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說這沒什麼的人,這人可能真的沒什麼。

凡事都說這沒什麼的人,這人可能真的沒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招募的過程中,偶爾會遇到自信心爆棚的應徵者。工作年資不長,但對於自己的能力相當地肯定,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值得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地位,於是落入了達克效應之中。

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指的是,能力低的人會過度自信地高估自己的表現,產生虛幻的自我優越感;而能力高的人較有正確的認知,對自我表現的評估與實際擁有的能力接近,甚至有時會些許地低估。

然而在面談過許多學歷背景的畢業生後,我發現達克效應常出現在高學歷份子,我想是因為他們在求學過程中很少遇到失敗,所以自認在學校表現也能完美複製到工作上,因此容易高估自己的工作能力,但其實他們根本還沒被磨練好(在校成績真的不等於工作能力)。

不過說實在,人能有自信是件好事,相較於慣性自卑的人,生活會更開心一點。即使被別人發現自己根本沒那麼厲害,那就繼續自信地小看這一切

「沒關係,我學起來就好了,我還會超越你!」

可惜我不是這樣的人。

話說我最近看到有人TOEIC 450分,然後語言能力填他英文能力優異,這就太超過了吧!!

raw-image


avatar-img
饅的深夜HR人生劇場的沙龍
60會員
36內容數
無規則,請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近日台大經濟學會選舉政見引起眾怒,內容出現各式各樣歧視類型,可說是歧視小百科。其實近年從鮭魚之亂、日本高中生舔醬油瓶到今日的歧視政見,我認為都是類似的事。
晚上運動後走進便利商店,買了一罐水坐著喝,看著一堆人排隊等著玩寶可夢機台。因為我從沒看過任何一集卡通,也沒下載Pokemon Go抓怪,所以隨興地觀察了一下他們在玩什麼。 遇到怪物、進入戰鬥、丟球抓怪、打完收工。 有一種熟悉感油然而生,啊不就是人資在做的事嗎?!
最近完成了一場演講,有人在提問單上問了一個蠻有趣的問題,因為求職者普遍會在履歷上美化自己的人格特質,該如何確認真實性?在回覆這問題前可以先來延伸探討另一個問題。 一個人能否在履歷及面試時成功偽裝成另一種特質?
有位單位主管打給我,有點為難地口氣說,他面試到一位不錯的女生,能力跟經歷都符合職缺所需,但再仔細看他的履歷,發現配偶欄的姓名也是女的,公司可以接受嗎?
近日有個日本企業社長在推特上說,真心想被錄取的話應該要用手寫履歷、用手寫履歷是提高錄取機率的方法。 拜託大家不要。 10年前我在找第一份工作時,也在網路上看到這樣的建議,因此猶豫究竟要不要把履歷表列印出來,親手寫每個欄位以及自傳。我記得我寫了一份,但因為太麻煩了所以後面就放棄了,而那公司最後也沒錄取
很多人會認為,牌品好人品自然就好,學歷高薪水自然就高,但在我看過上萬人的薪資後發現並非如此。
近日台大經濟學會選舉政見引起眾怒,內容出現各式各樣歧視類型,可說是歧視小百科。其實近年從鮭魚之亂、日本高中生舔醬油瓶到今日的歧視政見,我認為都是類似的事。
晚上運動後走進便利商店,買了一罐水坐著喝,看著一堆人排隊等著玩寶可夢機台。因為我從沒看過任何一集卡通,也沒下載Pokemon Go抓怪,所以隨興地觀察了一下他們在玩什麼。 遇到怪物、進入戰鬥、丟球抓怪、打完收工。 有一種熟悉感油然而生,啊不就是人資在做的事嗎?!
最近完成了一場演講,有人在提問單上問了一個蠻有趣的問題,因為求職者普遍會在履歷上美化自己的人格特質,該如何確認真實性?在回覆這問題前可以先來延伸探討另一個問題。 一個人能否在履歷及面試時成功偽裝成另一種特質?
有位單位主管打給我,有點為難地口氣說,他面試到一位不錯的女生,能力跟經歷都符合職缺所需,但再仔細看他的履歷,發現配偶欄的姓名也是女的,公司可以接受嗎?
近日有個日本企業社長在推特上說,真心想被錄取的話應該要用手寫履歷、用手寫履歷是提高錄取機率的方法。 拜託大家不要。 10年前我在找第一份工作時,也在網路上看到這樣的建議,因此猶豫究竟要不要把履歷表列印出來,親手寫每個欄位以及自傳。我記得我寫了一份,但因為太麻煩了所以後面就放棄了,而那公司最後也沒錄取
很多人會認為,牌品好人品自然就好,學歷高薪水自然就高,但在我看過上萬人的薪資後發現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