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Otto Bismarck
普斯士政治家鐵血宰相
俾斯麥說過,政治是可能性及可行性的藝術,一個不是追求最好,而是追求遜於最好的藝術。這一句話可能是中文裡「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的語源,但他本意並非真的叫人屈就妥協。
他主張的是政治是在目前可行的東西中選擇,而不是追求任何超越現實條件的理想或者主張。所以在政治中你沒辦法得到你心目中最理想,最好的東西,政治是你怎樣在現實可行的東西中,找到最接近你心中所想的。
臺灣人看政治,是保守與理想的兩極
所以,你不會找到完美的聖人去當政治家,你只能從眾多有缺憾的政治家中選一個你比較能接受的。不存在維護一切正義的法律,而只有相對正義的法律。不存在絕對的公平,而只有相對的公平。因為政治不會超越現實這框架,以讓現在的社會運作下去。所有政策都不會令每人受惠,總有些人受害。
雖然我知道很多人不願意接受,但是我觀察臺灣一段時間,我發覺臺灣的政治是走兩極的。我在臺灣很常看到的兩種批評,一種是拒絕任何改變,覺得只要保守就可以回到蔣經國時代大家一起發大財。不分青紅皂白的懷古,像王莽一樣,看不到世界的變化,只求將一切制度改回去就以為能回到美好的過去。
另一種是「這個改變不完美就要譴責」,一旦談及理想,就可以無視現實。在我眼中,不論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反攻大陸,或者不立即宣佈臺灣獨立,就是騙票,全都是此類。去到最近的同性戀婚姻爭議,全都是這一類,就是事情不如理想的想像,就全然否定。
臺灣人對於政治上不只有政黨的兩極,保守與理想性也是另一個面向。
而俾斯麥講的卻否定這兩者,他所說的政治藝術,是務實主義,他絕非頑固保守,他追求的社會的進步,但不會超越現實可行的界線。如果社會條件與民智,未足以接受那麼巨大的改變時,他就會稍為拉住一下,把事情盡量控制在大家可以接受的邊界。
不論是各種進步價值的修法,或者是反滲透法,甚至是廢死,也是一樣的。就像廢死,我們知道臺灣社會普遍不接受,就算歐洲都廢死了,我們還是知道不能碰這件事;如果有政黨去碰這件事,他很可能就會導致敗選,然後再被修回來,這樣也是本末倒置。
就是不能為了強行把法修到某種理想,而直接連政權甚至連國家都丟了。所以我認為,說是「未足夠」是很平實的,他就是合乎大家方向只是未夠完美。我想不到為何要去到以「譴責」作全然的否定,正如卑斯麥所說,政治就是the art of next best,不是「best」在政治是常態。
中華民國就算打贏二戰,蔣介石想拿都拿不到香港,也沒時間去瓜分日本,美國就算打贏日本,也必須留下天皇而不能把天皇殺掉清算所有日軍弄成民主農業國家。芬蘭就算獨立成功,長時間也要仰蘇聯的鼻息。清末廢除科舉,開諮議局,練新軍,這麼多的改革結局就是整個帝國滅亡。改革就像做手術,是在賭命的。
這四年來在一個外人眼中看,我認為臺灣是在走鋼線,能夠這麼短時間推那麼多改革,從年金改革,同性戀婚姻去到反滲透法,本身就是很危險的事情。每一個改革都會引致很多保守勢力的反彈,而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在內憂外患下導致政權倒塌。
務實的改革,得實現「安全的進步距離」
很明顯這些改革已觸動了很多的反彈,即使這是很多人眼中不夠完美的改革。在今年大選投票前,大家感覺這政權是十拿九穩嗎?大家撫心自問,在選舉結果出來前你覺得穩不穩呢?大家真的那麼樂觀,覺得臺灣可以任意改革,把改革再推盡一點,而政權也一直能夠保住嗎?
如果所有改革都依某些烏托邦主義者般,每件事情都要依他們的想法,一步到位,那麼我敢說,能夠做這樣的事的,不是將所有異見份子處決的紅色高棉式獨裁政權,就是一個在下次選舉會被推下臺的民主政權。
想在幾年內完成所有改革,結果就只會引致巨大的反彈,很可能光是這些大家覺得未足夠的改革,觸動到的利益者,他們的反彈,已經足夠讓今天的政權倒塌。那麼,這些改革恐怕有很大機會全部都回到起點,化為烏有,而這幾年會在歷史上被記載為一個「無謀急進的改革時期」,曇花一現,之後所有東西都回到了保守的路去。哪怕之後再有一天,你們能拿回政權時,也不敢再去改革了,自此會變得鬱悶的保守閉縮,只因為改革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大家身邊的人以為這世界可以很進步,而不知道有多少人其實無法接受那麼多的改變。這不是第一次出現的,范仲淹,王安石,很多改革的結果都是倒回去,世界並非不斷進步的,每次嘗試進步都會引致反動。
俾斯麥留下的智慧是不變的,如果臺灣一味只是停留在不完美就否定,或者直接完全不動,而不去追求與實現「安全的進步距離」的話,臺灣的政治是不會走上正軌的。
- 編按:實際上俾斯麥可能只有講過類似的話,這段話是經過整合對他的側寫改編而成,請參見wikiquote;但務實主義的精神確實是他在政務上的一貫作風。
編輯:陳大中