成果,所以每當年初許下:「今年我要讀 100 本書!」、「我要瘦下 20 公斤!」這種大願,最後都會失敗。
當一個有抱負的人特別好,但缺乏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屢次因為衝動、跨年、換工作、買雙新鞋,就熱血腦衝立大志,未免也太草率了點;幾乎 90% 的人給自己立下「目標」的時候都會訂的太高,結果做兩天才發現跟自己能力對不上,結果就是下修目標、或是選擇放棄,這就變成「每天都在立志,但每件事都做不成」。
Photo by Pixabay from Pexels
2. 缺乏不同立場的資訊,妄下判斷
當人在自己比較低能的領域,又缺乏訊息的時候,會傾向用自己週邊的資訊來彌補認知缺失,以評估現實狀況,這就會造成很多看看電視就能評論政治、看篇新聞就在酸言酸語、看部電影每個人都變成專業影評。
舉個例子,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自己比老闆厲害」,好像上司跟同事永遠都在幹蠢事、不懂的怎麼管理公司、連文案都不會寫,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當菜鳥員工的時候覺得老闆態度不好、用人不善、預算亂撒、不懂行銷、不懂文案,總是納悶他是怎麼撐起一間公司的,靠燒香拜拜嗎?
結果自己當了主管才發現,原來是「視野」問題,當員工的我只管自己的職責範圍、偶爾跟同事配合,在專案截止日前把每個項目都搞定就行了;但老闆跟主管要面對的是有限的預算、人力資源調配、哪些事情先做後做、公司幾年的發展方向。
所以員工看的是「戰術」,是眼前的任務;老闆看的則是「戰略」,是全局觀。
處於不同的立場,蒐集資訊的管道跟判斷事情的標準都會不同,當我們缺乏對方立場的資訊,只看到老闆的「慣」和「急躁」,就很容易下批評跟指責;但如果把自己也放在那個位置,每天睜開眼睛就在想著用人、用錢、找資源,估計我們也會心浮氣躁起來。
所以我最近都學著要開口批評別人前,馬上提醒自己:「我們站的位置不同,打的戰場也不一樣,不要輕易評價別人的成果,他也不容易啊。」
Photo by slon_dot_pics from Pexels

最重要的是,提醒了也沒用...

其實人們不管從事哪一項領域,都可能發生「達克效應」,因為只要深入耕耘、長時間投入的事情,都必須經歷三個階段:
愚者之巔 → 絕望低谷 → 智者之境
而一般人的「達克效應」就發生在「愚者之巔」,尤其是新手初入門,看什麼都覺得:「這我也會!他們都太廢了。」這就叫新手的謎之自信,沒辦法客觀評估事情的難易度以及成果水平的高低。
一般人也就這樣停留在「愚者之巔」了,沒有往「絕望低估」墜落的打算,這會形成什麼結果呢?會缺乏「認知反饋」,也就是沒有人告訴你:「你錯了,你既差勁又低能。」
因為一般人其實都不願意得罪人,往往不敢說實話。
我們應該已經很習慣用善意的謊言、客氣、但言不由衷的讚美來敷衍別人,例如朋友精心打造的作品,你其實覺得超普通,但還是要勉強的擠出一兩句讚美;或是明明看到對方死命的把自己塞進牛仔褲或婚紗裡,卻還要說:「好久不見,你瘦了欸!」選擇不說,是造成人們缺乏反饋的原因之一,這讓我們都活在善意,但充滿愚者的山巔上。
就算有一些專家、學者、願意說真話的人跳出來得罪大家,但因為「達克效應」實在太強大了,愚者的謎之自信還會使他們能言善辯、高談闊論,所以雙方最後都會吵起來。
畢竟沒有人願意被當成笨蛋,承認自己低能也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當被指出錯誤時,通常我們的反應是極力的辯駁,哪怕是搬出一些荒謬、少見的特殊案例也要挽救一點面子,然後指高氣昂地回擊:「這個你又要怎麼解釋啊?」
當你對一位年輕的創業家說:「你缺乏很多社會經驗,而且前額葉未發育完全,很容易衝動、情緒化、缺乏對未來評估判斷的能力;要創業成功很難的,還是先去讀大學或找份工作吧。」他可能會立刻氣噗噗的回說:「可是賈伯斯、馬克佐克伯當年都是在我這個年紀輟學創業的啊!你憑什麼說我不行?」
就算你提出夠多的數據、案例、指出對方的錯誤,他們還可能反駁:「那是別人,我才不一樣。」所以最終結果往往是專家感到挫折而選擇閉嘴,外行人繼續犯蠢,帶著一股傻勁往前衝。
更重要的是我們都在做「缺乏立即反饋」的工作,不像工業時代早期,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隔壁生產線上的老伯一小時就拼出比你多 2.5 倍的螺絲,瞬間就讓你雙腿一軟,跪下來喊聲師父,意識到自己菜到爆。
而現代社會的工作諸如做一張設計稿、寫一篇文案、洽談一件案子,都是沒辦法馬上得知成果如何,也沒有人在旁邊時時提醒你的能力水平如何;所以我們總是停留在「愚者之巔」,等著某一天被現實重挫、見到大神雙膝下跪,讓他們一腳把自己踹下「絕望低谷」,才能重新審視無知的自我,慢慢邁向「智者之境」。
Photo by Pixabay from Pexels

想避免自身「達克效應」,怎麼辦?

具體還是要講講怎麼面對「達克效應」,還有我們開頭提的那個問題:「總是在立大志,卻沒辦法堅持完成一件事,怎麼辦?」
1. 堅持寫「自省日記」
清朝中興的名臣曾國藩是一位不怎麼聰明,但笨拙而努力不懈的人,一生都靠一個「勤」字把事情堅持下來;他年輕時,在 30 歲立志要做「聖人」,就問自己的老師晚清著名的理學家唐鑑,該怎麼做?
唐老師說:「每天堅持寫日記。」
曾國藩一聽很高興:「這個簡單,我會!(「達克效應」來了)」就開始每天寫日記,但寫的都是:「今天沈府請吃飯。」、「昨天去朋友家打麻將。」寫沒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每次一忙就隔了幾個月沒寫,想起來又重新開始,斷斷續續的寫沒幾篇又發懶,就是沒辦法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
於是他帶著自己的日記回去請教唐老師,老師打了他的頭說:「傻子!日記不是這個寫法,你那個叫記流水帳,日記是要寫自我反省啊!」曾國藩這才恍然大悟;之後他把寫日記當成一件每日必做的正事,要恭恭敬敬地用楷書來寫,而且要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對自己的行為做自省跟反思。
這次他終於把這件事給堅持下來了,而且一生都沒有停過。
曾國藩的「自省日記法」就是一舉兩得的招式,既能避免「達克效應」,警惕與反省自己的行為跟能力,又能練習堅持每日寫作;至今寫曾國藩的傳記或晚清的歷史,也拜曾國藩的日記提供了大量素材。
2. 要知道自己將走多長的路
其實堅持一件事情或培養一個習慣,是要分種類的,共有三種:行為習慣、身體習慣、思考習慣。
  1. 行為習慣:例如刷牙、每天上下班打卡、中午買杯咖啡、寫日記,這些只要 30 天左右就能培養起來。
  2. 身體習慣:要改變自己的身體狀態、生活習慣,例如減肥、早睡早起,這種至少要三個月才能培養起來,難度較大。
  3. 思考習慣:這個最難,思考的方式、邏輯,可能要用到一、兩年去培養。
前面提到我們常常是高估自身能力,以至於立下「過大的目標」,最後要嘛下修、要嘛放棄,很大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先搞清楚自己要堅持的是「行為」、「身體」、還是「思考」習慣;換句話說,你不知道自己要走多久的路,就直接上路了,當然很快就會放棄折返原點。
針對「行為習慣」,我的建議是「立小志向」,例如你要培養每天寫作的習慣,先不要一上來就說:「我要堅持 100 天,每天寫一篇文章!」這樣壓力太大了,你大概一個字都憋不出來。
改成:「10 天之內,每天都寫點東西,但字數、主題都不限。」這就非常容易達成了,而且真的做到 10 天,你會發現一點都不難,還會充滿自信,這時就能順著這股氣勢,再訂個 20 天的小目標。
至於「身體習慣」就麻煩一點,首先一定要意識到這是整個作息方式的改變,例如減肥,絕對不是 1-2 週少吃、去健身房跑跑步就能搞定的,要先意識到這個可能得花 3 個月到半年的堅持,當你真的下定決心願意去做,再制定一系列的行動方案。
當你有這種長期心理建設,就不會發生那種堅持幾天,不小心跟朋友聚會吃多了就氣著說:「算了!不減了。」其實以 90 天的尺度來看,你只不過是疏忽了 1 天而已,沒必要這麼生氣,明天再多做一點運動補回來就好。
至於「思考習慣」,這個我建議要「想 10 年」,也就是要用 10 年的尺度去想:「我能否堅持這件事情,每天都去提升我的思維?」
這邊說說我是怎麼培養「思考」的,我其實是藉由「閱讀」這個行為習慣,去幫助我提升長期的思維能力;這操作起來特別很簡單,我一開始也是一本書都讀不完,看兩頁就犯睏,但後來我就想:「那不然...一天看 1 頁就好。」就這樣,我就每天睡前,只看 1 頁。
而且當睡不太著的時候,拿起書來多看 2 頁,還真的就睡意襲來了,這樣堅持幾個月,到最後閱讀就變成了一種睡前儀式,從 2017 年至今,我已經維持每天睡前至少要看 2 個小時的書才就寢。
3. 動用「外部監督」
最後是一個簡單的小技巧,就是「找外援」,主動把自己正在堅持的事情公佈出去,讓別人來監督你的成果;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特別愛面子,講出去的話我們往往就有要做到的壓力,因此你可以把自己正在培養的一個「行為習慣」公布出去,例如每天把日記分享給幾位親密的朋友,讓他們給你一點反饋意見。
順帶一提,曾國藩後來就是用這招,當他改變寫日記的方式,還會隔幾週抄寫一批副本,一次給幾位老友傳閱,請他們看看自己的「自省」,大家還會給他批註、鼓勵,回信,這其實就是清朝的 Facebook 啊!
後來人人都知道「曾國藩是個善於自省、立志要做聖賢的人」,也都願意幫他、給他提意見,這變相的也打破了「達克效應」的認知盲區,獲得許多的反饋了。
zh.wikipedia.org/wiki/曾国藩

決心:下定決心做該做的事,絕不半途而廢

其實堅持一件事情,從時間的維度來看可以總結成:「做 10 天,想 10 年。」
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從堅持小事做起,先做個 10 天,不要立那種 1 整年的大志向;但做著做著,就要開始慢慢把尺度推展到 10 年;例如跟人合夥創業,這個就不能創 10 天吧!要想:「10 年後,我還願意跟這個傢伙相處嗎?」如果有猶豫,不妨先別答應人家。
富蘭克林的十三條美德,第四條是:「決心,下定決心做該做的事,絕不半途而廢。」
我們常常高估自己 1 年內能做到的事情,卻低估自己 10 年後的成就;對抗「達克效應」,時時客觀地評估自己,做 10 天,想 10 年,堅持一件事,似乎也就沒那麼難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的《個人寫作課:會說就能寫,三種思維提升寫作力》的相關文章專題,會專門分享跟寫作有關的一切主題文章,如寫作技巧、觀點分析、生活/職場寫作應用等等;不論你有沒有購買我的寫作課,都希望你能在這邊有所收穫!(當然~如果覺得內容不錯,歡迎買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